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顶腐病的发生与预防

2019-09-10 07:41蒙永刚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心叶叶鞘褐色

蒙永刚

玉米顶腐病是玉米顶端腐烂病的总称,是玉米植株生长过程中常见病害。病源菌在土壤、病残体和带菌种子中越冬,成为下一季玉米发病的初侵染菌源。

一、发病时期

玉米从苗期到抽雄期都可发生,症状复杂多样。一般在玉米第9~10片叶子上开始表现症状,受害最重的是第11~13片叶子。

二、症状

(一)生病的玉米心叶发黄,叶片边缘变薄,有缺损或变成褐色,心叶叶尖干枯甚至全叶枯死。

(二)心叶粘连,不能正常展开,甚至扭曲呈“弓”形,有时雄穗也会被包裹在里面。

(三)叶鞘、茎部腐烂。腐烂处有黏液,有些有臭味,用手就能够拔出整个心叶,刮风时容易倒折。

(四)植株矮化。剖开茎基部可见纵向开裂,有褐色病变,像被虫子咬过一样,这是真菌顶腐病最明显的特征。

三、类型

(一)叶缘缺刻型

感病叶片的基部或边缘出现刀切状缺刻,叶缘和顶部褪绿呈黄亮色,严重时1个叶片的半边或者全叶脱落,只留下叶片中脉以及中脉上残留的少量叶肉组织。

(二)叶片枯死型

叶片基部边缘褐色腐烂,叶片有时呈撕裂状或断叶状,严重时顶部4~5叶的叶尖或全叶枯死。

(三)扭曲卷裹型

顶部叶片卷缩成直立长鞭状,有的在形成鞭状时被其他叶片包裹不能伸展而形成弓状,有的顶部几个叶片扭曲缠结不能伸展,缠结的叶片常呈撕裂状或皱缩状。

(四)叶鞘、茎秆腐烂型

穗位节的叶片基部变褐色腐烂的病株,常常在叶鞘和茎秆髓部也出现腐烂,叶鞘内侧和紧靠的茎秆皮层呈铁锈色腐烂,剖开茎部,可见内部维管束和茎节出现褐色病点或短条状变色,有的出现空洞,内生白色或粉红色霉状物,刮风时容易折倒。

(五)弯头型

穗位节叶基和茎部发病发黄,叶鞘茎秆组织软化,植株顶端向一侧倾斜。

(六)顶叶丛生型

有的玉米品种感病后顶端叶片丛生、直立。

(七)败育型或空秆型

感病轻的植株可抽穗结实,但果穗小、结籽少;感病严重的植株雌、雄穗败育、畸形而不能抽穗,形成空秆。

四、发病条件

夏季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原菌的传播,特别是在喇叭口期遇到持续高温易发生病害,病原菌一般从伤口或茎节、心叶等幼嫩组织侵入,虫害尤其是蓟马、蚜虫等的为害会加重病害发生。雨后或田间灌溉后,低洼或排水不畅的地块发病较重。

(一)镰刀菌顶腐病

在玉米苗期至成株期均表现症状。植株常矮化,剖开茎基部可见纵向开裂,有褐色病变;重病株多不结实或雌穗瘦小,甚至枯萎死亡。病原菌一般从伤口或茎节、心叶等幼嫩组织侵入,虫害尤其是蓟马、蚜虫等的为害会加重病害发生。

(二)细菌性顶腐病

在玉米抽雄前均可发生。典型症状为心叶呈灰绿色失水萎蔫枯死,形成枯心苗或丛生苗;叶基部水浸状腐烂,病斑不规则,褐色或黄褐色,腐烂部有黏液;严重时用手能够拔出整个心叶,轻病株心叶扭曲不能展开;多出现在雨后或田间灌溉后,低洼或排水不畅的地块发病较重。

五、防治方法

在田间一旦发现病株,就要及时拔出带出田外,并及时用药剂进行防治。玉米顶腐病是由真菌和细菌引起的,而且重叠发生,药剂防治就要选择合适的药剂真菌和細菌一起防治,最好配合杀虫剂和叶面肥,既能消灭害虫、促进植株生长,增强光合作用,又能提高植株的抗逆性。

做到早发现、早用药。施药重点要对准病株心叶,发病株应适当增加药液量,根据发病情况防治1~2次。对于粘连在一起的叶片,应抓紧用刀尖或锥子挑开粘连的叶片,促进顶端生长和雄穗正常发育。挑开的叶片在通风和日晒条件下,发病组织会很快干枯,可有效控制病害的发展。当发病较晚,植株已抽穗,田间喷药困难,此时,不提倡再采用喷药的控制措施。

六、玉米顶腐病与玉米田苗后除草剂药害的主要区别

(一)顶腐病叶片中间没有黄化斑,主要形成黄、白、绿相间的条纹状;而苗后除草剂药害主要是不规则的斑点、黄化,严重者干枯。

(二)顶腐病往往有病原菌,腐烂处常常有股臭味,褐色坏死,有黏液流出;而苗后除草剂药害一般没有病原或异味。

(三)新叶受害严重时用手很容易拔出整个心叶,轻病株心叶扭曲不能展开,心叶腐烂由内向外;而除草剂虽然药害新叶,但是没有烂掉,即使外部有腐烂,但是中心是正常的不太容易拔出。

(四)顶腐病病株往往有虫蛀状坑道,而除草剂药害没有。

猜你喜欢
心叶叶鞘褐色
“一带一路”上的国花文化——捷克·心叶椴
你的手充满时辰
Red Panda小熊猫
褐色分泌物一直不干净是怎么回事
球茎茴香储藏的关键技术
十月,黎明不懂夜的痛(组诗)
果蔗生长后期重防纹枯病
水稻叶鞘腐败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好一棵狗尾巴草
心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