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冲突有效预防与解决

2019-09-10 07:22姚德玲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15期
关键词:应对策略

姚德玲

摘要:近年来,家校合作被更多的人所认可,但在合作中难免会出现不可避免的冲突,这种冲突往往被人们忽视或较真,可冲突不会因人们的忽视而消失、因人们的较真而激化。这就要求人们在家校合作的过程中提早预防,避免家校冲突,出现问题后及时解决,营造良好的家校氛围。

关键词:家校冲突  原因  应对策略

一 、关于家校冲突

(一)家校冲突的定义

陈玉华认为冲突的:“家校冲突是指家庭与学校两个系统在教育活动中由于教育双方文化背景、价值观念、互相期望值的不同,在学生的教育问题上产生的相互排斥、敌对的行为或心理状态。”

家校冲突的内涵解释如下:①家校冲突的主体是家庭和学校;②家校冲突的焦点是学生的教育问题;③家校冲突的起因是家庭与学校两个系统在教育活动中由于教育双方文化背景、价值观念、互相期望值等出现差异;④家校冲突的表现为家庭与学校双方在孩子的教育观念、方式和态度上产生互相排斥、敌对的行为或心理状态。

(二)家校冲突的特点

1.存在的普遍性

有合作必然会有冲突,纵观社会上出现的家校冲突的案例,尽管这些冲突内容不一、形式各异,却不难发现家校冲突正如其他的社会冲突一样,在教育过程中是客观存在更是普遍存在的。

2.表现的复杂性

尖锐性与隐蔽性并存往往是教育冲突最主要的表现。有的家校冲突表现得很尖锐,家长利用舆论造势,企图将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的地步;有的是因为教师处理事情不当,激化了矛盾。但有的家校冲突表现是隐蔽的,当冲突发生后有些家长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于是家校矛盾不了了之;有的家长采取避而不谈或视而不见的方式处理问题。

3.功能的双重性

家校冲突也有它的正反面。当家庭与学校出现冲突的时候,若双方不能冷静地思考问题,不去积极沟通,往往会使得二者关系恶化甚至破裂,这对孩子的教育毫无意义,甚至无意之中还助长了孩子的不良习惯。但是若出现冲突后,家校双方能及时换位思考,积极有效地沟通,恰当地解决问题,这样就不仅能增进双方的关系,还能使孩子受益。

(三)家校冲突的类型

1.教育观念冲突

家长与老师沟通起来并不容易。很多家长片面地认为,家庭只需要照顾好孩子,教育问题由学校负责,孩子一旦出现问题则归责于学校。也有一些老师发现孩子的问题后把责任往家长身上推,让家长对老师的要求产生抵触情绪。

2.教育方式冲突

其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学校的严格要求与家长的懒散怠慢、部分教师的体罚与家长的“娇宠、溺爱”之间的矛盾。

3.教育管理冲突

学校要求孩子早上8点之前到校,不少家长7点就将孩子送至校门口后不管不问,还抱怨学校不早点开门容易造成安全事故。有些家长不把规章制度放在心上,无形中给孩子带去了不良影响。

二、家校冲突产生的原因及分析

(一)家校冲突的家庭原因

1. 家长缺乏主动沟通的意识

现在小学生的父母大多是全职,当孩子在学习或生活上出现了小问题,出面的往往是爷爷奶奶,老人大多溺爱或保护,很少能真正地解决问题。

2.互相之间的不信任

“如今的家长们只要聚在一起,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抱怨老师、抱怨学校、抱怨教育。”学校通知让孩子自愿选择是否购买学习报纸,本意是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却有家长曲解意思,认为是老师为了从中间获取推荐费,不去购买。老师布置的课外拓展作业孩子没有完成,老师就会认为是家长故意为之,让自己难堪。

3.家庭的文化背景差异

部分家庭的文化背景导致家庭不能有效地与学校进行沟通与合作。这些家长往往受到自身文化知识的限制,当孩子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要求,就认为是老师没有教好。不同家庭的孩子,沟通能力也不同,有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强人意,在复述老师的要求时,传递信息有误,也就更容易使家校之间产生矛盾和冲突。

(二)家校冲突的学校原因

1.教师对家校合作的认知不足

交流是预防冲突发生、缓解矛盾的重要措施。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态度和方式,直接影响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和理解程度。部分教师在家庭学校合作活动中,认为自己占有主导地位,轻视贫困学生的父母,认为这类家长自身素质差,对这类学生也会经常公开批评。这些做法进一步僵化了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2.家校合作追求形式,缺少实效

当前部分学校的家校合作的形式仅仅是家长会,家长会的内容也较固定,以介绍学生成绩为主。另外还有一些合作形式如家长课堂、家访、家长委员会等,这些合作表面上丰富多彩,实际上却缺乏实效性。家访是一件长期性的工作,教师本身任务繁多,很难坚持;家长委员会也仅有优秀的家长参与。

(三)家校冲突的社会原因

在信息化时代,家校关系稍有异常,社会媒体就会把家校关系推到风口浪尖。当家长曝光自己认知中的冲突时,往往是在放大对自己有利的一面,而极力抹黑冲突的另一方。同时,社会上的尊师观念也日益淡薄,教师人格尊严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侵犯教师权利的行为缺乏相应的惩罚。

三、应对家校冲突的策略

(一)家庭方面

1.理性认识,客观对待

坚持家庭与学校教育责任统一的思想。当学生進入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是老师的事情;当学生回到家,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责任人便是家长。家长应认识到教育也离不开家庭,要履行自己的义务。

2.加强与教师的沟通

要建立家长与教师的良好关系,家庭须加强与学校的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情况,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学生健康顺利地成长。

(二)学校方面

1. 鼓励教师开展家校合作

在家校合作的过程中,教师起着桥梁与纽带的作用,教师的态度在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中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教师提高对家校合作的认识与热情,家校合作将会很顺利地推进和发展起来。

2.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

如今信息交流快速便捷,各种学习形式也层出不穷,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不断充实自我,提升自身的个人素养,加强对交流能力、沟通能力、与学生家长合作能力、应对家校间突发事件能力的训练,以便能更好地处理家校冲突。

3.完善家校合作形式

现在是一个多种信息网络交叉运行的时代,电话了解、网上交流、短信留言等多种方式都在为我们的家校合作提供平台,为我们的教育赢得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此外,学校的各项大型活动也应当让家长多参与进来,提高家长群体的认同感。

(三)社会方面

要加强对舆论的引导。群众对学校常常因新闻媒体“一边倒”的报道而误会得愈来愈深。有必要把握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弘扬社会正能量。同时,还应加强对学生家长的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家长树立法治意识,多理解宽容,多理性思考。

参考文献:

[1]陈玉华.素质教育在家校冲突中的困境与对策[J].机械职业教育,2012(6):6264.

[2]刘燕.小学家校合作中家长与教师教育观念冲突研究——以遵义市某小学为例[D].西南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应对策略
关于当今校外少儿美术教育发展的思考
浅谈“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商业银行在互联网冲击下的发展探讨
初中英语情趣教学的现状浅议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的发展困境与出路
“营改增”对集团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控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