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流水教学”,设“童趣学习”

2019-09-10 07:22顾云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故事教学

顾云

【摘要】本文探讨了如何打破现今故事教学的常规套路,教师通过尝试运用“错位、反复、反转”等多种新举措,为学生创设充满童趣的学习。

【关键词】故事教学 错位教学 反复教学 反转教学

故事是学生们的挚爱,无论是教材各单元的核心内容Story Time板块还是课外拓展的绘本故事,都成为许多英语教师重点打造的不二选择。在故事教学日臻成熟的同时,虽不至于千篇一律,但常规套路给教学带来不可避免的“流水账”似的“钝感力”。教师在教学中做出一点小小的改变,如在英语故事教学中通过“错位、反复、反转”等多种新举措的运用,试图以童趣学习的设置给故事教学注入一些新的活力,使學生保持一种耳目一新的新鲜感,并在新鲜感的带动下主动参与、积极表达。

一、实施错位教学,营造“新鲜”学境

错位原指离开原来的或应有的位置,产生位置的颠倒。话语的错位,可使行文在反常中产生一种幽默感和生动感,在相悖中产生一种似曾相识而又未曾相识的新鲜感和陌生感。

曾红遍大江南北的《还珠格格》,讲的是小燕子在阴差阳错中与紫薇互换了身份后而发生的啼笑皆非的故事,“错位”是该剧的幽默及推动情节发展的核心。如果把该剧中的“错位情节”复制到我们的英语教材,并通过学生自己的表演来演绎,那么,在学生中成为爆款也是理所当然的。

如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8 We’re twins的Story Time板块中就有这样类似的设计,其主要内容是在学校开放日这天,主人公Mike认识了部分前来学校参加活动的其他同学的家人,过程中错把苏阳认成苏海,看着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的女孩,他露出了无比困惑的表情,最后通过姐妹俩的自我介绍,了解到她们是双胞胎。故事中的角色对话以及情节中都含有较多的语言表达,通过故事表演活动,创造机会让学生能主动运用学到的词句,在新鲜的情境中获得语言体验。这是深受学生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通过人物对话、表情、动作等进行现场演绎,达到提升学生语言水平和表演能力的目的。利用教材故事文本的“错位”情节,学生通过参与表演活动,以身临其境的代入感,感受故事的高潮与趣味,如主角Mike的扮演者通过“挠头、托腮”等动作来辅助“迷茫”的表情,双胞胎则是通过“手拉手”或者“心连心”等动作来表明身份、揭露谜底。这种表演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体验故事的内容,更能通过表演让他们主动使用语言,感受故事的情节。

正因为故事中人物的“错位”,才让Mike接二连三地提出问题“Who’s that girl?”“Who is she?”显得自然,而不是单纯地为了重复重点句式,这样的情节设计无疑是故事的神来之笔。它紧紧“黏”住学生,使其对表演感兴趣,深刻理解故事的每一句话的布局与安排,加快故事中目标语言的习得,在活灵活现的错位情节表演中,学生们的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得到增强。故事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错位情节”,情感逻辑是“错位”关系联结中的主线;幽默感是“错位”的附属;获得感是“错位”的拓展。营造新鲜学境,学生就能在“错位”中感受到幽默,在表演中获得满足。

二、实施反复教学,经历“童趣”学习

反复,是一种修辞,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勤反复”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是指不断地在新情境中重现和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达到牢固掌握知识的目的。反复并不意味着单一的重复或机械的训练,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努力让学生在生动活泼、充满童趣的“反复”中,掌握语言,并享受“反复”的乐趣。

英语中也有这样的故事,通过不断反复同一故事背景来增加词汇,让人记忆深刻,是孩子们的最爱,如英语童谣The green grass grew all around的内容节选如下:

There was a hole in the middle of the ground.

The prettiest hole that you ever did see.

Well, a hole in the ground.

And the green grass grew all around and around.

And the green grass grew all around.

And in this hole there was a root.

The prettiest root that you ever did see.

Well, the root in the hole and the hole in the ground.

And the green grass grew all around and around.

And the green grass grew all around.

翅膀在鸟身上,鸟在蛋里,蛋在窝里,窝在嫩枝上,嫩枝在树枝上,树枝在树上,树在根上,根在洞里,洞在地上,到处都绿草盈盈……童谣运用倒叙的手法,画面由低到高逐渐丰富、语言由短至长逐渐丰满,不断延伸的画面和不断增长的歌词体现了语言逐步生成的过程,渐变式的语言显得有序而又不失灵动。

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1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是由原版故事改编而来的简化版,目标句式是“there be”结构;无独有偶,在中国民间流传的童谣故事中,也有一个学生耳熟能详且字里行间充斥着“there be”结构的故事,那就是“从前有座山”。笔者用这个趣味性很浓的中国故事的情节元素导入,在学生摇头晃脑地吟诵英文版故事的时候,温故而知新,新旧知识之间就自然建立起了联系。英文版故事如下:

In the story there is a mountain.

On the mountain there is a temple.

In the temple there is an old monk.

The old monk says, “      ”...

在学生吟诵的过程中,笔者将这个故事表达的意思用简笔画勾画在黑板上,学生在熟悉的画面和语言中感受新的语言结构“there be”。以“老故事”引出“新故事”,在熟悉的地方找風景,令学生熟知的故事生出新意,使故事的学习富有学生自己的节奏和趣味,新故事如下:

Near the mountain, there is a forest.

There is a lovely girl in the forest.

In the forest there is a house.

In the house there is some soup.

Goldilocks says, “I’m hungry.”

In the room there are three beds.

Goldilocks says, “I’m tired.”

Goldilocks is afraid. There are three bears in front of her.

Goldilocks says, “Oh, my god!”

看似单调的复式结构中,句式略有变化,增加了主人公Goldilocks表达其情感体验的话语,风格也有变化,从中国复古风走向西洋童话风。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解读故事,以节奏感强、富含韵律的叙说,拓展了学生的思路,唤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两个故事的总体结构变化不大,但这已不是简单的英语词句的重复,而是以“故事链”的方式,在反复中体现循环不止、故事不息的语言哲学美,“中西合璧”“新旧合体”的故事给学生带来充满童趣的学习历程。

三、实施反转教学,激活语言区块

反转,转向相反的方向。它推动学习的方式很轻盈,把学生对事物工整的、明确的、有规律的认知,通过变向,使结局往往出乎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在消除认知落差的过程中,强化体验成果,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

笔者曾经听过的某节课中,师生对话内容大部分都是照本宣科,教师还没说完,学生已经抢先一步作答。这样的尴尬,是源于师生对话对教材内容一成不变的复制,学生早已“洞悉”一切,一不留神就“快进”了。对话本应如缓缓流淌的溪流,却沦为教材的复制品。其实,改变这样的局面也是有迹可循的。学生因为洞悉而产生的无聊感,可以通过在对话中加一层神秘的面纱而转变,如果教师想掀起一个高潮,那么就要精心布局,让答案藏而不露,就像说相声抖包袱一样,让学生揣测连绵。反转,就是把习以为常变得不可思议,让平平淡淡的事件变得丰富多彩,在迷雾缭绕中豁然开朗。

如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3 My day的Story time板块通篇是Mike介绍自己一天的生活,按照早、中、晚时间顺序平铺直叙地介绍作息。于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过真实的对话来介绍自己叔叔的日常作息,用“峰回路转”的反转突破故事中的平淡无奇,师生对话如下:

T:My uncle never gets up early in the morning.

S:What time does he get up?

T:He usually gets up at twelve o’clock.

S:Does he go to bed late, too?

T:He never goes to bed before five in the morning.

S:Oh, dear! Does he work?

T:Yes, he does. He’s a night bus driver!

吸引学生注意力,不断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取决于教师开始设置的“诱饵”,是否有一个连续的推进过程。教师呈现了本课的重点句式,即“某人在某个时刻做某事”的英文表达,在对话推进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信息呈现的前后次序和逻辑关联,通过出示的信息设计一系列的思维陷阱,如对话中信息呈现的作息时间,表现出叔叔似乎是个“无业游民”的懒汉形象,但最后透露叔叔是夜班司机,给学生带来意想不到的反转结果,使其对所学内容的体验也更立体化和多维化。

怀特海曾说过:在教育的领地里,平坦且舒适的道路只会引向危险之地。学生的学习不是步调一致的匀速运动,也不是整齐划一的流水作业,假如“行云流水”的故事教学带给学生的是波澜不惊的置之度外,那么“变化无常”则能把他们引向崎岖不平的洞天福地,给他们的学习之旅留下深刻的记忆。♪

猜你喜欢
故事教学
storytime板块的有效性教学
试析英语故事教学中插图的有效应用策略
在故事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语用能力
模仿故事角色
挖掘英语教材故事中隐藏的情境
故事教学中提问的有效策略
品德故事教学中留白策略的探索与实践
用故事促进读写结合
深入故事情境构建活力的英语阅读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