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教学可以这样教

2019-09-10 07:22伏广莉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15期
关键词:整合资源融入尊重

伏广莉

摘要: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如何克服学生习作的畏难心理,有效推进习作教学,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本文结合语文习作教学实践,从“蹲下身子,和孩子一起观察世界;融入孩子,和孩子一起发现生活;打破常规,适时记录精彩瞬间;制造话题,在勤写中不断积累语感;整合资源,在实践中有效练笔”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尊重  融入  打破常规  制造话题  整合资源

引言

某日,参加青年教师表达类教学竞赛活动。一位教师教学二年级口语表达:足球比赛。其中的重要环节是教师根据孩子们的表达,相机课件文字出示,然后引导学生调整观察顺序,最终完成足球比赛现场解说定稿。接着,老师就让孩子们写一写这场精彩的足球比赛。

整节课,老师使出浑身解数试图引发孩子们的头脑风暴。怎奈孩子们并不买账,整节课就是老师和几个孩子表现,其他的小朋友只是无聊地托腮或者观望。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此节课,老师可谓用心良苦,希望通过现场呈现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从而使孩子们爱上习作与表达。但是,效果并不好。笔者不禁思考:为何出现上述情形?其实,激发孩子们的表达欲,不在于追求指导形式的出新求异。习作教学,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教学,非一日之功。如果换一种思维,就会看到习作教学并没有传说中的困难。

一、蹲下身子,和孩子一起观察世界

孩子的世界,成人懂的毕竟不多。我们首先需要蹲下身子,尊重孩子,走进孩子的世界,和他们一起观察这个世界。

下课时分,男孩子围在校园里那一方小小的水池边,叽叽喳喳,伸手踢腿,忙得不亦乐乎。这时老师站在楼上,可能并不在意他们为什么如此兴奋与激动,以至小脸通红。只是气恼孩子不听话,万一掉进水池可怎么办?

春游之前,出于安全考虑,反复交代,不可以私自乱跑,不可以乱摸东西……每个孩子都信誓旦旦,表示坚决听老师话,做好孩子。可是,一旦走出校园,全不是那么回事,孩子们就像脱缰的野马,撒欢地跑,可劲地疯,有的躲在树丛里不知扒些什么,有的藏在游乐设施里乐此不疲。就连平日里相对乖巧的女生,这时也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地溜溜达达,不知在忙些啥。这时老师关注的不是孩子春游有哪些发现,而是來来回回地巡视,反反复复地告诫孩子们注意安全,千万不能出乱子。

俗语说:我手写我心。表达来源于生活,习作来源于实践。作为语文教师,如果希望孩子笔下有内容、有真情、有文采,首先还是应该更多地关注孩子的生活和精神需求。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对于孩子,蹲下身子,走近孩子、了解孩子,多一点发现,少一点繁杂,和孩子对话,“水满则溢”“情动而辞发”。生活的无数发现与感受,正是孩子习作的不尽素材。

二、

融入孩子,和孩子一起发现生活

孩子们为什么围在水池边这样兴奋与激动?原来天气转热,水面上出现了许多黑色小爬虫,它们动作迅速。孩子们非常好奇,通过阅读、查找资料,发现这些小虫叫水蛭。在那方小小的水池边,他们就是一边在观察水蛭,一边普及有关水蛭的知识。这难道不是生活和学习吗?自我发现,合作探究交流。多好的学习方式!后面还缺少一道学习程序——写下来!不要着急去批评他们不注意安全,请允许他们激动地来到你的身边,告诉他们的发现以及他们了解的知识。

孩子们来到生态园。这可是非常陌生的领域。吃过包菜,可没见过它怎样长成;吃过黄瓜,但没见过它挂花的样子。还有那么多的肉肉,多有趣呀!形态万千,多姿多彩。这边油菜花一片金黄,那边桃花林粉红如霞……这一切如此新鲜有趣,每一处都有无穷的吸引力。

这时的老师,请融入孩子,和他们一起惊叹、分享,为他们的发现点赞。“世界上从来不缺少美”,发现生活,也就挖掘了习作的表达内驱力。

三、

打破常规,适时记录精彩瞬间

孩子每天都在发现,每天都会新奇地看到很多。但是,很多发现都会被迅速地遗忘。

所谓习作,不过是写下真实的生活。请多给孩子提供记录的机会,不要在抄抄写写中过多耗费孩子的时间和精力。语文素养,应该在阅读与习作中得到不断提升。学习是为了运用。而习作就是运用手段之一,就是语文学习最终的体现。字、词、句、段、篇,句式、语法,不一而足。归根结底,文从字顺,清晰表达就是语文学习成功的体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为孩子留有足够的、经常的习作机会和时间非常重要。

上课时间,外面飘起今年的第一片雪花,孩子们的注意力都随着一身惊呼“下雪啦”,纷纷转向窗外。这时,不妨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雪花什么状态飘飞?落在哪里了?落在树叶上看得清吗?……凡此种种,水到渠成,写下来就是一篇真实的习作;讲故事比赛刚刚结束,孩子们对于选手的不同表现评头论足,谈兴正浓。下一节课不是作文课,怎么办?等到了家里,作为小家庭作业来完成?那岂不是黄花菜都凉啦。那就再调整语文课的教学内容,来一场习作比赛;课堂里,同学们正在静静地完成课堂练习,突然,一个角落发生骚动,引发了所有同学的注意,原来是一只壁虎。这个不速之客的闯入,打破了教室的宁静。于是请大家借助于相关媒介,查找壁虎的资料,完成相关文字作品。可以以第一人称自我介绍,也可以第三人称进行介绍……

你看,小小的意外,就成为孩子们练笔的好机会。拍照总是觉得摆造型非常不自然,我们欣赏追求抓拍的瞬间精彩。习作教学也是如此,不要等到每周习作课,才铺下纸笔,正襟危坐地开始所谓习作教学,否则太正式了,反倒不能及时抓住表达灵感。

四、

制造话题,在勤写中不断积累语感

小学阶段,习作能力的提高,仅仅依靠老师的传授方法是无效的。要多练笔。古有卖油翁倒油一滴不洒,皆因“手熟”。其实,习作能力的提高,也是一样的道理。

当我们积累了足够的生活体验,触景生情、有感而发是最重要的。不必苛求一次就做出精彩描述与记录,文中一定要出现好词好句,还要有气势磅礴的排比句或者描摹形象的比喻句、拟人句。能够文从字顺地将事情或者心情表达出来,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活动开展,可以有效地为学生创造话题、积累素材。清明时节,收集古诗词,开展手抄报编写活动;端午时节,学包粽子,了解端午习俗;九九重阳节,为长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国庆节,学唱一首红歌,庆祝伟大祖国诞辰……参与节日文化活动,为孩子积累了习作素材,使得他们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杜绝了闭门造车。

文本教材文质兼美,习作教学中,可以充分结合教材挖掘习作的练习点。挖掘同类文本的表达特色、不同文本的表达顺序,小切口切入文本的表达技巧、感受不同文本人物的性格特点……

学生很喜欢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现在家长重视阅读和智力开发,孩子们手上都有不少读过的书籍和不再新鲜的玩具。适时开展跳蚤市场活动深受欢迎,并且可以达成三个教育目标甚至更多:学会理财;学会推销;学会选择……置身其中,学生们会强烈地感受到现场氛围,从生活中来,真实地记录生活,表达情绪,这也为习作练笔积累了素材。

五、整合资源,在实践中有效练笔

课堂是开放的、多元的,语文教学应该灵动,关注个体的生命力和张力,尝试在自然中实践语文。

校园资源可以用。春天到了,校园里的紫藤长叶、开花了,散发出阵阵香气;秋天来了,三桂林的金桂、丹桂、银桂枝头缀满了细细密密的小花,香气弥漫整座校园;夏天里,校园的小池塘里,睡莲欣欣然张开了花瓣,优雅地开放,金鱼在花葉间怡然自得地游……这就是一种资源利用。《我最喜爱的校园一角》,可以为孩子提供表达的平台。

社会资源可以用。参加社区公益活动、交通文明志愿岗活动、小记者实践活动,参观气象局,走进军营等,开展这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既开阔视野,又增加生活积累,让孩子们有感而发,畅所欲言。

旅游资源可以用。琅琊山上醉翁亭,皇甫山上烽火台,凤阳明中都城、小岗村,定远的藕塘革命纪念馆,来安半塔纪念馆,还有全椒吴敬梓纪念馆……旅游资源如此丰富,习作话题如此多样,还怕什么“无话可说”“空洞无趣”“千篇一律”等常规习作问题出现呢?“给我一个杠杆,我可以撬动地球。”给我们的习作指导开阔的思路和灵动的空间,孩子的习作能力就一定能稳步提升!

每每说到习作,教师头疼,学生头疼,家长也跟着头疼。其实,习作教学并非如想象中那么难!孩子们对一切都是充满好奇的,也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学习气质。关键是我们在起步、行进的过程中,每个阶段不要拔高要求,不要设置过多条框,吓到了孩子,吓倒了孩子。生活中创设情境,生活中挖掘资源,让孩子感觉到有话要倾诉,不吐不快!

每一朵花都会开放,只不过时间有早有晚、花朵有大有小。每个孩子也不一样。让我们发现每一朵花的美丽,期待习作之花芬芳氤氲……

猜你喜欢
整合资源融入尊重
浅谈广播媒体活动的创意与策划
以整合资源提升音乐课堂趣味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深入开展文化养老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广东省中考化学计算题命题趋势和备考策略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