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学生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2019-09-10 07:22谌涛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中职学生现状管理

谌涛

摘要: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保障。近几年,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很快,但是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阻碍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进程。从管理工作者队伍建设、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以及职业规划等方面入手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中职学生;现状;管理

一、中职学生的现状

(一)中等职业教育生源质量相对较弱

在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基本是中招考试成绩不够理想的初中毕业生,还有相当部分学生初中也因各种因素辍学而未能毕业,文化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综合素质提升空间较大,对知识的兴趣有待激发,学习能力不强。步入中职学校后,文化知识衔接不适,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较难的学习内容和作业无法及时消化和独立完成,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持续受挫。从而在心理上产生较大的压力,自信心缺失,出现厌烦抵触甚至厌学情绪。

(二)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不良习气

由于传统观念和社会对中职教育片面评价的影响,中职生往往不被周围环境所认可和鼓励,时长被别人嘲笑,被家长忽视,因而这些学生对他人很少有信任感和安全感,也不轻易接纳别人,对学校及外部环境产生了抵触的情绪。又因外界的不良干扰影响,例如,网络媒体、社交群体等,使得中职学生很难辨别出善恶利弊,出现不良团体,沾染社会不良风气。

(三)心理健康问题较突出

由于公司、企业等用人单位对中职生的认同感普遍较低,给中职学生造成了心理上很大的落差和冲击,相当一部分学生产生了自卑的心理,加之原来在初中阶段学业上受到的挫折尚未消除,内心变得较为敏感,产生了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个别严重的甚至出现了暴力倾向,遇到事情不择手段。中职阶段学生以感性认知为主,缺乏相应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却又有害羞和自卑心理,同时也不善于向外部寻求心理帮助。

(四)缺乏关爱和陪伴

根据调查统计分析,中职学生中有一半以上学生曾经有过留守经历,父母常年累月在外务工,学生从小生活在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家里面,缺乏父母的情感交流和精神呵护。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孩子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满足,但是却缺乏必需的陪伴,心理成长缺失。还有部分学生父母感情不和,家庭破碎,长期见不到自己的父亲或者母亲,得不到同龄人该有的关爱和陪伴等问题造成了性格孤僻、心灵脆弱,心理创伤严重。

(五)沉迷网络游戏

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在学业上找不到乐趣和成就感,同时又缺乏相应的父母关爱和老师的引导,缺乏方向感,没有指路人,部分学生把主要精力都用在电脑游戏、手机游戏上,在游戏上不惜斥重金,整天活在游戏的虚拟世界里,身心健康受损,价值倾向也受到扭曲。

二、中职学生学习现状成因分析

(一)学生自身客观原因

1、学生基础差,学习方法有待改进,学习习惯有待调整。中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注重学习方法的应用,以致学习效率低,学习成绩不理想,基本没考过高分,同时又得不到老师的关注和鼓励。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导致学习兴趣缺失,习成疏于思考、盲目跟风的坏习惯。

2、缺乏自信心。中职学生成长环境对其心理负面影响较严重,自我认可度低,周围环境对其不够关注和关爱,自信心严重缺失,导致学生厌学,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家庭教育原因

中职学校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农村留守儿童,家长不关心或者是没时间关心其心理健康和学习情况,部分学生还来自父母离异家庭,他们得不到应有的家庭关爱和鼓励,容易形成性格孤僻和心理自卑。另外,现在的中职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对他们万般呵护,物质上充分满足,但对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况却不管不问,放任自流。有的则是相反,对成绩要求过高,同时缺乏耐心的辅导,长此下去则加重子女心理负担,使其产生厌学心理。

(三)学校教育原因

目前,多数中职学校考核制度有待强化,管理制度有待调整。学校相关部门没有制定行之有效的激励制度,制约了学生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学生管理制度执行力差,例如,学生学籍管理执行力度不够,学生违规违纪处罚力度不一致,部分学校学生管理部门职能分工不清晰,校园文化建设缺失,校园生活单调,学生评价方式过于简单,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流于形式,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有待加强。

(四)社会原因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时代的不断变迁,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社会各界的矛盾也在不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就业难与劳动力进入门槛低之间的矛盾给中等職业学校在校学生带来很大的就业压力。一方面,就业市场供大于求,很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只能待业。另一方面,就业市场门槛低,对学历和专业技能要求不高,只要肯努力,也能找到待遇较好的工作。导致不少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有一种错觉: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多学少一个样,都能就业,便不自觉地产生了所谓的“读书无用”论,在学校就是混日子等毕业。

三、中职学校学生管理的建议

(一)学校管理

1、学校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和生活场所,班主任老师是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激发学习和生活热情的关键因素。

(1)班主任要全面了解学生。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关键的一个环节,在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社会与学生之间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班主任要观察学生,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班主任才能在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数,对每位学生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案。

(2)充分调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学校领导要重视班主任工作,提升班主任组织管理方面的能力,如,教育决策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在班主任团队管理上,校级主管领导要加强与班主任的沟通交流,提高班主任的幸福指数,建立健全合理配套的班主任奖惩制度,为班主任营造宽松合理的工作环境。发挥任课教师的引导作用,任课教师是除班主任之外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其引导作用不可忽视,每一位教师都要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逐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班主任要有民主管理的观念。班主任只有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和欣赏学生,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班级管理工作做好铺垫。班主任在处理学生事务时,要从学生的立场出发,使学生对班主任产生充分的信任,形成师生一条心的状态。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工作,使学生发自内心认为自己是班级事务管理的主体,有班级主人翁的意识。

2、构建完善的校园协会和社团组织,鼓励每个同学都积极参加自己喜欢的协会或社团,培养兴趣。这样不仅丰富了校园生活,提高了同学们的参与感、成就感,也锻炼了学生们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爱好,陶冶了学生们的情操,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参与学校建设的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拉近了师生的感情。

3、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建立班主任和学生家长微信群,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班主任随时和家长联系沟通,家长也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家长和班主任及时互动监督和管理好学生。

(二)自我管理

首先,要发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上的自我约束和管理作用,要求班主任起教育指导的作用,教育和引导学生如何进行学习,以此来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养成好的习惯,实现自我管理和约束意识的提升。其次,要加强学生在课外生活上的自我管理。通过学生课外活动的自我管理,一方面使得学生情操得以提升,兴趣和爱好得到发展,另一方面使学生得以自愿开展的各种课外活动利于学生的性格塑造。最后,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生管理工作,使其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三)社会管理和服务

政府主导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在校生争做文明学生。其一是加强中职学校周边环境的管理,其二是学校周围的网吧严禁学生进入(主管部门做好监管工作)。政府和主管部门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整顿净化社会的不良因素,减少网络游戏、色情、暴力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影响,做好相关的服务工作。

(四)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以后的言行举止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家庭教育必须重视。加强班主任老师和家长的联系,父母要多关注学生,关心学生,鼓励学生,使学生感觉到家庭的温暖,父母是自己的坚强后盾。

(五)校企合作,规划职业前景

学校要与企业达成协议,通过与企业的对接,使学校的教育适应市场需求,在校学生学习的知识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学校能够为企业定向稳定地培养人才,企业能及时地给在校学生提供实践岗位。在日常的学习和管理中,让学生体会到在校学习和企业实践以及在企业上班的区别,增强学生在校学习的紧迫感,使学生能够对职业前景有较全面的了解。

四、结语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转变学风,强化学生综合素质,是目前中职学校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相信在学校、社会、家庭和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下,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必定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中职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是个长期的过程,在工作过程中要运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理念和方法去引導和管理每一位学生,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管理方法,努力把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教育好管理好,把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执行好,为国家的教育事业贡献中等职业学校应有的力量。

猜你喜欢
中职学生现状管理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