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式教学模式初探

2019-09-10 06:10刘桂梅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语文

刘桂梅

摘 要: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因素除了教育体制、师资、教育硬件等因素外,教学模式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好的教学模式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被动式教学模式的不适应性、实现主动式教学模式的内在要求和实现条件等方面,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主动式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动式教学;素质教育

当今的中国正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也是一个开放、包容、共享的世界经济文化时代,如何实现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让中国从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在于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也就是在于素质教育的成败。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因素除了教育体制、师资、教育硬件等因素外,教学模式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本人试图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就教学模式的一些内在规律作一些粗浅思考,以求能佐益通向和实践素质教育。

一、好的教学模式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教育从微观上来讲就是如何把握和正确运用教与学这对矛盾的内在规律,用何种手段使教师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使学生掌握、运用知识于社会并全方位立体化地提高炼就综合自身素质。

教学模式,简言之,就是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师要教什么,怎样教,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在于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架越通向教与学、师与生、知与不知、会与不会、能与不能的一道桥梁;学生学习内容的丰富性、适用性、效率性、牢固性及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愉悦程度等也是教学模式所要解决和回答的问题。一个好的教学模式就是通向教与学的高速公路,亦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根据教与学,师与生之间谁主谁次的关系,笔者将教学模式划分为主动式教学模式与被动式教学模式。主动式教学模式是一种真正的视学生为教学主体,侧重于如何引导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主动学习且掌握运用知识的教学方式。这种模式中教师是导游、导演,起着提示、引导、解惑的次要角色,而“唱主角”的是学生。被动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测重于教师如何展示知识并将其传授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感观刺激来吸收把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这时教师往往是在宣讲、演示知识和技能,而学生则是旁观者,无法身临其境自立思考。

二、被动式教学模式的不适应性

被动式教学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受被动教学模式观念的影响,教师往往居高临下看待学生,很少甚至从没考虑过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积极主动性。教师决定一切,教师一言堂,课堂死板,学生被动机械的听课、记忆、抄笔记,学生依赖教师。这样做的结果是教师完成了教学计划,学生学完了课程。教师的绝对权威扼杀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也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由训练、自由支配学习的机会,学生的身心受到摧残。学生得到的知识内容少而陈旧落后,比如说,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讲“读白口”,死记硬背,不知其意,不解其情,不善于用,不善于新。到了小学毕业还不能写点像样的东西。这些令人遗憾的教学结果不得不承认与被动教学模式有关。

被动式教学模式使师生关系得不到改善。教师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往往无遐顾及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也因拘泥于课堂中而没有时间与机会与学生进行心理和情感交流沟通。学生的学习方向得不到正确的引导,疑难得不到释然,造成学生厌学、学生怕老师,老师又一味盲目施教赶课程。教师也只拘于照本宣科,无遐拓宽知识面,使学习内容广而深并丰富多彩。学生多半盲从,教师教多少就学多少,善思考有能力的学生则又轻视教师的知识面,不满足于教学的现状,教与学的关系紧张,由此导致师与生的关系不融洽,影響到教学效果。

被动式教学模式使教育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潭。由于教与学的模式是课堂灌输式而不是自主吸取式的,使得学习内容的贫乏、呆板、局限、预定,教学的形式机械、僵化、拘泥、紧张、枯燥,由此又必然导致在检验、测评教学效果的标准和方式的僵化,也就自然陷入了应试教育的泥潭。当以机械的、呆板的测评标准和方法来对待评测千差万别的学生学得怎么样,老师教得怎么样的时候,而在这时社会知识量的更新增长态势,则已将哪怕是考得100分的学生抛之于后了,这就是高分低能和学用脱离的不良结局。

三、实现主动式教学模式的内在要求和实现条件

师生人格平等及视学生为教学真正主体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前提要求之一。未来教学越来越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积极地指导服务于学生,发展师生间民主、互助、关爱、和谐的新型关系,营造课堂教学的民主气氛,不仅使学生学会知识,也学会和体会学习思维创造的技巧与成功感,最终对学习有浓厚兴趣和强烈动机。因此,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将学生视为教学主体是主动式教学模式实现的关键。

教与学的多样性及教学技巧艺术性也是主动式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在要求。表现在:教学中可以是课堂中,也可以走向社会,走向城市、乡村、机关和企业等更广阔多样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是以学生自主主持的演讲会、辩论会、讨论会,也可以是一次参观、一次亲临其境的活动等等。这样才真正体现了主动式教学模式那种视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情感、意志、创新、智慧等综合素质练就于社会并适应社会,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教材、教学设施手段,教学效果测评制度的改革、完善等也是主动教学模式得以实现的基础条件。主动式教学给所使用的教材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在内容上应有固定的,也应新增当时社会正在产生运用的知识,使教学的内容保鲜,还应考虑弹性内容,由师生自行确定,还应考虑其城乡的差异。在教学设施及手段上,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教学方式的变革。在教与学的测评检验制度上要改革过来应试教育的那种显失公平,不能全面正确客观测评教学效果惟分数论的考试制度,制订出台完善与主动式教学及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新教学测评制度。

参考文献:

[1]冯晓华.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模式初探[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5):78-78.

[2]王爽.探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主动提问的方法[J].品牌研究,2015(2):244-244.E6F584BB-C369-4D98-8488-EDB32F0A2222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小学语文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职业院校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