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与成长教育

2019-09-10 07:22王耿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19年2期
关键词:魏徵唐太宗曾国藩

王耿

柔能克刚

[经典重现]

天下/莫①/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②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③/圣人云“受④/国之垢⑤,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道德经》第七十八章

注释  ①莫:代词。没有什么人或事物。②易:替代,取代。③是以:因此。是,这。以,因为。④受:承担,承受。⑤垢:屈辱。⑥不祥:灾难,祸害。

[作家小传]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471年),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厉乡人。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核心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

[经典解读]

译文  全天下再没有什么事物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因为这种特质,世上没有什么可以替代水。弱胜过强,柔胜过刚,全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没有人能实行。正因为如此,古先圣人说:“承担全国的屈辱,才能成為国家的君主;承担全国的灾祸,才能成为天下的君王。”好像正话反说一样。

核心密码  不要过分暴露自己的智慧、力量和优势,要善于隐藏自己的强大,而且不要去争夺那种强大,这样就能持久而有韧性,就能战胜对方。

[经典故事]

一千零一夜

古阿拉伯的海岛上有个国王叫山鲁亚尔。有一天,国王偶然发现王后和奴仆们嬉戏取乐,他勃然大怒,怀疑王后对他不忠诚,就把王后杀了,并发誓要对所有的女子进行报复。他决定每天娶一位女子,第二天就杀掉再娶。

国王的命令实施了三年之久,城里的人都快逃光了。 国王不管这些,继续命令宰相为他寻找女子进宫。宰相找遍京城,也找不到女子了,他惆怅地回到家中。他的女儿山鲁佐德为了拯救所有的女子,便自告奋勇地进宫嫁给国王。

山鲁佐德请求国王让她在死前见妹妹一面,因为想给妹妹讲个故事。国王出于好奇也跟山鲁佐德的妹妹一起听故事。从此以后,山鲁佐德凭她的聪明才智,给国王讲了许多的故事。国王后来收回了命令,并和山鲁佐德白头到老。国王还命令史官记下山鲁佐德所讲的故事,并命名为《一千零一夜》。

[经典启示]

残暴的国王是强大的,但他的强大止于柔弱的女子,柔能克刚,在于把“柔”用在点子上。

心平气和

[经典重现]

心平/气和①,而有/强毅不可夺②之力;秉公/持正③,而有/圆通不可拘④之权,可以/语⑤人品矣。

——明·吕坤《呻吟语》

注释  ①心平气和:心态平正,神色温和。②夺:改变。③秉公持正:依照公认的道理或公平的标准办事。④拘:拘束。⑤语:谈论。

[作家小传]

字叔简,自号抱独居士。明代归德府宁陵(今河南商丘宁陵)吕大庄人。明朝文学家、思想家。吕坤刚正不阿,为政清廉,他与沈鲤、郭正域被誉为明万历年间天下“三大贤”。吕坤思想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其代表作《吕坤全集》是文化典籍整理中的原创性之作。

[经典解读]

译文  心平气和,而有刚强宏毅不可改变的气势;秉公执正,善于圆通却又不受拘束能通权达变的人,才可以和他谈论人品。

核心密码  心平气和,秉公持正。“心平气和”是内修,内力;“秉公持正”是外用,外力。

[经典故事]

刘铭传心平气和

清廷派驻台湾的总督刘铭传,是建设台湾的大功臣,台湾的第一条铁路便是他督促修建的。

关于刘铭传被任用,有一则发人深省的小故事:当李鸿章将刘铭传推荐给曾国藩时,还推荐了另外两个书生。曾国藩为了测试他们三人中谁的品格最好,便故意约他们在某个时间到曾府去面谈。

可是,到了约定的时刻,曾国藩却故意不出面,让他们在客厅中等候,暗中观察他们的态度。只见其他两位都显得很不耐烦似的,不停地抱怨;只有刘铭传一个人安安静静、心平气和地欣赏墙上的字画。后来曾国藩考问他们客厅中的字画,只有刘铭传一人答得出来。      结果刘铭传被推荐为台湾总督。

[经典启示]

心情平静,态度温和,语气平和。遇事不急躁,不生气,懂得灵活变通。

没有耐性的人,必定缺乏坚毅持久、克服万难的精神,自然成就不了伟大的事业。我们希望将来能有所作为,首先便须磨炼自己的耐心和毅力。

刚强坚毅

[经典重现]

至于/强毅①之气,决不可无,然/强毅与刚愎②(bì)/有别。古语云/自胜之谓强③(qiáng)。曰强(qiǎng)制④,曰强(qiǎng)恕⑤,曰强(qiǎng)为善⑥,皆/自胜之义也。如/不惯/早起,而/强⑦(qiǎng)之/未明即起;不惯/庄敬,而/强之/坐尸/立斋⑧;不惯/劳苦,而/强之/与士卒同甘苦,强之/勤劳不倦⑨。是/即强也。不惯/有恒⑩,而/强之/贞恒⑪,即/毅⑫也。舍此/而求以客气⑬/胜人,是/刚愎而已矣。二者/相似,而其流/⑭相去霄壤⑮,不可/不察⑯,不可/不谨。

——曾国藩咸丰八年正月初四 《致沅弟》

注释  ①强毅:刚强坚定,有毅力。②刚愎:固执己见,不肯接受他人的意见。③强:强大。④强制:强迫自己克制。⑤强恕:强迫自己宽恕。⑥为善:做好事。⑦强:强迫。⑧坐尸立斋:像尸体一样坐着,像屋舍一样立着。⑨倦:倦怠。⑩恒:坚持到底。⑪贞恒:忠贞不渝,始终如一。⑫毅:坚毅。⑬客气:这里指做场面或做样子。⑭其流:这类人,这里指这两类人。⑮霄壤:天壤之别。⑯察:察看,审察。

[作家小传]

曾国藩(公元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字伯涵,号涤生,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宗圣曾子七十世孙。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

曾国藩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他的倡议下,中国建造了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曾国藩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他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曾国藩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经典解读]

译文  对于坚定刚毅之气,(作为大丈夫)绝对不可以没有,但是坚定刚毅和刚愎自用却又有区别。古人说:战胜自己才可称为真正强大。古话说的“强制”“强恕”“强为善”,都是战胜自我的意思。比如不习惯早早起床,那么就强迫自己天不亮就起来;不习惯庄重恭敬,就强迫自己像尸体一样坐着,像屋舍一样立着。不习惯劳累辛苦,就强迫自己和士兵同甘共苦,强迫自己勤奋辛劳,毫不倦怠。这就是刚强。不习惯坚持到底,就强迫自己忠贞不渝,始终如一,这就是坚毅。放弃这一点,仅仅凭借做场面或做样子战胜别人,这只是刚愎自用罢了。刚毅和刚愎虽然相似,但是两者的距离却有天壤之别。(对于这一点,)你不可不细心审察,不可不小心谨慎。

核心密码  勤奋辛劳,毫不倦怠。坚持到底,始终如一。一个人最大的敌人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超越自己就是真正的进步,胜过自己才是最大的成功。

[经典故事]

王羲之与墨池

王羲之7岁练习书法,勤奋好学。17岁时,他把父亲秘藏的前代书法论著偷来阅读,看熟了就练着写。他每天坐在池子边练字,送走黄昏,迎来黎明,写完了许许多多的墨水,写烂了不计其数的笔头。王羲之每天练完字就在池水里洗笔,时间一久竟将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这就是人们今天在绍兴看到的传说中的墨池。

王羲之练字持之以恒,数十年如一日,终于成为著名的书法家。

[经典启示]

大多数人都有惰性,都會追求安乐享受,这样的人做事都是有始无终,往往一事无成。

一个人想要成功,就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刚强坚韧,善始善终,方能成就事业,走向成功。

虚怀若谷

[经典重现]

不自见①,故明②;不自是③,故彰④;不自伐⑤,故有功⑥;不自矜⑦,故长⑧;夫⑨唯不争,故天下莫⑩能与之争。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注释  ①自见:固执己见。②明:明达。③自是:自以为是。④彰:彰明。⑤伐:夸耀。⑥功:功劳。⑦自矜:妄自尊大。⑧长:长久。⑨夫:发语词。⑩莫:代词,没有谁,没有什么,没有哪里。

[作家小传]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471年),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厉乡人。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核心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

[经典解读]

译文  不固执己见,才能明达;不自以为是,才能明辨是非;不自我夸耀,才能有功劳;不妄自尊大,才能长久不危。只有不与人争,天下才没有谁能与你相争。

核心密码  做任何事都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不自我夸耀,不妄自尊大,与人无争,才是真正的强大,真正的无敌。

[经典故事]

唐太宗与魏徵

唐太宗曾问魏徵:“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魏征说:“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就明智;只听单方面的话,就昏庸。”随后,魏征列举了尧、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等例子,说:“人君如果能够采纳下面的意见,那么,下情就能上达,他的亲信要想蒙蔽……也蒙蔽不了。”

有一次,魏徵在朝堂上惹怒了唐太宗,唐太宗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内宫,见了长孙皇后,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魏徵!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侮辱我,我实在忍受不了了!”

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她回到了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唐太宗下拜。唐太宗惊奇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长孙皇后说:“我听说只有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徵这样正直,说明陛下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唐太宗好像意识到了什么,再也不发脾气了。

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徵因病去世,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一个人用铜做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是否正确——魏徵死了,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啊。”唐太宗虚怀若谷,终成一代明君。

[经典启示]

伽利略曾说:“当我历数了人类在艺术上和文学上所发明的那许多神妙的创造,然后再回顾一下我的知识,我觉得自己简直是浅陋之极。”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做人不能太固执,不可一意孤行;凡事多听听别人的意见,不要等到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才醒悟。有时候,他人对我们指出的错误和不足之处,都是对我们善意的帮助,对我们是有益的。所以,在别人善意提醒的时候,要放下所谓的“自尊”,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我们才能达到最高境界。

猜你喜欢
魏徵唐太宗曾国藩
跟曾国藩学修身
唐太宗慧眼识马周
推荐书目《曾国藩传》
曾国藩吃牢饭
唐太宗 善听劝谏
唐太宗何以怒砸魏徵墓碑
曾国藩背书
唐太宗何以怒砸魏徵墓碑
以诚相待
唐太宗慧眼识马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