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数学思想

2019-09-10 00:50曾令宇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17期
关键词:渗透分析数学思想小学数学

曾令宇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将数学思想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因“课”制宜,不可放过任何可以渗透数学思想的教学环节。本文主要以“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为例,阐述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数学思想;渗透分析

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教科书始终贯穿着两支红线,即为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不仅要重视数学知识教学,还需要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新课程小数数学教材中的例题贯穿于数学思想,这也是数学思想与数学知识融合的典范。在小学数学“小数初步认识”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可以让小学生们在了解数学思想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数学知识。

一、数学思想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从整体角度阐述,小学数学教学想要提升质量与效率,就需要以数学思想作为发展基础,积极渗透数学思想才能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需要渗透数学思想,这样不仅可以让小学生们了解数学概念,还可以使其掌握数学内容。在提升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实现对知识的深入分析,进而对解决数学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将数学思想渗透到小数初步认识中的对策

1、直观模型 发展抽象思想

抽象主要就是指舍弃事物个别且非本质的属性,同时抽取出本质属性的过程与方法。在小学数学小学认识教学中,学生在构建其概念的过程,并不是教师的简单告知,需要教师“实时后退”,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小学生们基于经验自主分析数学概念的本质意义。当前,部分小学生对具体情境中的小数都有着一定的认识,尤其是价格中的小数。班级很多学生都可以列举出价格中的小数,其实小学生还是不能全面掌握小数在长度计量方面的意义与小数的产生以及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所以,针对于小学生们的生活经验,数学教师需要抓住小学生原有的知识点,通过“元、角”的直观模型,在实际“量”中解释小数意义。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与小学生约定将一个长方形表示为1元,然后让小学生们自主表示出0.3元。小学生会依照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验明白0.3元即为3角,1元等于10角,但是3角不满1元,通过交流与分析可以将将1元划分为10份,这样其中的3份即为3角,也就是十分之三元。小数学习不仅可以表示计算时遇到的非整数结果,同时其还有着测量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适当引入直观教具,借助十进制的米尺模型来了解小数的产生意义。例如婴儿的身高不满1米,需要准确标出婴儿的身高,就需要不断细分,将1米划分为10份,如果婴儿的身高是5份,那么就是0.5米。如果小孩的身高是1米3分米,那么其身高就是1.3米。小学生们感受到测量得不出整数结果时就需要借助小数,另外,还可以在体验研究婴儿、小孩身高的过程中,直观体会到小数的形成过程,进而理解小数的本质与价值。

2、多元表征 发展树形融合思想

数与形是数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其中“数”构成了抽象化的符号语言,“形”构成了数学的图形语言。通过数形融合不仅可以将小数具体化,还可以使其更加形象化,以便小学生们深入理解。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展之前,可以引导小学生们通过画图的方式来表示0.3元。其中部分学生画出了线段图和长方形图等方式正确表示出了0.3元。还有部分学生将1元划分为10份,但是并没有平均分,也没有联系分数来实现平均分,进而对一位小数的意义理解没有达到抽象画水平。另外,还有少部分学生并不清楚0.3元与1元之间的联系,但是他们知道0.3元中有3个0.1元,0.3元即为3角,但他们对小数的意义处在十分混沌的状态。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长方形来表示1元,然后再次引导学生尝试地考0.3元的多元表征。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还会用其他图形来表示0.3元吗?”为小学生们打开思维之门,不同层次的学生就可以借助不同素材进行表征表现,小学生们在总结归纳的过程中,可以收获以下知识:首先就是线段图上的表征与后续数轴上的小数表示能够进行对接。其次就是在数轴上表示整数与小数,有利于学生发现整数与小数之间关系等。进而为小学生未来小数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3、系统勾连 发展推理思想

整数即为十分之几的分数,小数是“小数”知识发展的脉络。科学构建小数与整数之间的联系,以及小数与分母是10的分数的对应,是理解小数意义的重点内容。思维能动性可以借助推理帮助小学生打破感官与经验以及常识的局限,小学生通过0.1表示十分之一、0.3表示十分之三等方式,可以与推理出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概念不仅是单独的数字,还包括数与数之间的内在联系。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借助数轴来体现出一系列的整数,然后在让小学生们在两个整数之间想象小数,最后在小数之间推理出更小的小数,这样不仅可以引导小学生在系统层面认识小数、理解小数,还可以让小学生了解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联系。另外,教师可以可以向小学生们讲述“世界上最小的蜂鸟体重为1.8克”、“小红今天的体温是36.8°”、“珠穆朗玛峰海拔有8844.43米”等,这些小数涉及到属性不同的数据原型,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拓展小学生们的视野,同时还可以借助联系整数与推导出来小数的实际大小来培养小学生们的数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思想属于数学知识的灵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需要全面挖掘数学教材中所涵盖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引导小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有意识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以此来提升小学生们的数学思维和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张齐华. 几何直观,让抽象的数"看得见" ——苏教版三下《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实录[J].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版),2017(4).

[2]  张齐华. 给学生搭建直观的思维“脚手架”——关于“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的一点思考[J]. 小学教学(数学版),2017(6):20-21.

[3]  叶晓萍. 注重数形结合 促进意义建构——“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实践与思考[J]. 小学数学教师,2017:37.

[4]  吴慧婷. 依托数学表象 构建直观意义——《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一)[J].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科学版,2017:15.

猜你喜欢
渗透分析数学思想小学数学
谈化归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分析
《复变函数》课程的教与学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基于高校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渗透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