临床路径式带教在妇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05 01:30张立奇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17期
关键词:护理教学妇科教学效果

张立奇

[摘要] 目的 探讨妇科护理教学中临床路径式带教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7年8月—2018年11月在该院妇科进行实习的60名护生作为观察样本,依照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名护生选择传统的问题式带教方式,试验组30名护生选择临床路径式带教方式,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实践考核成绩及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理论成绩、实践成绩及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均比对照组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路径式带教应用于妇科护理教学中可显著提高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整体教学质量,具有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 妇科;护理教学;临床路径式带教;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6(b)-0137-02

妇科护理工作专业性强且十分复杂,传统临床带教模式因为针对性及系统性比较缺乏,短时间内护生无法对带教老师传授的内容更好地接受、掌握和消化,致使临床带教整体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明显降低。积极探索系统完善的新型带教模式,帮助护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具有重要意义[1-2]。临床路径模式作为新颖的护理模式之一,其对患者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且可有效减少医疗成本投入,最大化地利用医疗资源,同时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临床护理服务。该文将2017年8月—2018年11月在该院妇科实习的60名护生作为观察样本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在该院妇科实习的60名护生作为观察样本,均为女性,依照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名护生的年龄在18~22岁之间,平均(21.5±0.4)歲;试验组30名护生的年龄在19~23岁之间,平均(21.7±0.5)岁。组间一般资料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护生选择传统的问题式带教方式,首先指定带教老师,选择跟班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中心开展相关教学工作。试验组护生选择临床路径式带教方式,具体内容如下:①对临床路径教学内容进行制定和完善:综合教学大纲提出的要求和根本目的,联系妇科日常护理工作的具体情况,制定有关各种常见病的临床护理路径教学表。横轴为时间,纵轴为患者入院后实施的各项检查、指导、治疗措施。要求本组所有护生都必须对指定时间内应实施的护理操作活动熟练掌握。②临床带教活动的开展和践行:由带教老师引领护生对妇科工作环境、制度、程序进行熟悉和了解;将科室环境、手术治疗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种常用设备、器械等进行详细介绍;帮助护生明确常见妇科疾病的种类、围术期护理要点、操作方法等,对外阴消毒、阴道冲洗、导尿等操作要求护生必须充分掌握。确定护生对各项基本操作技能全部了解和掌握后,再进行药品知识的相关教学工作,介绍米索前列醇、催产素、米非司酮等常用药物的具体使用方法、剂量、时间、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等;示范妇科护理操作技术的正确运用,并进行负压吸引器使用、宫腔镜操作等特殊检查的相关教学。对妇科异位妊娠、急性盆腔炎、流产后的急救措施、护理措施进行强化,综合临床实践促使护生加深对妇科知识的了解程度。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允许护生为患者进行护理操作,要求其具备独自完成书写病历、护理记录、查房、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等工作。

1.3  观察指标

完成带教工作后于出科前考核两组护生的理论成绩、实践技能,再利用调查量表评定两组护生对带教模式的满意度,共设定3个等级,即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的计算方法为满意与一般满意的百分比之和。

1.4  统计方法

全部得到的数据以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理论、实践考核成绩以(x±s)加以描述,组间进行比较予以t检验,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以百分率(%)加以描述,组间进行比较予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两组实习护生的理论、实践考核成绩进行比较

试验组实习护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实践考核成绩均较对照组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两组实习护生的教学模式满意度进行比较

试验组实习护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与对照组实习护生相比,对照组比试验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传统临床带教多以“师带徒”的形式为主,其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护生往往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临床经验,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低,整体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不理想[3]。临床路径主要针对某一疾病提出的标准化治疗程序和模式,其将提高临床医疗和护理服务水平作为主要目标[4]。在妇科护理教学中运用临床路径带教方法,通过对护理教学方案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制定,可为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可确保实习护生在有限的临床实习时间中对妇产科护理知识进行全面掌握,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临床路径教学主要指的是带教老师将患者疾病作为中心,建立和完善规范化、全面性的临床护理路径表,以此为依据开展带教教学工作,引导护士主动地去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是护生处于主动地位、带教老师处于辅助地位的状态[5]。临床路径是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由多个学科专家共同进行研究和制定的,其可确保临床带教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真正避免了随意性的制定治疗和护理方案的问题,促使护理质量进一步提升,降低医疗差错发生率。临床路径教学可将护士的工作内容以护生学习内容的形式呈现出来,可促使护生快速实现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待护生到达工作岗位后即可准确应用和践行所学到的相关内容,缩短医院或用人单位培训新护士的时间,减少医疗成本,切实提高人员利用率[6]。除此之外,临床路径式护理教学改变了传统临床的经验式教学,为带教老师的自身发展提供了契机。应用临床路径式带教过程中,不仅可以帮助带教老师更加熟悉临床工作,还可再次帮助其巩固理论知识,促使其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提升其综合能力和操作技能,进而显著提升护理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在进行临床路径式带教过程中,可促使带教老师的个人感染力明显增加,将其个人价值体现出来,为护生起到榜样示范,提高护生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7-8]。

由该次研究结果可知,试验组实习护生的理论、实践考核成绩及对带教模式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而充分证明,临床路径式带教应用于妇科护理教学中可显著提高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整体教学质量,具有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综上所述,妇科作为医院的重点科室之一,其收治的患者数量较多,病种较复杂,必须对护生的带教工作进一步加强,促使其对护理方法进行更加熟知和了解,降低护理过程中护理差错、护患纠纷发生率。将临床路径式带教防范运用于妇科实习护生教学工作中,可促使实习护生的护理操作技能和护患交流沟通能力明显提升,提高其对带教工作的滿意度,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和指导,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蒋枝伶,高小清,施贵宁.临床路径式带教在妇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蛇志,2018,30(3):553-554.

[2]  朱姝姝.临床路径式带教在急诊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8):172-173.

[3]  李锦云,罗梨芳,陈幼芳.临床路径式带教在妇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22):3442-3443.

[4]  吴若雅.临床路径式带教在产科轮转生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乡村医药,2017,24(6):84,86.

[5]  宋理,张献玲,刘媛.浅谈临床路径结合PBL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6):177-179.

[6]  赵静,王海琴,高冬梅.临床路径教学法在妇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9):1272.

[7]  王萍华,王庆平,杨怜琳,等.妇科实施单病种临床路径对带教护生认知效果的影响[J].外医学研究,2017,15(18):150-152.

[8]  王为敏.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系统医学,2017,29(17):18-20.

(收稿日期:2019-03-16)

猜你喜欢
护理教学妇科教学效果
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治疗研究
健康教育在妇科阴道炎护理中的应用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米索前列醇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人文教育对促进护理教学改革的价值研究
护理教学查房管理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