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培养学生数学观

2019-09-10 05:00金月红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19期
关键词:数学思维数学教学

金月红

摘  要:数学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产生于商业上计算的需要、了解数字间的关系、测量土地及预测天文事件。数学这门学科的出现,最终目的是应用于现实世界。而我们小学数学又肩负着引导学生从小学会思考、学会联系生活的重任,要使学生从小建立起数学与科学技术、人文科学、经济发展等的联系,以便更好的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基于此认识,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体现以下几点。

关键词:数学教学;数学思维;数学观念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5-8877(2019)19-0030-01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应用数学

数学教学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和现实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数学课上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教给他们思维的方法,开发他们脑中未被开发的脑细胞,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的充实自己。

亲身体验是儿童在实践活动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心理活动,更多的是指情感的一种体会和感受。而这种体会和感受外在表现出来便是学生的感悟。学习数学知识悟性是重要的决定因素,它与数学教学有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没有以悟性点醒的材料是僵化的凝固的材料,没有以悟性化解的理论是空洞、乏味的理论。悟性的养成与提高主要靠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体验。由此我认为应由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

(1)创设数学情境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课程标准给我们广大数学教师提出的教学建议。的确,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从中能有所感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触动生活积累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不能过早地将具体的知识抽象化,忽视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使学生匆匆跨过感性阶段而步入理性的殿堂,而是要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触动他们的生活积累。例如,在学习“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中,有这样一题:175-98=175-100+2。如果照书本上的思考方法教学,学生肯定感到乏味,如果利用多媒体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就便于学生接受。“小明和小刚去栽树,上午一共栽了98株,他们一共带了175株树苗,还剩多少棵树苗没栽?”,通过这道题目的教学我们发现,教师通过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抽象的概念、算理、公式等通过图片、图像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则能使学生更好的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数学、运用数学。

2.在数学实践中深化感悟

在体验中感悟数学知识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作为数学教师要为学生感悟数学创设和谐的情境,触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学生能有所悟,能自悟自得,并能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感悟。

一般来说,小学数学教学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践功能,即它与人们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教学的内容来自于人类日益丰富、不断提高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并通过对一代代新人的培养,而越来越明显和能动地促进各个时代,尤其是现代社会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和进步。二是思维功能,即它联系于人们的思维与方法。通过对儿童的数学教学,在早期就尽可能充分地开启儿童的智慧,发展儿童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能为他们日后乃至终身的良好发展打好基础。

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有广泛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是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可以用心去体会感悟的。而以往的数学学习,常常使学生们感到离开自己的生活实践太远,枯燥乏味。其实,数学学习完全可以将学生学习范围延伸到他们力所能及的社会生活和各项活动之中,将教育和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和感受体验。教给学生思维方式与思维的习惯,让学生去体会感悟数学的无穷魅力。

3.初步构建学生的数学世界观

达芬奇说过:“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在科学中,凡是用不上数学的地方,凡是和数学没有联系的地方,都是不可靠的。”通过数学教学初步构建学生的数学世界观,使他们可以自由探索自己心目中的数学世界,这种自由探索才是数学美的体现。我认为,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有广泛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是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可以用心去体会感悟的。数学源自生活,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它是在这个现实世界中生存的,离开了现实生活这个世界,数学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同样,人类也离不开数学,离开了数学人类将无法生存和发展。为了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我提倡学生做生活中的数学作业,学生的作业中体现着他们对数学的发现、应用和理解。

随着数学学习的深入,教学内容难度的增加,多数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数学,数学有什么用,因而逐渐失去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作为新时代的数学教师,我们不能只让学生学会做各种各样的“习题”,而是要让学生去体会到数学的一种社会价值,并且从生活中去体会数学思想,初步构建他们的数学世界观。构建世界观,对数学学科尤其重要,我们应该结合一定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更好的运用数学、感悟数学,才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始终有着对数学的热情。

数学教学由于要求比较严谨,解题过程可供自由发挥的空间不是很大,通常被人认为比较枯燥的。因此,努力营造既宽松、又富有生活气息的且便于学生善于思考、探究的课堂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当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学生才会主动学习和感悟数学,数学教学才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服务,才能给我们的所有学生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头脑。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数学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