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助共生,课程与游戏的多元成长

2019-09-10 18:47袁广周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3期
关键词:多元化幼儿教育游戏

袁广周

摘要:幼儿课程强调需要创设活力十足的课堂效果,提倡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游戏化学习方式逐渐成为社会各阶层关注的聚焦点。于此时代背景下,集学习、娱乐于一身的教育游戏应运而生,它因自身独有的优势获得一众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喜爱,并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游戏,多元化,课程,幼儿教育

一、构建游戏课程的主要意义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且尊重个体的文化差异是多元化教育的基本主旨。不同文化背景下孩子的认知、理解能力、逻辑判断与思维能力等方面都出现明显差异,因此教师在此过程中不应采用统一的、千篇一律的教育方式。应因情况灵活采用多种教育方式以此激发孩子对枯燥知识的兴趣。

有助于幼儿对知识的理解

游戏有利于孩子对知识的理解和思维的培养。通过游戏,孩子可以更深刻的理解课程的内涵。游戏成为孩子学习知识的一座桥梁,使孩子从抽象过渡到具体。而游戏与教学的相似性,确认了游戏是可以帮助孩子培养思维的。游戏利于培养孩子的思维灵活性和发散性,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有助于幼儿多方面发展

游戏对儿童的情绪、认知发展和对社会的理解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且这三种发展层面也是一脉相连的。例如“抽数破谎”的游戏,经过对《西游记》的主角孙悟空戳破猪八戒谎话的故事发展,借助魔术,从中找到按照单、双数分类的卡中抽取的数字,再让孩子自行设计魔术规律,最后便也能“抽数破谎”。这一故事整合下的游戏,其思维力、观察力和教育性乃至于手部动作的灵活性,都得到充分的发挥。再如儿童在玩积木拼摆时,除了拼搭几何形体,还可让学生拼搭物体、人物角色、动物、植物乃至拼搭出系列故事,与此同时对于孩子视觉艺术、语言文字、几何形体都进行了有机整合,以此助力于促进儿童多元化的智能发展。

二、构建幼儿课程的主要原则

区域性

经过试验证明,3-6岁的幼儿学习不能以聆听的方式全面接受抽象知识的理解,而是以动作、活动的方式来接触、认识世界。因此幼儿教育者认为,以语言向 7岁之前的幼儿灌输知识和道德思想理念并不能使幼儿真正的理解吸收,这时幼儿需要的则是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榜样性的作用,使课程与幼儿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而方式应以幼儿为教育中心,使教育方式与幼儿的兴趣需要相结合,促进幼儿潜力的挖掘与激发。

适宜性

部分新教师在面临“意外”的发生时,无法及时调整和掌握活动的实施进程, 有些甚至会依照自己的臆想“生成”意外的活动,导致活动效果不理想,这些都是由于教育经验的不足,缺乏敏感性而出现的正常现象。在此过程中,课程的适宜性也是问题所在。教师没有从全方位进行理性分析与思考,仅通过主观臆断,认为孩子感兴趣就可顺理成章,不顾及教育的合理性。因此教师在生成活动时应正确了解和判断幼儿行为背后的发展适宜性再进行活动的实施。

家长的参与性

幼儿园在教育的同时,与幼儿园接触最广泛、最深入的外部主体,同时拥有大量有关于幼儿园资料与信息的群体便是孩子的家长。虽其缺少教育的专业知识,无法进行有效的判断,但他们的信息是宝贵的。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家长的参与性便成了幼儿教育的关键。幼儿园应充分考虑家长提供的信息及建议,同时为家长提供献言纳策的便捷通道。与此同时,幼儿园应本着人性化及平等原则,不因其专业性低而表现出对家长意见的傲慢与偏见。

三、构建游戏课程的主要策略

改善游戏环境,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兴趣被看作是人类健康和成长的关键。幼儿园并不是带有说教意味的、缩小版的成人世界,而是一个激发幼儿兴趣创造的乐园。对于幼儿園的房间和花园,应制造出创造性的环境,使幼儿能够摆脱成人对其童年成长的干预,使其可以充分有效的发挥内心深处有价值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实现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完整发展。园中, 任何教育活动都应具有专项的措施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应该相信幼儿本就是一个不断完善自己身体和能力的艺术家,而幼儿园要做的就是提供合适的教育环境使幼儿的学习兴趣带领心智逐渐成熟,在其内心深处充分感受健康、和谐的艺术之美, 最后形成独具一格对社会的欣赏眼光。

优化活动设计,确保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

儿童学习的过程具有游戏性,而游戏本身就是儿童的生活,在游戏中儿童的学习是直接的、有效的、全面的。幼儿教育从成立之初就致力于为六岁以下的幼儿提供良好的游戏及游戏环境,因为在此阶段,教育的实施可确保对幼儿认知规律的全面符合,不会出现超概念等越轨情况。

因此在进行幼儿教育工作时,游戏的概念应涵盖“自由”、“有创造力的”、“儿童自发的”、“充满想象力的”等词汇,严格拒绝“结构游戏”“指导游戏”、“目的游戏”等。大部分幼儿教育工作者认为,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游戏是游戏性教学,并非真正的游戏,根本无法给儿童带来实质性的教育。真正的游戏应是幼儿内在自发的,而不是外界强加给幼儿的。强加性活动很大程度上并不符合幼儿成长的认知规律。

举列来说,华德福儿童之家中,自由游戏时间占据幼儿日常生活很大的分量, 幼儿从入园开始便有四十五分钟的自由玩耍时间,午餐前有一个小时的户外自由游戏时间,下午离园前有二十分钟的户外活动时间,自由的支配时间确保了幼儿认知规律的合理性,在这些时间里,自由、宽松都是能够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更好的成长的重要因素。

家长参与构建,促进课程游戏化有效实施

事实上,家长在幼儿教育经费中的成本分担占有重要比重,尤其是民办幼儿园, 占据了绝大部分,正是教育经费的充分发挥才使得课程游戏能够有效实施。家长可通过与幼儿园教师沟通表明对其幼儿教育的诉求,并提供资金支持,再经过第三方渠道或政府发布的系列通知中利用市场竞争的方式促进幼儿园不断提升自身质量。面对幼儿园不断的发展,终可形成质量与数量的不断精进,以促进课程游戏化的有效实施。

四.结语

游戏是儿童保持其活力与想象力等属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幼儿园己经开始挖掘和开发各种形式的课程游戏,并己取得一定的经验和成效。但如何更好的将这些游戏经验整理成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并将其融入幼儿园课程中,依旧是游戏课程开发过程中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不过我们相信并期待游戏与课程的互助共生可以更好的使儿童未来成长出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许浙川. 人类发展生态学视野下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问题及策略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2017.

余颖. 一门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报告[D].南京师范大学,2016.

王雪梅. 华德福幼儿课程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多元化幼儿教育游戏
山西大同:多元化养老服务 托起幸福“夕阳红”
探讨构成因素在当代雕塑语言中的多元化体现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