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灯

2019-09-10 07:22于悦彬
参花·青春文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海神锣鼓娘娘

于悦彬

转眼间,二〇一九年的春节已经过去多日了。元宵节临近,二侄女通过手机微信视频,邀请我们全家回老家过元宵节,并说今年岛上元宵节非常热闹,村里要在元宵节期间搞一系列文化习俗祭祀、文艺节目和秧歌会演,正月十三给海神娘娘生日送灯、正月十四秧歌会演、正月十五白天是文艺节目会演,晚上耍灯碗等。遗憾的是,由于妻子患病不宜长途旅行,只好作罢。

我的老家在辽宁丹东大鹿岛,面积约6.6平方公里,北与大孤山隔海相望,东与獐岛唇齿相依,远望孤岛高耸,兀亢海面,犹如一只梅花鹿卧于黄海之中,又与朝鲜、韩国毗邻,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黄海之滨,素有“黄海明珠”的美誉。在其南面海域,是震惊中外的中日“甲午海战”的战场,著名爱国将领邓世昌指挥“致远”舰沉入附近海底,已有一百二十多年的历史了。据悉,丹东市政府正在组织有关部门打捞,以示后人。

大鹿岛人过年非常有讲究,有许多庆祝的方式和活动,尤其是正月十三这一天,是海神娘娘的生日,岛上的渔民特别重视这一天,不比春节和元宵节差。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家住山东登州府海边的于氏父子俩,有一次晚上出海打渔时,突然遭遇暴风雨,眼看就要葬身于大海之中。就在这危难之时,海龙王的女儿海神娘娘路过这里,以莲花灯指引他们驾船来到一座岛屿。第二天雨过天晴,风和日丽。父子俩沿着岛四处转悠,发现岛上漫山遍野是梅花鹿,大海里到处是活蹦乱跳、又肥又大的鱼虾。因此,父子俩便在此定居下来,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后来,海神娘娘又陆续将在海上遇难的刘姓、李姓、王姓的渔民救上岛来,致使岛上现在的居民大都姓于、刘、李、王等,属于四大家族。从我们家供奉的家谱上考证,我们于姓的祖先已在大鹿岛生活了三百多年。

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是大海养育了祖祖辈辈的大鹿岛人,所以渔民们对大海有着深厚的感情,对海神娘娘更是格外地崇敬。由于正月十三这天是海神娘娘的生日,每年的这一天,岛上的人们都要到海边做一些祭祀活动,可以说,岛上正月里就属送灯的场面最热闹了。传说海神娘娘最爱吃饺子,于是正月十三这一天,大鹿岛人家家户户在晚上都要吃饺子。小时候,我每年都要随着大人们去海边送灯。那时候,送灯祭祀活动都由我家邻居吕振有的四大爷组织指挥,统一行动。

傍晚时,太阳快在海里沉没了,余晖映红了晚空,漫泻在海面上、冰排上,然后又渐渐消失了。这会儿,四大爷手拿着锣,边走边敲:“送灯喽,送灯喽……”不一会儿,男人和小孩子们纷纷从家里走了出来,手里都拎着鞭炮,手制渔船、莲花灯、烧纸等各式贡品。这祭祀活动一般是男人们和孩子们参加,妇女们就在家煮饺子、做菜,男人们送灯回来后再吃饭。召集齐男人和小孩后,四大爷指揮着旗手,高擎着彩旗走在前面,喇叭匠、锣鼓手在中间,后面是浩浩荡荡的祭祀人群。

来到海滩,人们在四大爷的统一安排下,“一”字型地排成长队,纷纷跪在冰排上,点燃蜡烛放在手制的小渔船或是莲花灯上,从筐里拿出年糕、饺子、糕点等各式贡品摆在面前……

一切就绪了,四大爷一声高喊:“磕头开始!”人们静静地跪在冰排上,听候四大爷的口令:“一磕头,求海神娘娘大发慈悲,体恤众生!”人们磕下第一个头;“再磕头,求海神娘娘保佑家家幸福,平平安安!”人们磕下第二个头;“三磕头,求海神娘娘保佑今年海上鱼虾欢腾,渔民发大财!”人们磕下第三个头。接着,四大爷又高喊道:“锣鼓鞭炮齐鸣!”人们呼啦地从冰排上站起来,各自行动,喇叭匠拿起了喇叭,锣鼓手操起了落锤和鼓锤。顿时滩头上灯火辉煌,响声阵阵,刚才那股肃静全没有了。喇叭的“嘀嗒”声,锣鼓的“咚咚铛铛”声,鞭炮的“噼啪”声交集在一起,响彻在海滩上,震撼着夜空。

漂浮在海面上的各式手制渔船、莲花灯在夜空中一闪一闪的,随波逐流,形成了一道亮丽而别具一格的风景线,以独特的方式祭拜海神,祈求海神娘娘保佑渔民外出打鱼一帆风顺,鱼虾满仓。

随着岁月的流逝,由于诸多原因,我已经多年没有回故乡过春节了。我想,如果明年没有特殊情况,我和妻子一道携女儿、女婿、外孙女全家一起回大鹿岛过年,让他们也体会一下大鹿岛过年的氛围,给海神娘娘过生日送灯的场景。

(作者单位:吉林省通化县文化馆)

(责任编辑 象话)

猜你喜欢
海神锣鼓娘娘
一线光阴入洞中
河神与海神
不做寿
舀海水的人
软槌锣鼓 声震九州
娘娘与唐宋的“恩爱”日常
薅草锣鼓,田间楚音
夸张『娘娘』
美出动“海神”侦察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