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植物在湿地公园建设中的应用

2019-09-10 07:22王永志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水生植物湿地公园实践应用

王永志

摘要:简要介绍水生植物在湿地公园建设中应用的必要性基础上,阐述了水生植物的4种主要类型,重点从生态功能、色彩层次、空间布局、水岸线等多角度分析了水生植物在湿地公园建设中的应用,以充分发挥湿地公园的社会经济功能及生态环境功能。

关键词:水生植物;湿地公园;实践应用

湿地公园,顾名思义就是生态湿地与城市公园的有机结合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越来越高,城市湿地公园的价值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认可。湿地公园作为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能够为人类社会提供的功能有保护生态环境、游览观赏、科普教育等。在湿地公园建设中水生植物担任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科学合理应用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能够提高湿地公园的观赏性和功能性,充分满足社会民众对湿地公园的需求。因此,在现代湿地公园建设中,要赋予湿地公园完善的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就必须结合湿地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配置水生植物,最大程度发挥水生植物的作用。

一、水生植物在湿地公园建设中应用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工业生产活动的日益频繁,各种废水污水的侵入严重影响到城市居民的健康用水问题,城市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基于此,国家政府开始大力倡导各地区科学有效建立湿地公园,充分发挥当地湿地资源,优化改善城市水体环境,保障城市居民的健康生活饮水。水生植物作为现代湿地公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湿地公园功能体现的核心灵魂。园林工作者必须正确认识到水生植物在湿地公园应用中的必要性,水生植物可以通过自身新陈代谢完成对水体的进化作用,并利用根系促进基质中微生物的快速生长繁殖,帮助人类解决水体污染问题。因此,水生植物不仅具有一定的园林景观造型观赏价值,还能够帮助人类创造出更多生态经济价值。与传统污水处理技术相比较,水生植物形成的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无需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以及资金,只需要利用水生植物就可以减轻或有效解决污水净化处理问题,还能够赋予湿地公园良好的美化生态环境功能,满足游客的休闲游览需求。

二、水生植物主要类型

在地球生态环境长期演化过程中,水生植物为了能够适应水环境、气候环境以及土壤肥沃度,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

(一)浮叶类水生植物

浮叶类水生植物拥有较多群落,它们通常生长在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的水域之间,其根茎生长于泥土中,叶片则基本显露在水面之上。浮叶类水生植物之所以能够平稳地浮在水面上生长,是因为在其植株体内蕴含着大量的气体。在湿地园林中常用的浮叶类水生植物主要包括睡莲、菱以及芡实等。菱属一年生浮水水生草本植物,表面深亮绿色,背面灰褐色或者绿色。人们常见的菱主要生长于我国东部、南部乡村河流与池塘中,菱的生长习性为喜温暖湿润、不耐霜冻,开花结果期要求白天温度为20~30℃,晚上温度15℃左右。芡实属睡莲科植物,通常生长于池塘或者湖沼中,主要生长于我国苏州地区,是苏州老百姓极为喜欢的一种食物。芡实生长习性为喜温暖阳光、不耐寒,适宜种植环境温度为20~30℃,水深在30~90cm,水流动性较小,且水源充足。

(二)挺水类水生植物

挺水类水生植物同样拥有较多的群落,它们主要生长于各种靠近岸边的浅水区域中,在沼泽地或者浅滩亦有挺水类水生植物繁衍生长。挺水类水生植物的根茎较为发达,根系扎于水下泥土中,而茎叶则显露生长于水体表面。在湿地园林建设中人们经常应用的挺水类水生植物主要包括香蒲、芦苇、灯心草、荷花以及菖蒲等。荷花、芦苇具有单株繁殖能力强的特点,将它们种植在湿地园林中能够形成美丽茂密的荷花荡、芦苇荡等造型景观。香蒲主要生长于湖边、河边以及池塘沼泽浅水处,通常被园林工作者用于点缀园林水池、湖畔,能够构筑出美丽的水中景观。

(三)沉水类水生植物

沉水类水生植物最为显著的特征是根茎全部生长于水中,叶子多呈现丝状或者狹长状,通气组织较为发达。沉水类水生植物生长对水体环境质量要求较高,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沉水类水生植物对光的需求,在腐殖质含量高的池塘或者淤泥湖泊里生长繁殖较快。在湿地公园设计中广泛应用的沉水类水生植物主要包括黑藻、水车前及金鱼藻等。沉水类水生植物不仅能够起到净化水体环境的作用,还具备了良好的观赏价值,能够为水下各种动物提供良好的生活栖息场所。

(四)漂浮类水生植物

漂浮类水生植物与上述三种类型水生植物相比较,群落较少,该类水生植物主要生长繁殖在静水区域。漂浮类水生植物根生于泥土中,叶片则漂浮在水面上,体内通气组织较为发达,将该类水生植物种植在湿地中能够起到抑制水藻生长的作用。在湿地公园中常被选择种植的漂浮类水生植物主要包括凤眼莲、大漂及马尿花等。凤眼莲通常被园林工作者种植在浅水区域,具有繁殖快、种植管理简单等优势特点,能够有效净化水体环境。

三、水生植物在湿地公园建设中的实践应用

在湿地公园建设中,科学应用水生植物,不仅能够美化园林湿地环境,还可以有效净化水环境、调理改善水质。

(一)从生态功能角度优化配置水生植物

在水生植物应用过程中,要将水质净化处理作为主要出发点,确保能够有效模拟出大自然湿地环境的生态系统,构建一个完善的生态群落,以实现湿地公园建设中水生植物配置的多样性和统一性,避免湿地中藻类植物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发生。在湿地公园某个区域中,不能只是单一地选择种植一种水生植物,而要进行优化配置不同类型水生植物,提高水生植物对水体的净化作用。通过将香蒲、石菖蒲以及水葫芦等水生植物搭配在一起,能够促使该区域形成多样性的水生植物群落,更好地实现水质净化作用;将淡绿色的水葫芦铺在湿地公园水面上,能够让池水变得更加清澈透底,并增添一份静谧之美;在池边的木栈道旁种植石菖蒲水生植物,与水葫芦相互融合在一起,能够让游客更加感受到美丽生态湿地风光。

(二)从色彩层次角度优化配置水生植物

在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中,通过合理利用不同颜色的水生植物可以赋予景观更多艺术情感。在生活中不同颜色有着不同象征意义,红色代表生命活力与温暖,蓝色代表恬静与深远,黄色代表明亮与辉煌,紫色则代表优雅和高贵。在现代湿地公园水生植物应用中,要科学运用色彩情感原理进行水生植物搭配种植。不同颜色水生植物的相互组合种植能够表达出不一样的色彩情感、情绪。将黄菖蒲与水生美人蕉种植在一起,能够有效营造出基于暖色调的温暖愉悦气氛,从而提升游客在湿地公园的游玩兴致。同时,水生植物配置应用过程中,还必须注意水生植物搭配的层次性,以形成一种错落有致的植物生长景象。如,可以通过将水葱与睡莲、慈姑与中华萍蓬草搭配种植在一起,这样能够有效形成不同植物观赏层次,给游客带来一种立体的植物景观效果。

(三)从空间布局角度优化配置水生植物

1、人工溪流水生植物配置方案。在湿地公园人工溪流区域水生植物配置工作中,要正确认识到池水有清澈透明的特点,在水生植物选择上要优先采用一些较低的植物,确保能够与周围生态环境相互协调。因此,要选择一些小清新的水生植物,如,常见的石菖蒲、路易斯安那鸢尾以及花菖蒲等。而在人工溪流的水底部分则可以采用盆栽形式,促使植物自然景观变得更加清新秀丽,避免湿地公园景观过于人工化。

2、小面积水域水生植物配置方案。在小面积水域植物景观设计中,要通过从近距离视觉角度去优化设计水生植物景观,科学有效发挥水面镜像作用。因此,配置选用的水生植物要以稀疏为主,确保能够在小面积水域中留下美丽的稀疏植物倒影,给游客带来一种隐隐约约的静谧之美。將美人蕉植物合理种植在小面积区域中,能够有效在该水域面积中营造出一种和谐自然的景观氛围,使游客能够体验到不同的景观效果。

3、宽水域水生植物配置方案。针对湿地公园宽水域的水生植物配置应用,要注重以水生植物群落景观打造为主,不能像小面积水域那样采用稀疏的水生植物,而要设计体现出宏大茂盛特点的水生植物群落景观,科学应用多数量搭配方式,将不同生长茂盛的水生植物搭配种植在一起,形成一种视觉华丽壮观的感觉。可以将睡莲群落与荷花群落科学搭配种植在湿地公园的宽水域中,使游客能够欣赏到不一样的植物景观美感。

(四)从湿地公园水岸线角度优化配置水生植物

在湿地公园水生植物配置应用中,还需考虑从水岸线角度合理配置应用水生植物。首先,要将各种水生植物合理规划种植在水岸线区域中,有效打破水岸线,促使湿地公园中水旱植物景观之间的完美过渡,让水域与陆域之间形成良好的衔接。在水生植物的竖向配置应用过程中。要通过科学结合水岸线与坡度的具体变化,有效打造出多元化的自然湿地植物景观;然后,还需正确把握好水岸线区域水体的水文动态情况,根据水文动态变化情况合理配置应用水岸线两侧的水生植物,这样能够保障水生植物的健康持续生长。

四、结束语

水生植物不仅具备良好的景观观赏价值,还能够起到净化改善水体环境的作用,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稳定发展。因此,在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水生植物的作用,结合湿地公园不同区域位置、地质环境特点,合理选择应用不同类型水生植物,设计出不同特色的植物景观,满足湿地公园游客的不同体验游览需求。

猜你喜欢
水生植物湿地公园实践应用
铁岭市凡河流域水生植物调查研究
安徽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与实践
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税务筹划在财务管理中的实践应用探究
微课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新模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