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叙事策略

2019-09-10 07:22殷毅山
关键词:文化认同叙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殷毅山

摘  要:图像叙事、文本叙事以及行动叙事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叙事方式。图像叙事可通过形式化呈现、纲要式表达及对比性叙述传递更加丰富的内容与意义。文本叙事要注重文本的选择,以非虚构的叙述实现见真实、寄主旨、藏深情,同时要祛除宏大叙事,回归人本。融合图像叙事与文本叙事,在一定的场域以他者的视角开展行动叙事即讲好故事,可提高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叙事;文化认同;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9)12-0080-05

作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与文化基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个大学生的时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1]然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存在宏大叙事以至可能被作为远离现实的高谈阔论;走马观花的形式看似豐富多样而没有走进人们的内心,变成主观的刚愎自用而少了一些客观与真实;配方陈旧,更是让大学生出现被动接受与灌输的错觉,从而带来对中华文化基因的记忆模糊乃至失语。探索并改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叙事策略,超越宏大、浮夸、片面、平面等叙事方式,对于提升大学生文化认同、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具有积极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图像叙事

图像先于文字映入眼帘,同时也更加形象化、具象化,给人们的视觉冲击是巨大的。图像作为物质现实的复原以及人们实践活动的对象化存在,是多姿多彩、种类繁多的,诸如绘画、摄影、画册、模型、照片、电影、电视、纪录片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图像叙事则用图像符号重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象流和时间流,让人们在图像系列中找到某种内在的逻辑、时空序列以及因果关联,从而勾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脉络。如敦煌的莫高窟壁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陕西的窗花剪纸、河北蔚县的戏曲人物剪纸以及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的反映中国非遗魅力、展现中华民族传承力量的纪录片《传承》、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讲述中国陶瓷文化在全世界传播旅程的纪录片《瓷路》等等都是图像叙事的典范。“图像叙事首先必须使空间时间化——而这,正是图像叙事的本质。”[2]图像叙事需要借助视觉思维以及必要的想象能力,形状、色彩、线条等勾勒出特定内容的形象,通过头脑的思维与意识活动,逐渐赋予意义并以记忆的形式存在人们的脑海。以图像叙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采用形式化呈现、纲要式表达及对比性叙述来实现叙事表达。

(一)形式化的呈现是图像叙事最直观的表达

人们常说眼见为实,目之所见为真。图像相比于文本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实现可视化,形式化的呈现关注的是所看投射意象的方式。就图像所成像出来的比例、色彩、构图、轮廓、线条、光亮等等直接投射到眼睛,使人们直觉画中的图形或形象。直观的视觉性感受,引导人们进行清晰勾勒事物表象及直接感官,这是赋予意义或价值的先前条件。形式化的呈现让图像变成编了码的现实,具有更丰富的色彩、更直观的内容、更加鲜艳夺目,同时也会让人们感到鲜明、生动有趣。在对内容及意义的追求之前,人们更加乐意看到逼真的形式,或者说能够一眼浮上眼帘的形象表达,而这种表达与生活息息相关。开展课堂讲授、第二课堂、网络新媒体等,叙事内容上对于图像的选择尤为重要,可以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色彩鲜艳、轮廓线条明显的以及赋予一定视觉冲击的素材,比如与日常生活密切关联的剪纸承载着丰厚的文化传统,见证文化的变迁与发展。每一个剪纸的图样都可以融入日常生活的体验中与语言诠释中,是思维观念与语言的产物。目前作为单色以及彩色的两大剪纸类型,各式各样,反映着人们向往的事物,如家禽、农作物、花鸟、戏曲故事、吉祥图案等等,图形符号的使用和视觉的呈现承载了久远的文化基因。

(二)纲要式的表达生成完整故事

阅读图像成为人们的一种重要的阅读习惯,并且人们也越来越青睐这种阅读方式。消费图像和建构意义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图像既是结构主义的总结,也是经验主义的工具,既属于技术层面,也属于文化内容”。[3]纲要式的叙述表达具有动态性、完整性与延展性,卷轴式样的叙述方式能够很好地表达整个完整的故事,给予读者空间、时间以及意义的延展。比如,百行孝为先,孝文化在中国的伦理道德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席地,孝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很重要的文化基因和文化标志。“二十四孝图”中舜的孝感动天、汉文帝的亲尝汤药、曾子的啮指痛心、仲由的百里负米、董永的卖身葬父等图画,以其图像符号的具体感、鲜活性与形象性延展故事的内容与内涵,完整地呈现了孝文化的图像叙事。又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国家、社会以及个人层面价值观所根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说,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因此,可以深挖、阐释以及图像化具有中国元素、中国精神、中国特色的图像体系,以纲要式的叙述提升和丰富图像的叙事表现力,深刻呈现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对比性的叙述培育学生文化自觉

图像反映事物,是事物的对象化,但不是事物本身,它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去语境化。一张照片随着历史的推移不过成为一个框架,并且不断模糊在人们的历史概念中。图像对比可以很好地重拾这种历史感、时间轴乃至真实感。如,人们常常被同一地点、同一角度,不同时期拍摄的照片,特别是那一种相隔时间有一定年份或年代的比对照片所震撼。这种强烈的图像对比叙事可以让时光跃然图像上,人们可以直接触碰历史并且与历史对话。比如,富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就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金碧辉煌的宫殿、曲径通幽的亭台楼阁、奇巧别致的桥梁古庙以及因地制宜的民居等等都是文化的缩影,而古今的对比手法让图像自身在相互的比较中、变化中自行将故事呈现出来,强烈的视觉冲突给人们带来的是直接、客观、真实、轰动与深刻,这种深刻会以信息的方式进行加工、编码和提取,即产生记忆。哈拉尔德·韦尔策说:“对自己的过去的和对自己所属的大我群体的过去的感知和诠释,乃是个人和集体来设计自我认同的出发点。”[4]这种认同可以促进文化认同的实现。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本叙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软实力的深厚体现,为中国故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文化沃土,很好诠释中国故事的精神价值内核。习近平总书记说,讲好故事,事半功倍。《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社科〔2014〕3号)指出,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文本叙事,是语言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通过语义语法结构呈现一定的网络关系,涵盖主体、客体以及行动等方面。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本叙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选取经过赋义的文本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本叙事,可以从上下五千年的浩荡历史中选取一瓢,诸如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探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仁者爱人、自强不息、礼义廉耻、上善若水、和而不同等的价值表达;从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到神农尝百草、仓颉造字,从精卫填海、炼石补天、后羿射日到嫦娥奔月、愚公移山、天人合一等都蕴含丰富的中华文化血脉。其次,选取契合大学生生活且喜闻乐见的内容。人们时常将叙事与讲故事、叙述、讲述等词汇联系在一起,人本身是故事的生产者、组织者以及叙述者。现实的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5]叙事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可以称之为经验的呈现、历史的再现。叙事在词源上具有讲故事的含义,要讲生活的故事、讲实践性的故事,延展人们生活历程中的时间与空间维度,并以生动的方式呈现给大学生。语言学家巴尔特提出,自人类有历史以来,所有阶级、群体都有他们的叙事,叙事就是生活的本身。文本选择应回应生活本身,寻找贴近学生实际的兼顾学生兴趣爱好的文化内容,比如近年来的国学热、汉服潮等。最后,选取经过赋义的文本。选取文本最终是让文本活起来,能够内涵一定的意义与主旨,回答好为什么的问题,从而促进实现以文化人、文化育人。如央视关于国宝的纪录片,每集五分钟的时间就让文物活起来,以国宝背后的故事为叙事文本,延伸的是国宝前世今生所承载的历史记忆、精神内涵,传达象征意义、深刻意义以及崇高意义,增强观众对文物内涵的深入了解。

(二)实现非虚构叙述

非虚构的叙述指向从真实中来走向另外一个真实。其叙述过程中,对于场景的表达、丰富的对话、人物或事物的细节以及独特的视角等具有比较高的要求。非虚构叙述叙述需要考虑语句表达的顺序。顺序是文字的内在特色,读者按照文字的顺序来接受信息并建构画面。每一个句子、每一个段落、每一个标点符号、每一个章节都影响受众的顺序体验和意义建构。因此,教育者在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故事时,要考虑文字的顺序安排、讲述主角的出场顺序、情节的处理、场景的搭建等等。叙事结构与叙事内容、叙事要素与故事整体呈现一种类似波粒二象性的一体两面,这一性质是故事得以制造意义的结构性基础。[6]着眼于细节,深度刻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的主题与情感内涵,挖掘细节增强故事的可信度与具象化,于细微处见真实、寄主旨、藏深情。一个好的非虚构叙述通过挖掘深度的事实、揭示真谛的本真,直接触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核,引导大学生较好完善人格修养,关心国家命运,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

(三)从宏大叙事回归人本叙事

有些人传播文化、影响价值与塑造价值的过程中,一开始就站在权威的高峰、道德的制高点,将所谓无需论证、毋庸置疑的、本质性的叙述直接抛给受教育者。在一元的权威逻辑下,细节的、多元化、异质性、偶然的、差异化等很容易失语。这样的方式近乎我们谈论的宏大叙事,最终只会让受教育者充耳不闻、默不作声,甚至产生严重的抵触。故事从叙述者的生产到听众的运作机制都需要注意。一是叙述者从众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中选择其中一个,此为原生故事;二是被选择出来的故事即原生故事迅速进入了叙述者的头脑中形成意识故事;三是经过叙述者的表达,意识故事变成了可看见的或可听见的文本故事;四是从文本故事到叙述对象或新的叙述主体,需要经过他们的头脑编码、赋义,并呈现不同于文本故事的文本故事。如果叙述者在一开始便宏大叙述,那么基本止步第三环节,而不会传递到受众的头脑中。由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本叙事需要从宏大叙事转向人本叙事,尊重并遵循學生的成长成才规律、身心发展规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回归学生的内心体验与价值追求,以他们听得懂的、看得明白的话语方式或表达方式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彩故事。以人为主角,以人为目的的叙事视角,呈现可感知的、可感受的、符合人性的内容,真正回归人本叙事视角,让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具人情味。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行动叙事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回应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叙事者在什么样的情境下以什么方式给谁叙事,并取得什么样的结果。其次是,叙述者与倾听者沟通交流、传达接收、互动反馈、资源整理与运用等互动过程如何有效进行。融合图像叙事与文本叙事,在一定的场域以他者视角开展行动叙事即讲好故事,可促进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

(一)叙事场域影响并塑造叙事行为

场域可以说是一种空间隐喻,就好像一个磁场,被赋予一定的吸引力和向心力的关系模型,且直接影响进入其中的参与者。同时,它亦像是一个彼此碰撞和交互影响的生态系统,彼此通过竞争或合作找到平衡。因此,这里的场域是相互作用、互动互馈、充满活力与动力的空间,各种资源或资本既相互依赖也相互转化的场景或情境。首先,扬弃网络技术异化。CNNIC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止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手机网络规模8.47亿。网民职业结构中,学生比排名第一,无时不网、无处不往、无人不网的时代已至。网络技术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时虚拟空间成为虚无主义的空间。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创始者霍克海默提出技术理性成为一种新的通知方式与手段,技术的工具价值发挥到一定程度其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当一个社会按照它自己的组织方式,似乎越来越能满足个人的需要时,独立思考、意志自由和政治反对权的基本的批判功能就逐渐被剥夺。”[7]技术的进步使得现代工业社会成功地压制了这个社会中的反对派和反对意见,压制了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向度,从而使这个社会成了单向度的社会,使生活于其中的人成了单向度的人。全媒体时代下,每一个人应当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共享者以及引领者,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当突出价值引领的过程,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凸显。比如,发挥的艺术的作用,“艺术无力的、虚幻的真实性……仍然证明它那些形象的有效性。社会的不合理性愈明显,艺术领域的合理性就愈大。”[8]浩如烟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价值连城的艺术作品与璀璨的人类文明结晶,艺术本身所意指的世界不仅是现实的世界,也是一种未来世界的构想。人们所有的思想情感、欲望与梦想以及人们的潜能皆能体现与融合在艺术当中,应当以艺术的魅力祛除所谓的“丧文化”、“晒文化”、“秀文化”、“鸡汤文化”等。其次,构建静动态场景并存的叙事环境。就静态而言,建构物质化形态的文化传播场景。一是独具特色的个性化场景建设。如建设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校园建筑楼宇、学生宿舍、教学楼、校舍、图书馆、花园、绿化道、学生活动广场等,打造独具特色的名人雕像、走廊字画、名言警句贴板、文化长廊、手工艺品等。就动态而言,建构精神形态为主导的文化传播场景,繁荣发展校园文化活动,提升文化育人内涵。如《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推进高雅艺术、琴棋书画、舞狮舞龙、武术、戏曲、汉服唐装文化、传统体育等进校园,开设中华文化公开课,抓好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开展汉语桥、文化年、经典朗诵、国学研讨、旅游年、影视桥、文化传播与交流、中外文化对话、智库对话、媒体合作等活动。

(二)他者视角的行动叙事转换

文化育人、以文化人隐喻我与他者的关系。很多人认为承担文化育人责任的主体是学校、宣传单位、政府、教师等,且应该肩负的责任和职责,却忽略了真正的主体即人民群众,他们不直接承担文化育人责任,但他们是直接的客体也是真正的主体。因此,要关注他者的心理期待、视界期待、角度期待、文化认同等是否达到契合融通,否则很容易走向单向的、灌输式、填鸭式的路径。他者视角的行动叙事转换一是文化体验促进自觉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脉络。体验可以说是以实践的方式来认识事物,亲身经历。体验式学习源于杜威以学生为中心、活动为中心、经验为中心的思想,在生活中实现发展。通过模拟现场如古代的成人礼、户外拓展如传统体育运动、角色扮演如某个典故的情景演绎、学生自行讲课等方式都是常用的文化体验方式。二是文化作为一种差异性存在,每一个人的感受、视界、内心体验与意义感都不一样,同一事物、同一文化内容、同一方式,但是每个人的信息接收、见解、建构框架不尽相同,甚至千差万别。虽然如此,但作为他者并不意味着教育者或传播者就一锅端,全盘放之四海,为受教育者自由选择。其实,人作为社会性的存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相当一部分内容就是实现个人目标与社会价值目标的共性取向。因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个体与集体的内容、价值、理念的不断冲击与碰撞。只有这样个人方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外化于行为、隐于个性、显于修养。三是他者的第一人称转向。人们习惯用第三人称来叙事,表达一个看似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视角,但是带给人们的感受是疏远。因此需要做到让他者以我或我们的角度来叙事,实现第一人称的表述,彰显主人公的身份,以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三)讲故事构建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

在一定的场域及他者视角叙事机制下,最终是要实现良好的社会交往与互动,即讲故事,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集体倡议、政治动员、群体发声等常诉诸于讲故事的形式。讲故事对于资源的动员、人员的凝心聚力、自我认同与群体归属的建构、集体记忆的勾联、社会认同、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具有促进作用。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一个很重要的纽带和桥梁就是文化所寄托的情感;同样,情感的激起可以很好地展现与传承文化。莫言说:“一部文学作品只有表现了人类的最普遍、最基本的情感,然后翻译成外文之后才可能打动外国的读者……只有把我们最基本、最符合人的基本情感的东西拿出来率先介绍出去,也许更能赢得其他国家人民的認同。”[9]因此,关注学生的评论、语言方式、话语表达、记忆与想象、情绪与情感,在日常表达与叙事中把握学生的普遍的感受与心理,真正把学生所体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溶于日常的表达与叙事中,溶解于故事的起承转合中。其次,回到时间轴上,既要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要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貌,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革命精神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递当下情境中国价值引领与指导实践的力量。更要讲好中国未来的故事,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明特质,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真正把中华优秀传统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EB/OL].(2014-02-25)[2019-11-16].http://www.gov.cn/ldhd/2014-02/25/content_2621669.htm.

[2]龙迪勇.图像叙事:空间的时间化[J].江西社会科学,2007(09):39-53.

[3]韩丛耀.图像:一种后符号学的再发现[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3.

[4](德)哈拉尔德·韦尔策,著.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M].季斌,王立君,白锡堃,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

[5]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6.

[6]刘子曦.故事与讲故事:叙事社会学何以可能——兼谈如何讲述中国故事[J].社会学研究,2018,33(02):164-188+245.

[7][8](德)赫伯特·马尔库塞,著.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26,189.

[9]莫言.孔子学院:怎样讲好中国故事?[J].商周刊,2013(26):84-85.

责任编辑  杨慧芝

猜你喜欢
文化认同叙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论晚清史词的“词史”特质
东方奇幻与眼球审美:对中国魔幻电影的解读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中的隐喻探究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