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融合与北魏女性作家的文学成就

2019-09-10 07:22柏俊才
北方论丛 2019年1期
关键词:北魏民族融合作家

柏俊才

[摘要]中国古代的女性文学在唐代之后获得较快的发展,从而也引起学人的关注。唐代之前的女.性文学数量少,同时也缺乏名家,很容易为世人所遗忘。北魏文学向来不受学界重视,其女性作家囿于资料所限,更是无人问津。在拓跋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中,后宫嫔妃、拓跋鲜卑族、自南如北等三类女性作家的文学创作,融合了汉族与鲜卑族的文化因子,取得了较高的文学成就。胡太后《杨白花》因情景交融、抒情浓郁,摘得女性文学之桂冠。

[关键词]北魏;作家;民族融合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541(2019)01-0025-07

National Integration and Female Writer’s

Literary Achievements in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BAI Jun-cai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 Xi’an 710062,China)

Abstract:In ancient China,female literature developed very fast after Tang dynasty and attracted the scholars’attentions.Before Tang dynasty the number of female literary works was low.Besides , there was lack of famous female writers as well , easily forgotten by the world.The literature in the Northern Wei has never been treasured in the academe.No attention was paid to the female writers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related literature.In the Northern Wei regime established by Xianbei Tuoba minority , the literary creationsof three types of female writers一the concubines in the imperial harem , Xianbei Tuoba nationality and female writers from north tosouth一have integrated the cultural elements of Han nationality and Xianbei Tuoba minority and achieved high literary achievements.Hu Taihou has won the laureate for female writers because of her work Yang Baihua in which the scenery was depicted and the emotions was expressed in perfect harmony.

Key words:the Northern Wei dynasty;Female Writer;literature;national integration

在男性话语权主宰的古代社会,女性只是“服于家事,事人者也”[1](p.491)读书识字对于她们而言是非常奢侈的事,能够从事文学创作者更是凤毛麟角。随着社会风气的发展演变,唐代之后,女性文学家逐渐增多。据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所统计,中国古代女作家近4 000人,而明清时期即高达3750人。

这一统计数据说明,明代之前的女性文学家寥寥无几。由于受“女子无才便是德”[2](p.364)观念的影响,古代女性作家的成就一般不高,诸如薛涛、李清照、朱淑真等一类的诗词名家真是难得一见。袁志成先生指出:“中国古代女性文人在未走出闺闱之前,其文学创作多描绘风花雪月与个人身世之感。”[3]闺闱之情的抒写使得女性作家文学题材狭窄,这也造成了后人对古代女性文学不太感兴趣。在拓跋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里,女性文学创作如何,囿于资料所限,从未有学人问津。今结合史书与墓志所见之资料,略陈于后,以求教方家,借此引起学人对北魏女性文学的关注。

一、北魏三类女性的文学创作

在中国历史上,北魏是第一个实现汉族、少數民族,以及域外文化相互交融的政权。在这样一个民族融合的大家庭里,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共同促进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从而导致在历史上不受人们重视的女性群体的文化修养普遍提高,文学创作也颇有成就。

在孝文帝进行汉化改革后,拓跋鲜卑族女性作家不断涌现,文学作品数量也在增加。如《魏故司空勃海郡开国公高猛夫人长乐长公主墓志铭》记载,孝文帝的小女儿元瑛“加以批图问史,好/学罔倦,该柱下之妙说,核七篇之幽旨,驰法轮于金陌,开灵光于宝树。绡穀/风靡,斧藻船流,所著辞诔,有闻于世。兰芝之雕篆富丽,远未相似;曹家之鞶/悦淹通,将何以匹?”[4](p.118)元瑛精通《老子》《孟子》,以及佛教,其文学成就超过了谢家子弟和班昭,所著辞、诔闻名于时。又如昭成皇帝什翼犍之后元晖就是文学家,“晖颇爱文学,招集儒士崔鸿等撰录百家要事,以类相从,名为《科录》,凡二百七十卷,上起伏羲,迄于晋、宋,凡十四代”[5](p.380),元晖所撰《科录》,是一部通史著作,惜其不传于后。受其影响,《魏直阁将军辅国将军长乐冯邕之妻元氏墓志》记载她的女儿元氏文学修为也较高,“聪慧在性,家诫女传,径目必持,凡所闻见,入赏无漏。每览经史,睹靖女之峻节,觌伯姬之谨重,未始不留涟三覆,慕其为人也……乃言曰:吾少好讽诵,颇说诗书。而诗刺哲妇,书诫牝鸡,始知妇人之德,主于贞敏,不在多能。于是都捐庶业,专奉内事”[6](p.62)。元氏博览经、史、诗书,羡慕李靖夫人红拂女、鲁宣公之女伯姬之为人,专心持家。如此文学修养很高的女性,应有文学创作,惜不可考。诸如此类的女性文学家颇多,但史书阙载之故,其作品大多未能流传于今。

自中原地区迁人北魏的女性,大都是成就较高的文学家。如《魏尚书江阳王次妃石夫人墓志铭》记载,来自三齐的石婉“学涉九流,则靡渊不测,才关诗笔,触物能赋。又归心至圣,信慕玄宗,东被遗教,无文不揽。是以道俗瞻望,内外佥敬。宜辍机垂诫,屈身敦义,使屡迁之孟,惭擅名于鲁邦;芒卯之妻,愧见美于魏国”[7](p.55)。石婉的诗、赋创作在当时很有名,惜今不可知。《魏故贵华恭夫人墓志铭》记载,自南朝主动投北的王普贤,继承乃父王肃文学的优良传统,文学成就非凡,“五教聿昭,四德孔绪。妙闲草隶,雅好篇什,春登秋泛,每缉辞藻,抽情挥翰,触韵飞瑛”[7](p.70)。王普贤不但擅长书法,而且其文学作品抒情气氛浓厚。又如渔阳太守阳尼妻高氏,“学识有文才,高祖敕令人侍后宫。幽后表启,悉其辞也”[5](p.1982)。幽后冯氏表启等文章今不存,但高氏的文学成就肯定是非常高的。这些来自中原地区的女性,以其文学创作,丰富了北魏女性文学成就。

文明皇后冯氏、陈留长公主、谢氏代表了北魏后宫嫔妃、拓跋鲜卑族、自南如北等三类女性的文学创作成就,同时也体现了民族文学的融合。

文明皇后冯氏之家世,《魏书》与墓志所载不同,使其家族扑朔迷离,需仔细辨析之。

《魏书.皇后传》载,其父为冯朗,“父朗,秦、雍二州刺史、西城郡公。母乐浪王氏”[5](p.328),未言及祖父。又《魏书●外戚传》云:“冯熙,字晋昌,长乐信都人,文明太后之兄也。祖文通,语在《海夷传》。世祖平辽海,熙父朗内徒,官至秦雍二州刺史、辽西郡公,坐事诛”[5](p.1818)。文明皇后冯氏的哥哥是冯熙,祖父是冯文通。冯文通,即冯弘,北燕昭成帝。延和二年(432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大举进攻北燕。“文通遣其尚书高颥请罪,乞以季女充掖庭。世祖许之”[5](p.2128)。迫于北魏的军事实力,冯弘不得已将他的小女儿送入北魏后宫。这个冯氏就是文明皇后冯氏之姑,“世祖左昭仪,后之姑也”[5](p.328)“熙姑先人掖庭,为世祖左昭仪”[5](p.1818)。也大约在这个时候,文明皇后冯氏的父亲冯朗,携子冯熙,送冯氏进入北魏。《魏书》本传称“后生于长安”[5](p.328),则文明皇后冯氏出生于冯朗任秦、雍二州刺史之时。冯朗任职之时间,史书无载。然《魏书》本传载文明皇后冯氏卒于太和十四年(490年),享年49岁,则其出生于太平真君三年(442年)。

冯熙家族多与北魏皇室联姻,《魏上宰侍中司徒公領尚书令太傅领太尉公假黄钺九锡任城文“宣王,文铮太妃墓志铭》记载:“姑文明皇太后,正位临朝;二姊并人主坤宫,配高祖孝文皇帝”[7](p.99)《魏故乐安王妃冯氏墓志铭》记载:“长姊,南平王妃。第二、第三姊并为孝文皇帝后。第四、第五姊并为孝文皇帝昭仪。第六姊安丰王妃。第七姊任城王妃”[6](p.81),借此确保家族的利益。近年来出土的几方墓志,对其家族渊源的记载,与《魏书》记载略有不同。《魏上宰侍中司徒公领尚书令太傅领太尉公假黄钺九锡任城文宣王文诤太妃墓志铭》记载,文明皇后冯氏侄女冯令华云:“太妃姓冯,讳令华,长乐信都人也,太师昌黎武王之第五女。曾祖东燕昭文帝,祖太宰燕宣王。”[7](p.99)太师昌黎武王,指冯熙。据《魏书》载,和平六年(465年)六月,冯熙被封为昌黎王。显祖即位,晋封为太傅;高祖即位后,进封太师;谥曰武。太宰燕宣王,指冯朗。文明太后临朝称制后,追冯朗赠假黄钺、太宰、燕宣王。曾祖东燕昭文帝,历史上没有东燕政权,故东燕系纂刻之误。燕昭文帝,一般是指后燕昭文帝慕容熙。《魏故安乐王妃冯氏墓志铭》记载,文明皇后冯氏另一侄女冯季华云:“曾祖道鉴,燕昭文皇帝。曾祖母,皇后慕容氏。祖朗,燕封广平……父熙,和平四年蒙授冠军将军、肥如侯,到六年进爵昌黎王。’”[6](p.81)此志称其曾祖道鉴,燕昭文皇帝。燕昭文皇帝是慕容熙。道鉴,不明所指。《魏熙平元年岁在丙申岐州刺史赵郡王故妃冯墓志铭》记载文明皇后冯氏侄孙女冯会云:“高祖燕照文皇帝。曾祖朗,燕宣王。祖熙,太师扶风郡开国公。父循,尚书东平王。”[6](p.37)仍称其高祖燕照文皇帝。根据这三方墓志来看,文明皇后冯氏的祖父是燕昭文皇帝慕容熙。

《魏书》与三种墓志所载,为我们提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冯朗的父亲到底是谁?是慕容熙还是冯弘?根据史书记载,冯朗之父为冯弘,谥曰燕昭成皇帝。因此,上述三方墓志中“燕昭文皇帝”当为“燕昭成皇帝”之误。“道鉴”“东燕”之“燕”乃是衍文。《魏司徒参军事元诱命妇冯氏志铭》记载,元诱妻冯氏时仅言“太宰燕宣王之孙,太师武懿公之女”[6](p.10)祖父是冯朗,父亲是冯熙,未言曾祖父。《魏故使持节侍中太保特进都督雍华岐三州诸军事大将军雍州刺史安丰主妃冯氏墓铭》记载,安丰王元延明主妃冯氏时仅言“太妃姓冯,皇后之妹”[7](p.120),是文明皇后冯氏的妹妹,未及其他。

因此,文明皇后冯氏的祖父是冯弘,是北燕国主之后裔。其祖籍是长乐郡信都县(今河北省冀州市),“冯跋字文起,长乐信都人也,小字乞直伐,其先毕万之后也。万之子孙有食采冯乡者,因以氏焉’”[8](p.3127)。毕万”即周文王庶子“毕公高”之后人。后来毕万所封地为魏地,是为长乐冯氏。冯跋的父亲冯安,举家迁到昌黎,“慕容永僭号长子,以跋父安为将。永为垂所灭,安东徙昌黎,家于长谷”[5](p.328)。文明皇后冯氏的父亲冯朗投诚北魏,举家迁徙到长安,文明皇后冯氏出生于长安。“朗坐事诛,后遂人……年十四,高宗践极,以选为贵人,后立为皇后”[5](p.2128)。“朗坐事诛”的时间无载,故文明皇后冯氏入宫的时间无考,但肯定在高宗文成皇帝即位之正平二年(452年)之前,此时文明皇后冯氏自长安以罪人之女没人北魏后宫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太和十四年(490年)死于平城皇宫的太和殿。

长乐冯氏家族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冯弘在位期间,曾修建太学,“可营建太学,以长乐刘轩、营丘张炽、成周翟崇为博士郎中,简二千石已下子弟年十五已上教之”[5](p.347),对贵族子弟.进行教育。冯熙“从师受《孝经》《论语》,好阴阳兵法”[5](p.2128),有较高的儒学修养。生活在这样家庭环境中的文明皇后冯氏,其文学修养较高。同时文明皇后冯氏自小受长安地区文化的侵染,进入魏宫后又受到鲜卑族文化的影响,这两种文化相互交融,造就了她非凡的才华与较高的文学成就。

文明皇后冯氏是太和年间宫廷诗会的组织者与创作者,“太后曾与高祖幸灵泉池,燕群臣及藩国使人、诸方渠帅,各令为其方舞。高祖帅群臣上寿,太后忻然作歌,帝亦和歌。遂命群臣各言其志,于是和歌者九十人”[5](p.328)。又据《魏书●高祖纪》载:“(太和十三年)秋七月甲辰……丙寅,幸灵泉池,与群臣御龙舟,赋诗而罢。”[5](p.164)则此次文学活动的时间在太和十三年(489年)七月。灵泉池赋诗,是北魏文学史,上的大事,参与者多达90人,是北魏文学史上的盛会。这90人的诗歌今不传,文明皇后冯氏的诗歌已难以考索。

文明皇后冯氏的文学创作,《魏书》有载:“太后以高祖富于春秋,乃作《劝戒歌》三百余

章,又作《皇诰》十八篇,文多不载”[5](p.329)。据此,文明皇后冯氏的文学作品有《劝戒歌》《皇诰》等,而且规模庞大。又据《魏书●乐志》载:“五年,文明太后、高祖并为歌章,戒劝上下,皆宣之管弦。”[5](p.1818)由此知文明皇后冯氏《劝戒歌》被配乐演唱,传遍宫廷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北魏皇宫最为亮丽的风景线。

文明皇后冯氏的散文今存诏令文书九篇。和平六年(465年),献文帝即位后冯氏被尊为皇太后,她临朝辅政,定策诛杀丞相乙浑,归政献文帝。承明元年(476年),献文帝去世后冯氏再度临朝辅政,被尊为太皇太后。冯皇后两度临朝称制,发布大量诏令文书。“承明元年,尊为太皇太后,复临朝听政。太后性聪达,自入宫掖,粗学书计。及登尊极,省决万机”[5](p.328)自太后临朝专政,高祖雅性孝谨,不欲参决,事无巨细,一禀于太后。太后多智略,猜忍,能行大事,生杀赏罚,决之俄顷,多有不关高祖者”[5](p.328)。文明皇后冯氏亲自“省决万机”,“事无巨细,一禀于太后”,因此,文明皇后冯氏的诏令文书当为自己亲自撰写。然《魏书●高闾传》却云:“高允以闾文章富逸,举以自代,遂为显祖所知,数见引接,参论政治。命造《鹿苑颂》《北伐碑》,显祖善之。永明初,为中书令,加给事中,委以机密。文明太后甚重闾,诏令书檄碑铭赞颂皆其文也。”[5](p.1818)据此,文明皇后冯氏的诏令、书檄、碑、铭、赞、颂等著作当为高闾所撰。文明皇后冯氏的散文今仅存诏令九篇,其余文体不见著录。这些诏令大多短小,最长的也不过五十余字,而且多口语化的文句,与高闾富逸的文风不相符。因此,文明皇后冯氏的诏令当为自己亲自撰写而成。

文明皇后冯氏的詔令数量虽少,但涉及太和年间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咸阳王禧选师傅令》以咸阳王禧的教育为契机,要求重视皇族教育,“可于间静之所,别置学馆,选忠信博闻之士,为之师傅,以匠成之”[9](p.3581)。《定乐章令》要求“可集新旧乐章,参探音律,除去新声不典之曲,禅增钟县铿锵之韵”[9](p.3581),发挥雅乐在政治教化中的作用。《罪汝阴南安二王令》是对于犯罪之皇族,绝不心慈手软,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并明诏王公大臣:“卿等为当存亲以毁令,为欲减亲以明法?”[9](p.3581)这体现了冯氏的铁腕政治。《王微子袭承袭令》表现出文明皇后冯氏在官员的选拔方面以其才干为主,绝不任人唯亲,“都曹尚书曹,百寮之首,民所具瞻。袭年少,智思末周,其都曹尚书令可权记,使闲习政事,后用不晚”[9](p.3581)。王颧是冯氏之宠臣,卒后,高祖任用其子王袭为都曹尚书。冯氏以王袭年少,不习政事为由婉拒。《报辞虎子令》拒绝了薛虎子为徐州减税的请求,保证了国家的经济收入,确保俸禄制的顺利实施,“俸制已行,不可以小有不平,便亏通式”[9](p.3581)。一旦减赋,国家收入就会减少,俸禄制就难以继续推行。太和三年(479年),北魏出兵淮北,高闾上疏质疑,冯氏作《答高闾令》释疑,“六军电发,有若摧朽,何虑四难也”[9](p.3581)。体现出排除万难,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文明皇后冯氏的这些诏令显现出太和年间清明的政治,以及显明的冯皇后形象。

文明皇后冯氏的令书,短小精悍,通俗浅易,不枝不蔓,直述其事。如《答元丕令》:

臣哉邻哉!邻哉臣哉!君则亡逸于上,臣则履冰于下,若能如此,太平岂难致乎?[9](p.3581)

元丕是世祖、高祖朝炙手可热的权臣,因平定丞相乙浑谋反而深得世祖、高祖、冯皇后的信任,官至太尉、录尚书事,朝堂大事多倚重之。时文明太后为其宠臣王歡造宅,同时亦为元丕造甲第。落成之日,高祖、冯皇后亲率百官文武前去祝贺,并赐金印一纽,太后亲造《劝戒歌辞》以赐群官,元丕上疏赞谢,冯皇后回复此令。辞令虽短小,但阐述了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君臣关系,“君则亡逸于上,臣则履冰于下”,若君臣如此,天下太平可致。

文明皇后冯氏的家族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而且她出生于长安,对中原文化有较好的造诣,但她的诏令文书短小精悍、通俗浅易的风格,很明显过多地继承了北魏拓跋鲜卑族的文学风格。因此,文明皇后冯氏的散文创作,体现了民族文学的大融合。

谢氏与陈留长公主的赠答诗,是北魏民族文明融合的绝好范例,是女性文学的瑰宝。

谢氏《赠王肃诗》是思念夫君王肃而作:本为箔上蚕,今作机上丝。得络逐胜去,颇忆纆绵时。[10](p.2227)

谢氏是南齐文学家谢庄的女儿,与王肃结合,是陈郡谢氏与啷琊王氏两大豪i联姻,在南齐传为美谈。然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永明十一年(493年),王肃父王奂为齐高帝萧道成所杀。王肃拋妻别子,假扮僧人,出奔北魏。“(王肃子)绍,肃前妻谢生也,肃临薨,谢始携二女及绍至寿春”[5](p.1818)。据《魏书》所载,王肃一生唯一一次到达寿春是在景明元年(500年)正月。此年谢氏携一子(王绍)、二女北徙至寿春,夫妻二人相见,不胜唏噓。此时王肃已娶孝文帝元宏的妹妹陈留长公主为妻,“肃甚有愧谢之色,遂造正觉寺以憩之”[11](p.136)此诗是谢氏居洛阳时思念王肃之作。箔,养蚕用的竹席。“箔上蚕”写昔日新婚后王肃对她的百般呵护,夫妻恩爱,爱情甜蜜,无限幸福。“今作机上丝”与“得络逐胜去”’二句写今日之无限凄凉,正如人们得到丝织品后就不会再想机上丝一样,王肃新娶娇妻便忘了自己。最后一句“颇忆纆绵时”写今日之孤独寂寞,以及对昔日幸福美满生活的回忆。这首诗采用今昔对比、谐音双关的手法,抒发了对昔日美好生活的回忆,以及今日之凄凉悲戚。

谢氏出身于南齐以诗、礼传家的豪门大族——陈郡谢氏,她写出这样的好诗不足为奇。王.肃得诗后,给其妻陈留长公主传阅,陈留长公主代王肃回赠谢氏诗一首。身為拓跋鲜卑族女子陈留长公主,其《代答诗》却不得不令人叹为观止了:

针是贯绅物,目中常絍丝。得帛缝新去,何能衲故时。[10](p.2227)

陈留长公主,孝文帝的第六妹,大约出生于献文帝皇兴二年至五年之间(468—471年),最初封号是彭城公主。和平六年(465年),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第九子刘昶出奔北魏。为了笼络这位南朝皇族后裔,北魏皇室先后将武邑公主、建兴长公主、平阳长公主许配于他(武邑公主、建兴长公主婚后不幸早亡),并赐爵“宋王”。刘昶的儿子刘承绪长大成人后,孝文帝将他的妹妹彭城公主赐婚于他。刘承绪少患屆疾,即脊背骨骼弯曲。估计是发育不良所致,身体羸弱,不但形象不佳,而且体质极差,不久病逝。刘承绪死于彭城后,彭城公主改封陈留长公主。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左右,这位嫠居的鲜卑公主迎来了她的第二次婚姻,孝文帝准备将她许配给冯皇后的弟弟北平公冯夙。陈留长公主坚决不从,并揭露冯皇后淫乱宫闱之丑事,这门婚事亦就无疾而终。太和十七年(493年),南齐大将王奂之子、中原名门望族琅琊王氏后裔王肃出奔北魏,颇受孝文帝器重。在对南齐战争中屡建奇功,官封汝阳县开国子。孝文帝死时,遗诏以王肃为尚书令,与咸阳王元禧等一起成为辅政大臣。宣武帝元恪即位后,为了笼络这位前朝旧臣,将陈留长公主赐婚于他,时间大约在景明元年(500年)前后。不久,王肃薨,陈留长公主再次寡居。此时出身清河张氏、才望俱显的张彝向陈留长公主伸出爱情的玫瑰。然而,正在这个时候,宣武帝的舅舅、尚书左仆射高肇横刀夺爱,要纳陈留长公主为妃。遭到拒绝后,高肇恼羞成怒,迫害张彝,陈留长公主寡居而终。

陈留长公主的一生,是北魏政治的牺牲品。一嫁刘宋皇室后裔,再嫁琅琊王氏名士,两次拒绝外戚求婚,虽有捍卫自己爱情婚姻的成分,但更多的则是政治筹码。《代答诗》是其再婚王肃时所作。关于这首诗,《洛阳伽蓝记》有云:“正觉寺,尚书令王肃所立也。肃在江南之日,聘谢氏女为妻,及至京师,复尚公主。其后谢氏人道为尼,亦来奔肃。见肃尚主,谢作五言诗以赠之,其诗……公主代肃答谢云……肃甚有愧.谢之色,遂造正觉寺以憩之”[11](p.136)陈留长公主是孝文帝的妹妹,大约受乃兄的影响,学习汉族文化,文学素养颇高。她的《代答诗》是一篇优秀的诗什,其模仿谢氏诗作的痕迹十分明显。谢氏诗云:“本为箔上蚕,今作机上丝。得络逐胜去,颇忆纆绵时。”[10](p.2227)谢氏是谢庄的女儿,其文学修养极高。她以“箔”与“蚕的关系,勾起王肃对昔日夫妻二人相互依存的爱情生活的回忆。同时以“丝”谐“思”,表达居住洛阳的相思之情。再以“颇忆滉绵时”一句,回忆昔日二人之温存,以及今日希望重续前缘的热望。陈留长公主《代答诗》给谢氏泼了一盆冷水,诗歌以针为喻,认为针本是缝制衣物的,它是制作新衣服的,而不是衲故(做旧衣服) , 含蓄委婉地拒绝了谢氏破镜重圆的美梦。如果将两首诗相比,陈留长公主《代答诗》纯用比兴,物我融合无间,在诗歌意境上比谢氏诗略胜一筹。一位鲜卑族女子,能够写出如此好诗,是北魏迁徙中原、学习汉族文化的结果,实属难能可贵。

二、胡太后《杨白花》文学成就

胡太后《杨白花》是北魏诗歌中的佳作,代表着北魏女性文学的最高成就:

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春风一夜入闺闼,杨花飘荡落南家。

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秋去春还双燕子,愿衔杨花入窠里。[10](p.2246)

关于这首诗歌的作者,《梁书》杨华本传“云:杨华,武都仇池人也。父大眼,为魏名将。华少有勇力,容貌雄伟,魏胡太后逼通之,华惧及祸,乃率其部曲来降。胡太后追思之不能已,为作《杨白华歌辞》,使宫人昼夜连臂踏足歌之,辞甚棲惋焉。”[12](p.556)又《南史》杨华本传云:“时复有杨华者……华本名白花,武都仇池人。父大眼为魏名.将……及大眼死,拥部曲,载父尸,改名华,来降。’”[13](p.1536)据此,杨白华为北魏人,南迁后改名为杨华,《杨白花》是胡太后为思念杨白华而作。然郭茂倩《乐府诗集》中署名无名氏;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入《杂曲歌辞》,不署作者。据曹道衡先生考证,认为此诗为胡太后所作,并称逯钦立“失之过慎”[14](p.722)。萧涤非先生亦说“此歌作于胡太后,为毫不可疑”[15](p.286)。今人郭丽《〈杨白花〉本事浅说》[16]亦承前人所说,认为其作者为胡太后。王运熙先生亦曾质疑“唯《乐府诗集》题日无名氏作,抑或胡原作已佚,此第系后人所拟”[17](p.260)。今人孙少华进一步申述王说,认为此诗非胡太后所作[18]。孙文大气磅礴,材料丰富,考证谨严,惜推测成分较多,暂不从其论。在没有新材料发现的情形下,此诗的作者依照《梁书》的记载,归属胡太后。

胡太后,名胡充华,本安定临泾(今甘肃省镇原县)人。其曾祖父略,仕后秦姚兴,爵渤海公,归顺北魏后官拜平府北咨议参军。祖父渊,任赫连屈丐给事黄门侍郎,世祖平凉州,胡渊归顺北魏,后拜河州刺史,赐爵武始侯。父亲胡国珍袭父爵武始侯,太和十五年(491年)离开故乡临泾,迁居京都洛阳,就在此年胡充华出生了,相传其诞生之日赤光四照。世宗时选人掖庭,为承华世妇。北魏历来奉行“子贵母死制度,故后宫皆愿生公主,而不愿生太子。胡充华决意为世宗生皇子,“天子岂可独无儿子,何缘畏一身之死而令皇家不育冢嫡乎?”“但使所怀是男,次第当长子,子生身死,所不辞也”[5](p.337)。胡充华的态度感动了世宗,当其子元诩被立为皇太子后,世宗宣武帝元恪不但没有遵照旧制将她赐死,反而晋封为贵嫔。延昌四年(515年)元诩即位,胡充华被尊为皇太妃,继而尊为皇太后。由于肃宗元诩年幼,胡充华临朝听政,执掌北魏朝政大权达14年之久。武泰元年(528年)四月,胡充华被尔朱荣沉入黄河溺死,年仅38岁。

胡充华不但人长得漂亮,而且多才多艺。胡充华略通武艺,尤其善于射箭,尝于西林园法流堂命侍臣射箭,不中者罚之。自己亲自拿弓,射中靶心。其姑为尼,颇能讲道,幼相依托,略得佛经大义。又好文学,曾与肃宗幸华林园,宴群臣于都亭曲水,令王公已下各赋七言诗。“太后诗日:‘化光造物含气贞。’帝诗曰:‘恭己无为赖慈英。’”[5](p.328)胡国珍家族在历史上没有太高的威望,既无领兵打仗的将军,又无富有才华的文学家。胡充华善箭、好文学的才能显然不是来自家传,而是人主北魏皇宫之后学习所得。胡充华以汉族女子的身份进入拓跋鲜卑族皇宫,为了适应宫中生活,领会了鲜卑族的尚武精神,学会了射箭。在孝文帝汉化教育的感召,她和其他宫中拓跋女性贵族一样,开始从事文学创作。若就《幸华林园宴群臣于都亭曲水赋七言诗》来看,就具有非凡的才华。“化光造物含气贞”,既是对宴会当日良辰美景的描绘,又是对自己临朝听政所得功绩的期许。肃宗元诩诗云“恭己无为赖慈英”,言下之意这一切成就都非己力,而是依靠母后辛劳操持而得。可以想见,当时的胡充华听了儿子元诩诗之后的自我陶醉与不可一世的豪情。同样在这个华林园都亭曲水流觴的情境中,刘宋孝武帝刘骏亦曾与群臣赋《华林都亭曲水联句产柏梁体诗》,刘骏诗云:“九宫盛事予旒纩。”[10](p.1224)若与刘骏诗相比,无论是设辞,还是用意,胡充华诗显然略胜一筹。

胡太后《杨白花》抒写对情人杨白花无尽的相思之情。就其内容而言,向来为人所不齿。美若天仙、母仪天下的胡充华,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淫妇、荡妇。史载胡充华与元怿、郑俨、袁翻、徐纥、李神轨等人有私情,甚至与和尚、太监偷情。杨白花只是胡充华众多情人中的一个,他相貌魁梧、武艺出众,与名将王神念并称齐名,“(王)神念少善骑射,既老不衰,尝于高祖前手执二刀循,左右交度,驰马往来,冠绝群伍。时复有杨华者,能作惊军骑,并一时妙捷,高祖深叹赏之”[12](p.326)。古来美女配英雄,与郑俨之流的文弱书生相比,瑰伟、善骑射的杨白花就是英雄,使得胡充华为之神魂颠倒,甚至写出.“春风一夜人闺闼”大胆豪放的句子,暗示其春心荡漾,以及对情人的爱意和对良宵之美的期盼。世宗宣武帝元恪驾崩之时,胡充华年仅26岁。像这样一位年轻貌美的少妇独守后宫,寂寞难耐,渴望爱情,是可以理解的,但胡充华之行为,已经远远超出人们的道德底线,她与多人私通,甚至让众多男宠同床陪侍,是为世人所唾弃的。李开元先生论及此诗时却云:“北魏妇女结婚,离婚,再结婚,乃至有妇之夫又有外遇,也是常有的事,甚至皇后有了外遇,皇帝也奈何皇后不得。这显然还保留着原始社会的一些遗风。后来,汉族史学工作者,对文明太后的’行不正’,灵太后的私通都当作妇女的大逆不道进行鞭挞。这显然是卫道学思想在史学中的表现。”[19](p.39);替胡太后私情辩护,理由冠冕堂皇,难以令人信服。高人雄先生认为:’从另一侧面也可看出,北朝鲜卑族妇女,她们在爱情、择偶问题上不像汉族妇女那样,受着封建礼教的制约。灵太后胡充华,她以北魏鲜卑族妇女特有的大胆、泼辣,写下了这首思念情人的诗,这是对封建礼教的挑战,它的价值远远超过了此诗本身的价值”[20](p.178)。也许高先生忽略了胡充华是汉族女子,而非鲜卑族妇女的事实,不可能用鲜卑族女子的价值观来衡量她。事实上,北魏鲜卑族女性也是非常注重德行修养的,如献文帝孙女宁陵公主“七德是履,六行唯彰”[6](p.22)。而对于后宫之嫔妃,注重自身修养则是最基本的要求,如高宗嫔妃耿氏“固节不移,誓毕宫掖”[6](p.31),高祖嫔妃赵充华“女仪婉婉,淑慎其声”[6](p.32),显祖嫔成氏“四德昭著”[6](p.34)。而且身为国母的胡充华之秽行,已不是“大胆’“泼辣”所能涵盖的。

抒发秽情的这首《杨白花》,却得到后代评论家的交口称赞。宋人许顗云:“杨华既奔梁, 元魏胡武灵后作《杨白花歌》,令宫人连臂踏之,声甚凄断。”[21](p.20)清人张玉谷云:“用笔双关,饶有古趣。”[22](p.265)清人王夫之云:“胡妇媒词,乃贤于南朝天子远甚。”[23](p.20)这些评论都清楚地告诉读者,《杨白花》是一首艺术水准很高的优秀作品。大概正是这种高超的艺术魅力,才“令读者忘其秽亵”[24](p.292)。

这首诗歌开首“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春风一夜,人闺闼,杨花飘荡落南家”四句描写春天大好的景色,隐喻爱情的短暂与甜美。“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写草长莺飞、繁花似海的二三月,风光明媚,春光荡漾,在这样美好的季节里,容易萌发爱情。“春风一夜人闺闼”,那撩人的春风轻抚,引发了闺中少妇的思春之情,她情不自禁地越雷池,与情人幽会,其爱情的甜蜜是醉人的。然而,花开有时,花落有季,杨花终究会凋零,不知荡落落谁家。这四句用比兴的手法写得缠绵悱侧,句句写景,句句抒情,“春风一夜入闺闼”写恋爱,“杨花飘荡落南家”写爱情的毁灭,同时又暗含情人杨白花南奔投梁之事。后面“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秋去春还双燕子,愿衔杨花人窠里”四句睹物思人,抒发别后的相思情愫。“脚无力”与“泪沾臆”写刻骨铭心的相思之情,特别是“脚无力”写出了失恋女子的娇弱柔情,以及欲哭无泪的悲伤之情,真令人肝肠寸断。最后诗人寄情燕子,希望它能将杨花衔回窠里。诗人拾得杨花而双泪自流,乃睹物思人,情不自禁。正因为爱深思切,所以忽发奇想,盼望秋去春来之双燕子能衔杨花,将情人带回身边。纵观全诗,皆用比兴之法,诗中之杨花,既是自然界中的花物,又是胡太后痛惜忆想的心上人。句句杨花,句句相思,“妙在音容声口全然不露,只似闻闲说耳”[25](p.35)。

因此,胡充华《杨白花》是北魏迁都洛阳后全面学习汉族文化的结果。这首诗篇既融入汉族文化因子,又汇集鲜卑族文化元素,抒情浓郁,诗歌形象鲜明,成为北魏女性文学成就最高的篇章。

综上所述,北魏民族的迁徙与融合,促使女性文学创作的快速发展,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启示着中国古代与现代的文学创作。

[参考文献]

[1]陈立.白虎通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 1994.

[2]张岱.张岱诗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

[3]袁志成.从闺内吟咏到闺外结社——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的突围之路[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2(3).

[4]罗新, 叶炜.新出土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 2005.

[5]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74.

[6]朱亮.洛阳出土北魏墓志选编[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7]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8]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74.

[9]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北京:中华书局,1958.

[10]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 1983.

[11]杨勇.洛阳伽蓝记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 2006.

[12]萧子显.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73.

[13]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 1975.

[14]曹道衡, 沈玉成.中古文学史料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3.

[15]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16]郭丽.《杨白花》本事浅说[J].文史杂志, 2015(4).

[17]王运熙.汉魏六朝乐府诗评注[M].济南:齐鲁书社, 2000.

[18]孙少华.《杨白花歌辞》本事及其文学与文化意蕴[J].中国诗歌研究, 2011(00).

[19]李开元, 管芙蓉.北魏文学简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

[20]高人雄.北朝民族文学叙论[M].北京:中华书局, 2011.

[21]许顥.彦周诗话[C]//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22]張玉穀.古诗赏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

[23]王夫子.船山古诗评选[M].北京:中华书局, 1980.

[24]沈德潜.古诗源[M].北京:中华书局, 1963.

[25]钟惺.名媛诗归[C]//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339册.济南:齐鲁书社, 1997.

猜你喜欢
北魏民族融合作家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道德风俗的嬗变与渤海民族的消亡
我和我的“作家梦”
普通话是我国民族融合的产物
元代科举中实行民族倾斜政策的原因分析
北魏通语的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探析
北魏乐籍制度考
浅谈北魏以来庄浪地区的石窟营建
孝文帝爵制改革后的北魏散爵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