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才是最好的

2019-09-10 07:22陈丽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深度教学活动目标

陈丽

幼儿的思维往往从问题开始,有效的提问能调动幼儿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主动性。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提问往往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⒈提问内容随意

有些教师在备课时没有认真思考教材与幼儿的特点,没有查阅更多的相关资料,致使课前准备不充分。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提出的问题不着边际,随意性大,使幼儿的思维游离了教学活动主题。比如,在中班语言活动“美丽的秋天”中教师一开始就提问“在秋天美丽的景色里你最想做什么?哪位小朋友来说一说?”在没有铺垫的情况下教师就让幼儿举手发言,致使幼儿不知从何而答或答非所问,没有达到提问的效果。

⒉提问语言贫乏

幼儿喜欢新鲜的、有吸引力的、富于变化和启发性的问题,但有些教师在提问时往往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同一个问题。枯燥的语言如同白开水,根本提不起幼儿的兴趣,影响教学效果。

⒊提问层次偏低

在提问时教师应该思考这样的问题:自己提出的问题能否真正激发幼儿的思考?在多大程度上激发了幼儿的思考?但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问题”。诸如“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之类的问题,幼儿无须思考就能够直接回答出来,缺乏质疑和认知冲突。还有些教师在提问时不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提出的问题层次太浅显。比如,在大班语言活动“能帮人做事的动物”中,教师出示小狗图片问 :“这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太过于简单了,问等于没有问,浪费了活动时间。

⒋回应方式模糊

在幼儿回答问题后,有些教师对幼儿的回应方式比较模糊。一是不评价,任由幼儿猜谜语,兜圈子,直到答到教师所谓的标准答案;二是乱评价,精彩的回答不表扬,普通的回答反而给予奖励;三是假评价,无论幼儿怎么回答,都以“好”“你很聪明”“你真棒”来回应。比如,在中班看图讲述活动“动物园”中,师:“小朋友,你看到什么了?”幼:“狮子。”师:“对,还有呢?”幼:“老虎。”师:“嗯,还有呢?”幼:“大象。”师:“很好,还有呢?”……本来是两三名幼儿就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却就同一问题持续问个不停,让更多的幼儿来回答,浪费了许多幼儿的时间,也使师幼互动的质量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由上可见,教师低质量的甚至无效的提问不仅无助于教育教学活动,反而会降低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不利于幼儿持续学习和深入学习。那么,教师怎样提问才是有效的呢?

⒈提问应具有针对性

提问的内容应包括学习的重点、难点,这就要求教师心中有目标,即有培养幼儿整体发展的目标和每次活动的具体目标。 教师就要围绕这些目标、内容认真设计问题,巧妙提问,以充分调动幼儿的思维,拓展幼儿的视野。教师只有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才能激发幼儿不同角度的思考,拓宽幼儿的知识面,提高活动的效率。

⒉提问应具有一定的深度

提问要有一定的深度,既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又要使幼儿“跳一跳摘到果子”,达到最近发展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能加深幼儿思维活动的深度,能引导幼儿沿着符合逻辑的思路去深入思考,从而使幼儿在探寻答案的过程中获得发展。

⒊提问应具有层次和梯度

教师在突破重点、难点时所设计的问题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小到大、由表及里,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从而“围歼”重难点。教师按层次和梯度把问题一个一个地提出,又引导幼儿一个一个地解决,让幼儿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这既有利于启发幼儿的思维,又有利于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

⒋提问应把握时机

提问要选择恰当的时机,要与学习内容和幼儿的实际情况相一致,努力抓住幼儿处于“愤”“悱”状态的最佳时机进行提问,主要有如下三种。一是幼儿学习情绪需要激发、调动的时候;二是幼儿研究目标不明、思维受阻的时候;三是促进幼儿自我评价的时候。教师还要注意把握提问的频率与契机,提问既要立足于幼儿共性的问题,又要兼顾幼儿个体中存在的富有探究性的问题,并留给幼儿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与交流,从而使每名幼儿都能获得成就感。

猜你喜欢
深度教学活动目标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