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活动:玩具熊

2019-09-10 07:22孙佳颖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泰迪小熊小男孩

孙佳颖

设计意图:

大班的幼儿已经懂得“分享”的乐趣与意义,不再有明显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也逐渐有了关注周围其他人的意识。无论从思想、语言,还是实际行动上,都开始自发地表现出关心他人、主动分享的特征。这是幼儿进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幼儿学习怎样与人相处,怎样看待自己,怎样对待别人。

《玩具熊》描述的正是一个“分享”给人带来快乐的故事:小熊泰迪无意间窥见一个小男孩与一只玩具熊在一起玩耍的情形,从而对玩具熊萌发了极大的好奇心,在小男孩短暂离开的当口,小熊泰迪和玩具熊开心地玩了起来。当小男孩回来寻找玩具熊时,小熊泰迪却被吓跑了。小熊泰迪强烈地想念着玩具熊,第二天他来到与玩具熊玩耍的地方,却惊喜地发现小男孩已将玩具熊送给了自己!

我们以此绘本故事为主题,根据大班幼儿的特点及兴趣设计了一个社会交往活动。在活动中,通过与同伴的互动交往,体会到分享的乐趣;通过关心周围事物,感受到被需要的快乐。

活动目标:

1.通过交换玩具,愿意将自己喜欢的玩具与大家分享。

2.体会与他人分享玩具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带领幼儿事先阅读绘本故事《玩具熊》。

2.一只玩具熊、幼儿自己带来的玩具。

活动过程:

一、出示玩具熊,谈话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们阅读了绘本故事《玩具熊》后,我们都知道了,小熊泰迪喜欢的玩具是什么呢?(出示玩具熊)

师:今天,每个人都带来了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吗?(让幼儿展示自己的玩具)

二、幼儿介绍自己的玩具以及玩法。

师:那我请小朋友来介绍一下自己的玩具,好吗?

(请3~4名幼儿讲讲玩具的名称、使用方法)

师:我知道还有很多小朋友也想介绍一下自己的玩具,现在请小朋友和你们同组的同学相互介绍一下!

三、幼儿之间交换玩具,尝试自己解决出现的问题。

1.与他人友好沟通。

师:小朋友们现在都拿到了其他小朋友最喜欢的玩具,那么,我们应该对这个玩具的主人说些什么?

(引导幼儿用礼貌、友好的语言进行沟通与交流)

师:刚刚几位小朋友说得都很好,除了对玩具的主人表示感谢,在交换玩具的过程中,我们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注意的?

(引导幼儿在交换玩具的过程中要动作轻缓、表示诚意与友善)

2.交换玩具游戏,发现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师:自己喜欢的玩具,不一定是别人喜歡的,别人喜欢的玩具,也不一定就是自己喜欢的。但是,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换回来的玩具?

(引导幼儿善待、爱惜小伙伴的玩具)

师:有的小朋友虽然带来了自己喜欢的玩具,可是他并不愿意与人分享,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

(引导幼儿打开心结)

师:时间到咯!有些小朋友玩得还不尽兴,希望能够再玩几种玩具,大家想想,有什么好办法呢?

(鼓励幼儿独立思考,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活动延伸:

随着玩具分享活动的展开,近期可策划一次“跳蚤市场”活动。前期可在本班内进行,再逐渐发展为在班与班之间进行。这类活动,不仅能让幼儿体会到“分享”的快乐,也是培养幼儿“数学”或“商业”思维与兴趣的方式之一。

猜你喜欢
泰迪小熊小男孩
扶起小男孩
小男孩
小熊泰迪的圣诞礼物
小熊
谁救了比丘国里的小男孩
可爱的小熊
泰迪的球鞋
怎样训练泰迪上自行车
Ten Little Indian Boys十个印第安小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