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颈腰痛患者睡眠质量和人格特征、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

2019-09-06 00:20杨艳郭馥华李丹樊兴冯君卢敏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负相关腰痛总分

杨艳, 郭馥华, 李丹, 樊兴, 冯君, 卢敏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慢性颈腰痛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1]。大量病例资料显示,导致慢性颈腰痛的原因与肌肉韧带劳损、脊柱及其附属结构退变损伤等生理因素有关,发病后很难完全根治,大约有60%~80%的患者1年后还存在功能障碍和痛疼,不仅对患者的躯体造成伤害,还给家庭造成了严重经济负担[2-3]。慢性颈腰痛已成为一个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我国关于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对慢性颈腰痛的影响的研究极为少见。为了研究慢性颈腰痛患者睡眠质量和人格特征、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本研究对某三级医院2012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2例慢性颈腰痛患者和同期在该院健康体检者102例人群进行了调查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某三级医院2012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102例慢性颈腰痛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外选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102例为对照组。观察组纳入标准:①均符合慢性颈腰痛的诊断标准[4];②均经CT、X线等影像学检测及医师确诊;③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参与本次研究;④年龄16~68岁。排除标准:①精神障碍、认知障碍,不配合检查者;②拒绝参与本次研究者;③妊娠期以及哺乳期妇女。对照组纳入标准:①年龄18~68岁;②非慢性颈腰痛患者。排除标准:①采用PSQI评分提示睡眠质量异常者;②拒绝参与本次研究者。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工具①睡眠质量按照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5](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进行睡眠质量测评,该量表由18个条目组成,PSQI总分范围0~21分,0分指睡眠质量好,21分指睡眠质量差,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②艾森克人格问卷(EPQ)[6]进行人格特征测评,问卷包括精神质(P)、内外向(E)、神经质(N)、掩饰性(L)4个维度,EPQ-E和EPQ-L维度分数越高,表明患者越外向,EPQ-P和EPQ-N维度分数越高,表明患者情绪越不稳定。③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7]:包括3个维度,共10个条目,总分为66分,12分为最低分,得分越高,表明个体获得的社会支持水平就越高。

1.2.2 调查方法在所选取对象住院治疗期间及健康体检期间,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专门培训过的医务工作者发放,同时向所有调查对象说明本次研究目的及问卷的内容。统一指导问卷填写方式及解释注意事项,由调查员监督填写完成后,当场收回。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204份,回收问卷204份,有效回收率100%。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睡眠质量得分情况比较;②两组社会支持得分情况比较;③人格特质评分情况比较;④睡眠质量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分析;⑤睡眠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之间的相关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2.2 两组睡眠质量评分结果比较

两组主观睡眠因子评分结果显示,主观睡眠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紊乱、白天功能因子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PSQI评分结果比较 分

注:a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人格特征评分情况比较

两组人格特征各因子评分比较,观察组EPQ-P、EPQ-N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EPQ-E、EPQ-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EPQ评分结果比较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 两组社会支持评分情况比较

观察组主观支持得分、支持利用度得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客观支持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5 睡眠质量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结果显示,PSQI各因子与EPQ-P和EPQ-N呈正相关(P<0.05),与EPQ-E和EPQ-L呈负相关(P<0.05)。见表5。

表4 两组SSRS评分情况比较 分

表5 睡眠质量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r

注:*P<0.05

2.6 两组睡眠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结果显示,SSRS总分与PSQI总分呈负相关(P<0.05);客观支持与主观睡眠、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白天功能及PSQI总分无关(P>0.05),与入睡时间和睡眠紊乱呈负相关(P<0.05);主观支持与睡眠紊乱无关(P>0.05),与其他因子及PSQI总分均呈负相关(P<0.05);支持利用度与白天功能无关(P>0.05),与其他因子即PSQI总分均呈负相关(P<0.05)。见表6。

表6 睡眠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 r

注:#P<0.05

3 讨论

3.1 慢性颈腰痛患者的社会状况分析

社会支持主要来自于政府部门、社区、医疗机构及家庭,其中家庭支持最为重要[8]。慢性颈腰痛患者入院治疗面对疾病折磨和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无论是来自于哪里的社会支持,都有利于慢性颈腰痛患者在住院期间保持良好的心身状态[9-10]。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慢性颈腰痛患者的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得分均明显低于健康体检人群,但慢性颈腰痛患者的客观支持得分明显高于健康体检人群,可能是因为慢性颈腰痛往往因病情比较严重,会引起家庭成员以及亲朋好友的关注,享受到更多的关心[11]。此外,本研究还发现,慢性颈腰痛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根据本研究及既往研究分析原因[12-13]:慢性颈腰痛患者住院期间在医护人员处得到的情感支持很少,同时受到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因为在住院期间社会活动减少,相应的患者对社会支持利用度也随之将低。

3.2 慢性颈腰痛患者的人格特征分析

慢性颈腰痛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的身心问题,如身体易疲倦、睡眠障碍、情绪波动大等,对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14]。国内外对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多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人格特征等因素[15]。本研究对慢性颈腰痛患者的人格特征进行了测评分,并与健康人群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慢性颈腰痛患者EPQ-PHE和EPQ-N评分明显高于健康者,而EPQ-E和EPQ-L评分明显低于健康者。结果反映了慢性颈腰痛患者人格特征受到了很大的影响。EPQ-N得分高的人易出现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因此,对慢性颈腰痛患者情绪不稳定的个体采取积极的心理干预措施,以期能提高其情绪调节能力,对慢性颈腰痛患者改善睡眠质量具有重要作用[16]。

3.3 慢性颈腰痛患者睡眠质量与人格特征、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慢性颈腰痛患者SSRS总分与PSQI总分呈负相关;客观支持与入睡时间和睡眠紊乱呈负相关;主观支持与除睡眠紊乱以外的因子及PSQI总分均呈负相关;支持利用度与除白天功能以外的因子及PSQI总分均呈负相关。此外本研究还发现PSQI各因子与EPQ-P和EPQ-N呈正相关,与EPQ-E和EPQ-L呈负相关。上述结论反映了有效的社会支持能增加患者应付环境和情绪变化的能力和摆脱紧张情绪的能力,情绪稳定性和睡眠质量呈正相关,是人格维度中和睡眠质量相关程度最高的因子,社会支持对个体的情绪应激会起到缓冲作用,而且社会支持自身和应激也有关系,因此可以通过强化社会家庭对慢性颈腰痛患者的支持来改善其睡眠状况。

综上所述,慢性颈腰痛患者睡眠质量较差,主要与慢性颈腰痛患者的人格特征以及获得社会支持程度较低有关。

猜你喜欢
负相关腰痛总分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N-末端脑钠肽前体与糖尿病及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呈负相关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及主观幸福感状况研究
翻译心理与文本质量的相关性探析
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焦虑的调查与研究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我为母亲治腰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