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武育人:培育新时代少年英才

2019-09-10 05:12李瑞苹赵地孙莹敏李博斐
教育·校长参考 2019年2期
关键词:特长一等奖套路

李瑞苹 赵地 孙莹敏 李博斐

“习武先习德”,武术练习历来重视武德教育,可以培养青少年尊师重教、严以律己的心理素质及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从2015年始,学校把教育的思考点立足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上,并适时将中华传统武术引进校园,坚持“以武育德,以武益智,以武养性,以武强志,以武展美”的教育策略,全力营造“崇文、修技、尚武、强身”的育人氛围,打造校园武术文化特色,拓展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办学之路。

分层培养定方向

学校以大课间体育活动为抓手,以武术操为突破口,确立了“定专职教师、定活动时间、定活动地点、定活动内容、确保活动质量”的“四定一保”保障措施,将武术特长教育分为武术普及和武术特长培养两部分,以提高学生的武术素养。

武术普及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每周每班一节武术课,专门普及武术段位内容。为使“武术进课堂”这一教学项目得以提高和规范,结合中国传统武术具有风格独特、易学易练的特点,李博斐教练特意编练了一套适应学生特点的武术操——八段锦,作为“校操”,利用体育课、大课间、课外活动在全校各年级中推广。每到“阳光大课间”活动时间,伴随着一曲振奋人心的《精忠报国》,全校学生做起了武术操,抱拳、劈腿、出拳、亮掌……真正将武术融入学生的校园生活中,成为尖岗小学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武术特长培养,面向学校武术竞赛队。李教练依据专业教材,结合学生的年龄和体质特点,开发武术校本课程,武术基本功、武术操、少林拳、刀剑、套路等课程循序渐进。每个学期都组织武术队比赛,以赛带练,以赛促练,从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提升武术特长教育质量。

勤学苦练铸深功

“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培养武德是武术的传统,也是践行德育教育的最佳途径。俗话说:“台上一刻钟,台下十年功。”武术训练不仅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基本功,还需要他们有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精神面貌。从拳、掌、勾、马步练起,从单个动作到动作组合,从单段到套路,其中还要穿插技巧动作,而练习这些技巧动作具有较大的难度,需要长时间的刻苦训练,达到了健体启智、修身养性的目的。学生也在一个又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体味到了成长的快乐、进步的幸福,开启了充满成就感的人生之旅。

文武并重创品牌

把武术教学融进体育课堂,实行“全员制”,给所有孩子们创设一个接触中国传统精粹文化的平台,这是尖岗小学打造武术品牌的又一项重要措施。在尖岗小学,一至六年级所有班级每周均开设一节武术课,由李教练结合初级武术套路与基础少林拳法的学习运用等进行教学。此外,学校还组织了如今已声名显赫、屡获殊荣的“尖岗真龙武术社团”,成员从各个班级中热爱武术、基本功扎实的小“武术迷”们中选拔产生,由李教练在每周特定时间从套路和拳法上进行深度指导,以培养武术特长生。

经过了一年多的实践和探索,尖岗小学武术特色教育工作从初探性的教学渐渐走向了制度化、常规化,拓宽了体育教学的外延,丰富体育教学的内涵,使学生更主动、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实现了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文武兼备、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的培养目标。

如今,尖岗小学武术特色已初见成效,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孩子们那拳势如春蚕吐丝,绵绵不断,不论是野马分鬃,还是白鹤亮翅,那种身姿的舞动,都在展示着一种青春的姿态,诠释着一种青春的灵动。2017年参加二七区侯寨乡举办元宵联歡会;2017年8月第四届武动中原2017年武术跆拳道比赛中,尖岗小学真龙武术社团获省级金奖八名,银奖三名; 2017年12月24日河南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少年梦·中国梦”春节联欢晚会中因为优异,被应邀参加《中华武术魂》录制!此外,学校参加2018第五届舞动中原武术跆拳道大赛荣获团体金奖,其中李季春获男子B组通背拳阴手棍双项一等奖;刘梦杰获女子B组通背拳阴手棍双项一等奖;张笑彤获男子B组通背拳阴手棍双项一等奖;徐鑫淼获男子B组八步连环拳一等奖;李熠博获男子B组通背拳一等奖。

(作者单位: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尖岗小学 )

猜你喜欢
特长一等奖套路
2020年书画临摹获奖作品选登
谨防“套路贷”的这些“套路”!
老板的特长
Airbnb上的套路
取消特长招生与特长教育并不矛盾
特长
不设套路,只为初心
眼下有套路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钱就是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