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教育应注意“三重”

2019-09-10 07:22严庆华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15期
关键词:美术教育幼儿园

严庆华

摘要:美术教育是幼儿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为幼儿美术教育提供一些可行的做法。

关键词:幼儿园  美术教育

美术教育是幼儿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的现实生活经验,无论知识经验、情感经验还是审美经验,都比较贫乏。因此,幼儿不具备接受系统知识教育和美术技能训练的基础,只能接受以审美为核心的美术启蒙教育,因此幼儿美术教育应把握“三重”。

一、重观察积累

1.观察自然界中各种景物的变化,让幼儿关注其色彩、形态等特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强调通过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培养幼儿的审美感知能力、审美情感和审美理解能力。”自然界的日月星辰、山山水水、花草树木、季节变化、日出日落等无不呈现出对称、均衡、多样、统一等活动规律,这些都会让幼儿对其声音、色彩、结构等产生浓厚兴趣,高度关注。让幼儿走进大自然,认识大自然中的各种事物,引导他们感知自然之美,是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手段。

笔者在《有效利用自然材料进行美术教育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就特别注重让幼儿贴近大自然,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如设计《寻找秋天》的户外活动,要求幼儿在家長的带领下去寻找最能代表秋天的植物,并重点关注植物的颜色、形状。有的幼儿寻找的是秋天的树叶,有的寻找的是植物的果实,有的寻找的是秋天的花朵。幼儿寻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自然界中美的事物认识和积累的过程,为以后的美术教育活动积累美术素材,奠定知识基础。

2.引导幼儿欣赏美术作品,认识美,感受美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美术欣赏行为的发生,是与视觉器官的发育相对应的,幼儿只有视觉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发生美术欣赏行为,而美术欣赏行为又会促进幼儿视觉感知能力的提高,积累美感。

(1)注重美术作品内容的把握。幼儿欣赏美术作品,首先注意的是画面上画了些什么,因此对画面内容的选择至关重要。“熟悉即美”,这是幼儿对美的最基本认知,幼儿熟悉的人或物,就是他们眼中最美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幼儿这一特点,选取他们生活中最熟悉的内容,让幼儿去欣赏。

(2)注重色彩、线条、形状的观察认知。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美术欣赏可逐步过渡到注重色彩及形状的变化上。就色彩认识而言,幼儿首先发展的是辨认颜色,正确配对,而对色彩表达的情感效果方面则不十分强烈。教师在引导幼儿欣赏色彩变化的美时,可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进行对比性欣赏,如红花绿叶、青山绿水,让幼儿感受这种色彩搭配的美,初步感知颜色的搭配能衬托出一种美。而对线条形状的认知,幼儿往往较容易接受,并与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联系与比较,逐渐地认识到通过线条、形状等变化,可以表达出美的东西。

二、重美工制作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有美工制作及绘画,而美工制作最能培养幼儿感知美、认识美的能力。

1.充分利用自然材料动手制作美术作品

美术活动是孩子喜欢的一种艺术活动,是孩子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手段。在我园开展的课题《有效利用自然材料开展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实践研究》中,就大量地让幼儿利用在大自然中搜集的材料制作美术作品。如《会说话的石头》美术集体教学活动,老师们就设计了三个步骤:在户外搜集各种形状的石头,并说说它像什么—集体教学活动时,给石头涂颜色,画眼睛和嘴巴,让它变身为幼儿喜欢的小动物—相互交换作品。设计这三个步骤,目的就是培养孩子们的动手、动脑能力以及想象力。通过活动,幼儿兴趣浓厚,能把生活中认识的小动物与石头联系起来,通过色彩的填涂,眼睛和嘴巴的勾画,幼儿感知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在这次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

2.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的美工制作,丰富幼儿的美术感知

幼儿美术教学中,剪纸、折纸、粘贴画、泥塑等都是培养幼儿美术感知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美工制作的特点,进行美术教育活动,形式多样,更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兴趣。充分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进行动手操作,不仅能增强幼儿对美的认识,还能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观察大自然的美景,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这是让幼儿积累美术知识,提高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目标。

三、重个性发展

1.弱化美术技巧训练

3~6岁儿童开始有目的地创造形体,用自创的形式、符号来表现所熟知的事物,但往往形式、形状、线条、颜色都简单夸张。由于他们重点是表达熟知的事物,因此教师不应对其绘画及制作技巧做过多的干涉,重点是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鼓励幼儿个性的张扬。在一次绘画《太阳公公本领大》集体教学活动中,发现一位幼儿把太阳涂成了绿色。中班孩子一般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这是为什么呢?后来我问他为什么把太阳涂成绿色,他说因为绿色的太阳可以让大地变得更绿。如果单纯从美术技巧或常规知识来说,这个小朋友涂色肯定不对,但他这种创造性的想象不更值得鼓励吗?

幼儿的美术创作实际上是他们对美的认知、对生活的联想,而单纯的技巧显然不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绘画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精神世界,而儿童在描绘的时候由于心理的稚嫩,往往使作品呈现出奇特与夸张的样式。作为教师,应加以引导和鼓励,正确看待幼儿的自由表现,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和创作行为。一味地讲究美术技巧,只会扼杀幼儿的美术兴趣及想象力。

2.创作内容生活化

单纯依靠艺术技巧的训练是不能完成审美教育任务的,只有把生活融入美术活动中,才能更好地培养幼儿的美术素养。教师应鼓励幼儿多参与美术活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达生活中的所见所想。如:让幼儿画《爸爸 妈妈 我》,他们有的画爸妈牵着自己去散步,有的画爸妈抱着自己去游玩,有的画一家人在看电视,这些都是幼儿生活的写照,熟悉而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景让幼儿有内容可画,而且表达情感真实。绘画内容的生活化,可以让幼儿从熟悉的人和事物中感受到美的存在,并轻松地表达出来。由于幼儿处于自我中心主义阶段,他们的绘画是依靠直觉表现自己的主观意念,他们喜欢无拘无束,不分时空地自由想象作画,对所画的物体注入情感和生命,画出的形象天真、夸张、离奇。教师要保证幼儿这种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真实感受的主体性,也就是说,在绘画中要让幼儿自己决定画什么、做什么和怎样做。幼儿生活中,他们熟悉的事物、人物、游戏活动都是他们绘画的内容。他们往往会把熟悉的内容,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画面充满了童趣。童趣正是幼儿美术作品的灵魂,画面虽然稚拙,但妙趣横生。因为这是幼儿心中的生活,是他们认为最想表达的美,教师应珍惜这颗童心,去想幼儿所想、看幼儿所看、感幼儿所感,让熟悉的生活成为他们创作表达的内容。脱离幼儿生活的美术教育不可能为幼儿所接受,不可能让幼儿产生浓厚兴趣。

幼儿园美术教育因幼儿的特点而有其独特功能,正如《纲要》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幼儿萌发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美、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只有正确地把握其内涵,才能让幼儿园美术教育沿着正确轨道前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美术教育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学生人文精神在高职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谈高校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来了男老师,你欢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