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盘活文本语言中发展童化思维

2019-09-10 07:22王娟
语文天地·小学版 2019年10期

王娟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叙事性课文内容,如何引导学生对文本语言进行深度解析,在文本语言鉴赏中发展学生的童化思维,这是我们语文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叙事语言带有情节性、人物化特征,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展开词串演读、经典鉴赏、创编读写,让学生对故事情节进行动化处理,对文本语言进行个性鉴赏剖析,发动学生创意续写、仿写、自由创编故事情节,以有效激活学生童化思维,形成崭新的教学成长点。

一、词串演读,在动化情节中启动童化思维

所谓词串演读,是指利用关键词进行提纲设计,形成清晰的复述路线,为课堂演绎活动梳理思路,促进学生童化思维的形成。

1.复述课文

叙事性课文有人物、有故事情节、有环境描写,都属于复述教学的良好素材,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课文复述时,需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引导和提示,让学生自然进入复述情境之中。小学生表达能力还比较低下,面对叙事课文难以用自己的话讲述清楚,教师不妨让学生列出一些关键词,组成一组词,也就是词串,形成复述提纲。学生根据词串提示展开复述,能够形成清晰的操作思路。

如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五册《去年的树》,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后,运用自己的话讲述课文主要内容,并指导学生先列出提纲:这则童话主要通过小鸟的行踪展开情节复述,它到过几个地方?不妨将其行踪路线用关键词进行串联,列出复述提纲。学生根据教师指导展开相关学习操作,很快就进入故事情节之中。有学生列出复述提纲:分别—回来—不见树—树根—工厂—村子—油灯。教师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复述提纲,巧妙地利用关键词展开学习,给学生提供更多地助学支持。学生对童话故事有特殊的学习兴趣,在讲述过程中,其童化思维获得有效历练。

2.课堂演绎

课堂演绎是学生比较青睐的一种学习形式,故事性课文非常适合做课堂演绎操作,教师要对课堂演绎教学展开创新探索,让学生展开角色诵读、自行创编课本剧、自编自演课本剧、利用其它形式解读故事内涵,都属于课堂演绎范畴,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做出选择,让学生在多元互动中启动童化思维,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学习《在牛肚子里旅行》时,教师让学生自行创编课本剧,并将课本剧提交到学习小组,集体选出脚本,以此作为小组演绎依据。学生听说要自行创编演绎课本剧,自然有浓厚的参与热情。教师为学生布设了课堂演绎活动,学生接受度更高,教学互动呈现和谐性,训练效果也是令人满意的。

二、经典鉴赏,在语言解读中成长童化思维

语言鉴赏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教师给学生布设鉴赏任务,传授鉴赏方法,能够为学生提供语言感知机会,自然启动学生的童化思维。

1.多元鉴赏

学生对语言鉴赏存在一定畏惧感,大多数学生只会找修辞方法,一旦找不到修辞方法运用,便不知如何操作鉴赏。教师要针对鉴赏思维存在的偏见性,为学生提供更多鉴赏提示。典词应用、佳句特点、情感色彩、结构主旨、表达方式等,都可以从语鉴赏的角度切入,教师不妨给学生以更多示范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把握鉴赏方法。

语言鉴赏有方法支持,教师需要在这方面给学生更多帮助。如教学《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教师先让学生筛选课文中的经典描写片段,并展开语言鉴赏活动。学生开始梳理性阅读,很快就找到一些经典语句。如:“胡萝卜先生一步一步走的时候,这根胡子就在一点一点地变长。”“小男孩说完就扯了扯胡子,他确定足够牢固,就剪了一段用来放风筝。”学生开始鉴赏:这些描写得非常生动,带有夸张意味,给读者带来神奇的感觉。教师对学生鉴赏情况进行归结,对语言鉴赏方法给予启迪。

2.优化互动

课堂合作互动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操作形式,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展开集体讨论、课堂辩论、知识竞答、诵读比赛、演讲比赛、故事会、口头作文等活动,让学生在多元互动之中感受文本语言特质,进而形成个性语言基础。小学生对学习互动有更多敏感性,教师注意对组织形式进行创新探索,以有效提升学生参与主动性。

如《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师为学生布设了争辩话题:这老屋为了便利他人,选择站立不倒下。有人说,这是助人为乐的精神;也有人说,老屋已经处于风烛残年,没有办法支持自己,不可能不倒下。你赞成哪一种说法?说说理由。学生拿到话题之后,纷纷给出自己的见解,自然形成两个阵营。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课堂辩论,先是自由发言,学生踊跃参与,然后是对话辩论,学生直接展开交锋,最后是综合陈述,教师给出评价。整个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思想触动。

三、创新读写,在编创应用中形塑童化思维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写关系密切,教师让学生深度解析文本内容,为文本续写故事,展开自由创作活动,都能够形塑学生的童化思维。

1.续写故事

叙事课文带有鲜明的情节性,教师在引导学生梳理故事内容时,不仅要关注其语言特色,还要对故事走向展开创意探索,让学生发挥联想,对故事发展进行创意规划,无疑能够成功激活学生的童化思维,在故事续写操作实践中形塑语言个性,特别是童话类课文,可以给学生帶来丰富想象视角,对学生语言历练效果会更为显著。

《不会叫的狗》是一篇童话故事,结尾部分给出了三种可能的结局,教师让学生任选一个角度展开故事续写活动:发挥你的想象力,结合全文内容和情节走向,为故事写一个可能的结局,注意情节的拓展要合理,语言表达与课文相一致。学生拿到续写任务后,都能够积极行动起来,展开独立思考和练习操作。课堂展示阶段,教师指名让学生当场诵读续写内容,并发动学生展开互评活动。学生对故事情节走向有合理设计,课堂训练效果显著。

2.自由创编

课文无非就是一个例子。教师为学生布设自由创作学习任务,需要以课文为基本范例,要对课文内容、语言、结构等因素展开深入解析,以便找到创编的启动点。学生想象力呈现活跃性,教师具体引导时,需要给学生规划更广阔的空间,让学生打开自由想象的大门,走进更为丰富多彩的联想世界之中。

学生结合阅读经历展开自由创作活动,这是最为常见的读写结合操作。如教学《带刺的朋友》,教师先与学生一起互动解读文本内容,然后给学生布设了自由创作任务:小刺猬是聪明的,在我们生活中还可以接触到更多有智慧的小动物,展开生活观察,针对亲身经历,描写一个聪明的小动物,注意借鉴课文写法。经过一番操作,学生自由创作纷纷诞生,教师让学生集体展示习作内容,将课堂学习推向高潮。

小学生对故事类课文内容有特殊阅读兴趣,教师要抓住学生心理展开教学布局,引导学生深入研讨文本语言,对叙事课文故事情节展开分析探究,通过多种语言解读学习,进而形成个性语言基础,在语言鉴赏中启动、成长、形塑童化思维。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汴塘镇高庄小学(22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