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系列活动:咯咯哒,都到哪儿去了?

2019-09-10 07:22陈贺芳鲍金萍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大灰狼脚印绘本

陈贺芳 鲍金萍

设计思路:

绘本《咯咯哒,都去哪儿了?》讲述了一个富有悬念的故事 :小鸡宝宝不辞而别,鸡妈妈焦急万分地四处寻找,它去了小狗、小兔、小猪家,结果都没找到,忽然,它听到森林深处传来大灰狼“我要吃了你们!”的声音!此时,紧张不已的鸡妈妈明知有危险却依然勇敢地朝着大灰狼声音的方向飞奔而去。没想到,到那儿一看,它发现鸡宝宝正和许多小动物一边听大灰狼讲故事,一边悠闲地吃着美味的蛋糕……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小读者跟随鸡妈妈一起经历了一个寻找鸡宝宝的过程,从而感受到妈妈对宝宝无私的关爱。

基于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我们将语言领域与科学领域进行了有机融合,设计了两个教学活动。绘本活动中,采用集体阅读、自主阅读、感知体验、多元对话等多种学习方式组织教学。科学活动中,帮助幼儿了解到生活中的核心经验,也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选择难易程度不同的操作方式,让每位幼儿都能体验到获得成就感的快乐。

活动一:绘本活动《咯咯哒,都去哪儿了?》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及自主阅读绘本,理解故事大致内容。

2.尝试根据故事发生的线索,大胆想象和推测故事情节。

3.体验鸡妈妈寻找小鸡宝宝着急的心情。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一些常见的动物并初步了解它们的叫声。

2.物质准备:声音课件:母鸡发出——“咯咯哒”的声音。

声音课件:大灰狼发出——“我要吃了你们”的声音。

绘本《咯咯哒,都去哪儿了?》PPT、故事绘本人手一本。

活动过程:

一、声音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播放声音课件,提问:听,这是什么声音?(咯咯哒)

师:小朋友们听得真仔细,是母鸡妈妈在咯咯哒、咯咯哒叫个不停,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说明]活动一开始,教师用声音课件导入,一下子就抓住了幼儿的注意力,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活跃了活动氛围的同时,也为后面故事的推进与展开埋下了伏笔。

二、分段阅读,理解故事大致内容

1.集体阅读绘本1~5页,感知故事前半部分

师:发生了什么事?

小结:原来鸡宝宝不见了,鸡妈妈非常着急,那它会怎么办呢?

师:鸡妈妈回家找鸡宝宝,找到了吗?

小结:鸡妈妈没找到鸡宝宝,那它接下来又会到哪里去找呢?

2.自主阅读,大胆表述

教师请大家带着问题自主阅读绘本6~11页后,提问:鸡妈妈又去哪里找鸡宝宝了?最后找到小鸡宝宝了吗?

小结 :鸡妈妈又去了小狗、小兔和小猪家,发现小兔、小狗、小猪也不在,鸡妈妈好着急呀,它们会去哪里呢?

3.猜测想象,模仿体验

(1)播放声音课件,提问:你听到了什么?这是谁的声音?听到这个声音你感觉怎么样?猜猜可能发生什么事?

师:原来是大灰狼的声音,大灰狼要把它们全部吃掉,鸡宝宝它们可能遇到危险了。

(2)欣赏绘本PPT12~15,提问:仔细看看,这时候鸡妈妈的表情是怎样的?它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鸡妈妈着急的样子。

小结:鸡妈妈感觉到小鸡宝宝有危险,非常着急,它一边大声喊着“哎呀,宝宝,我的宝宝”,一边勇敢地朝着发出声音的地方飞奔过去。

(3)师:是呀,鸡妈妈好着急呀,鸡宝宝可能要被大灰狼吃掉啦,这可怎么办呢?

小结:小朋友们刚才帮鸡宝宝想了各种办法,有的小朋友说让小鸡快跑,还有的小朋友说让鸡妈妈赶紧打电话给黑猫警长来帮忙,鸡宝宝还可以和小猪、小狗、小兔团结起来,在森林里找点石头、树枝当武器,大家一起想办法战胜大灰狼……小朋友们想的办法真好。

4.验证猜测,感知故事后半部分

欣赏绘本PPT16~18,教师引导语:鸡宝宝它们真的遇到危险了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师:你看到了什么?

小结:原来是大灰狼在给大家讲故事呢,鸡宝宝和小狗、小兔、小猪在一起,听着有趣的故事,吃着美味的蛋糕,好开心啊!

[说明]本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与难点,教师采用集体阅读与自主阅读相结合的组织策略,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分析——大胆想象——模仿体验——猜测验证等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满足幼儿表达与探知的欲望。

三、完整阅读绘本,感知鸡妈妈对宝宝的关爱

师: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咯咯哒,都去哪儿了?》,让我们一起来完整地欣赏一下吧!

幼儿完整欣赏故事后教师提问:你喜欢故事里的鸡宝宝吗?为什么呢?

师:鸡宝宝去森林做游戏前没有和鸡妈妈商量,就自己跑去了,让鸡妈妈好担心、好着急呀,如果你是鸡宝宝,你会怎么做呢?

小结:我们以后如果想和小伙伴一起出去游戏,那么在游戏之前一定要先跟爸爸妈妈商量,告诉他们我们将要去哪里、和谁在一起、要去玩什么游戏等等,或者邀请爸爸妈妈和我们一起玩游戏,那样爸爸妈妈才会放心,我们也会玩得更开心。

[说明]教师充分挖掘本绘本蕴含的教育价值,借助情境中的具体角色引发幼儿深入思考,体现了教育回归生活的理念。

活动二:科学活动《有趣的动物脚印》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境中對动物脚的特征产生兴趣,知道不同的动物脚印也是不一样的。

2.尝试根据动物脚印的特征将动物的脚与脚印进行正确匹配。

3.乐意与同伴互动游戏,体验操作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对常见动物有一定认识,并用调查表的形式记录常见动物的脚印。

2.材料准备 :课件《咯咯哒,都去哪儿了?》《有趣的动物脚印》调查表人手一份。

不同层次的操作底板若干份:底板为留有各种不同动物脚印的雪景图以及房子(操作底板上的脚印分别为3种动物、4种动物和5种动物)操作卡为各种不同的动物头像图片若干(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能力自选难易程度不同的操作卡)。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趣引题

教师播放故事《咯咯哒,都去哪儿了?》PPT1:封面

师:小朋友们,这是我们前几天一起欣赏的故事,还记得故事的名字吗?

出示PPT16:各种动物脚印

师:故事里都有哪些小动物?这是哪个小动物的脚印?它的脚印是什么样子的?

[说明]运用幼儿欣赏过的故事作为活动的导入,能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引发幼儿对动物脚印的关注,并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观察和比对动物的脚印。

二、交流讨论,感知动物脚印的特征

1. 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调查发现

师: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脚印?是什么样子的?请把你的调查发现和大家分享一下。

请2~3位幼儿交流自己的调查表。

小结:小朋友调查了许多小动物的脚印,我们发现有的小动物的脚印像树叶子,有的小动物的脚印像扇子,还有的小动物的脚印像一朵一朵的梅花……各种形状,你发现了吗?

2.互动游戏:猜猜这是谁的脚印

师:请小朋友找个小伙伴,互相猜一猜你的小伙伴在调查表上画的是什么小动物的脚印?如果猜对了,就给同伴一个拥抱。

小结:小朋友刚才你猜对了吗?原来不同动物的脚印是不一样的。

[说明]通过调查表迁移幼儿已有的知识,并通过同伴间展开的互动式猜测游戏,帮助幼儿及时梳理相关的核心经验,为下一环节活动的顺利开展做了有效的铺垫。

三、自主操作:帮小动物找家

1.教师出示操作卡:雪后天晴,有几位动物朋友相约一起来到森林里玩,它们玩累了想回家的时候,发现身后除了一串串的脚印之外就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它们迷路了,怎么样才能帮助它们找到自己的家呢?

引导语: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脚印,想想有哪几个小动物在森林里玩游戏,然后找到相应的动物图片,沿着脚印分别帮它们找到自己的家,最后将动物图片贴到相应的家。

2.幼儿自主选择难易程度不同的操作卡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交流展示幼儿作品

师:小朋友,你们成功了吗?你的操作卡上有哪几位动物朋友在游戏?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小结:先仔细观察雪地上脚印的特征,找到所有参加游戏的小动物,然后根据雪地上不同形状的脚印,就可以帮助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家啦。

[说明]此环节创设帮小动物找家的故事情境,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让幼儿在观察、对比、操作的过程中提升自主解决問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能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性,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学习特征,提供难易程度不一样的操作材料,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操作卡进行操作,使每一位幼儿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猜你喜欢
大灰狼脚印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大灰狼
智斗大灰狼
奇怪的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