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R诊室的智慧医疗服务研究

2019-09-10 07:22陈晨余江宋蕾
甘肃科技纵横 2019年10期
关键词:诊室挂号苏州

陈晨 余江 宋蕾

摘要: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匀,“看病难”问题突出。作为患者都希望得到最准确的诊断和最高效的治疗。本论文探讨虚拟现实诊室的应用对患者得到准确、快速的诊断的可行性。通过构建虚拟诊室有效整合现有的医疗资源,使不同年龄层次的患者都能快速的接收到虚拟医生的快速、准确的初步诊断,虚拟诊室通过诊断结果和患者需求推荐最优、最近等条件的医生和医院。开设VR诊室的目的是缩短患者就医过程中各种环节的等待时间,通过设立医生诊断经验库,虚拟医生在诊断时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快速、准确的提供初步诊断结果。

关键字: VR诊室,智慧医疗,医疗资源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志码:A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普遍认为大医院的医生经验足、诊断正确度高、治理和检查设备先进,社区卫生院医生水平不够,怕误诊。一系列的原因导致三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卫生院、乡镇医院等门可罗雀。本次研究中,引入虚拟技术,为患者提供高效率,高正确率的门诊初步诊断,为现实中医生最终下诊断提供参考意见,提高医生的看诊量,为医生提供更多经验值。

1智慧医疗现状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就苏州为例,二级、三级医院已经开通了智慧医疗服务平台,在该平台上,患者可以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平台或app等预约挂号和实时挂号,苏州市立医院等已经采用了电子病历,电子报告等,在医院的大厅有自助挂号缴费机(患者可通过支付宝、微信、银行卡等缴费),自助病历和报告打印机等,通过多种互联智能产品,缩短了患者在挂号,缴费等方面的排队等待时间。但当患者挂好号后,往往还要等待一小时左右才能看到医生,医生一般初步诊断后会根据需要开具化验检查单,患者还需要等待化验检查结果后,医生才能真正的下诊断结果。一般经过这个流程,一个普通的病症需要半天时间耗费在等待上面。目前,苏州部分医院的专家预约中提供了分时段预约,缩短了就诊前的等待时间,但三级医院的专家号往往一号难求。

2虚拟诊室现状

虚拟现实技术(VR)是汇集了传感器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多媒体技术、人机接口技术、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等一系列前沿的信息化技术。VR技术能让使用者获得良好的感知,使其身临其境,具有可交互性和可构想性。目前,VR技术已经在军事领域、教育领域和医疗领域的到了广泛的应用。

2017年3月,广东威尔医院-联合医生集团与微软进行磋商,微软提出了医疗行业新一代虚拟诊室平台的解决方案。利用虚拟诊室平台欲实现快速远程医疗中各类场景,更高效的连接医生、患者提供医疗服务。2018年,美国山间医疗保健公司提出了创建虚拟医院,主要针对远程医疗服务,目前已经有35个远程医疗服务,该公司首席信息说:虚拟医院节省了患者和医生需要面对面治疗一些常规疾病的时间和麻烦,结合利用建立电子病历库和人工智能为患者可以提供数字分诊。

3医疗资源的挑战

201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2019年3月,国家卫健委宣布:2019年将在百城开展互联网+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让患者少跑腿,更便利。我国医疗服务行业正在实现快速转型,本次研究基于国家号召,研究基于虚拟现实诊室,整合现有医疗资源缓解“看病难”问题。但有来自医疗资源的挑战和来自医联体内部协同医疗的挑战[1]。

以苏州为例,由于患者来自不同区域,优质的医疗资源一般都集中在三级医院,截止至2018年末苏州全市的三级医院21家,大都集中在中心区域,患者要及时有效的得到高端的医疗服务存在一定的困难。这21家医院中,综合性三级医院有13家,中医院有5家,中西医结合医院有1家,专科医院有2家。其中姑苏区分布了6家三级医院,园区2家、高新区1家、吴中区1家、吴江区2家、相城区1家,其他四县市各有2家三级医院。三级医院的分布地图中可看出,在苏州大市的中心区域姑苏区分布的三级医院最多,近几年的政策导向,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总部从原来的姑苏区搬迁至相城区,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总部也从姑苏区搬迁至园区,2016年科技城医院正式投用,从大局上优化了苏州古城周边区域医疗配置。但从整个苏州地理布局上看,三级医院的医疗配置还存在不均衡性[3]。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目标实现分级诊疗模式,优化医疗资源的布局结构,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质量,苏州目前医疗联合体建设正在贯彻落实,2018年,苏州卫健委印发了《苏州市深入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的通知,其中提到要充分利用先进理念和现代科技,创新服务模式,要方便患者看病,医联体不仅实现基层看病的普惠性,还要实现远程医疗全覆盖的目标,通过信息技术把优质的资源辐射到每一位百姓[2]。

4利用VR诊室整合现有资源

实施VR诊室,以苏州大市为例,第一步需要建立患者信息资源中心,每一位患者,每一次诊疗,都需要把数据保存入信息资源库。比如一位患者就醫时,系统保存患者挂号时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信息,在检查时,需要保存患者当前医疗设备检查的数据信息,包括血压、血项、B超、核磁共振等的一系列信息,在医生诊断时,医生要输入根据患者的症状,诊断的结果等信息。通过这些信息的积累,形成诊断信息数据资源中心。第二步,需要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建立诊断经验库,患者的诊断信息数据积累了,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把数据进行分类,统计,整合等操作。第三步进行医疗硬件资源整合,对地区内医生资源,设备资源,床位资源等通过统计,形成一幅医疗卫生资源地图。第四步创建虚拟诊室,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虚拟场景设置等,创建被患者能普遍接受的虚拟诊室。

目前,建立患者信息资源中心已经在实施中,苏州各大三级、二级医院已经开始采用电子病历,患者能通过手机微信扫描二维码等查阅检查单号,但对每位市民自己的历史电子病历记录暂时还没有开通查询功能。苏州智慧医疗服务平台已开通智能导诊服务,比如患者眼睛不适,通过回答导诊平台的几个选择题,系统会提示你是否需要挂急诊,可能哪个部分出现问题等。但目前的导医平台相对功能比较单一,并不能满足患者对推荐挂号医院或者挂号医生等的需求。本课题提出利用虚拟诊室,快速、全方面的了解患者症状,通过诊断经验库来初步判断患者病情,然后利用医疗资源服务地图推荐合理的医疗服务,例如根据患者当前位置,就近推荐医院,或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推荐最快速能就医的医院或医生。同时,在虚拟诊室直接提供预约挂号服务。

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手机几乎人人拥有,但在老龄化严重的今天,老年人们拥有手机却只会接打电话,而方便患者预约挂号和就医的智慧医疗服务平台老年人们不会使用,在医院我们发现,在窗口排的缴费,大清早去医院等开门抢着挂号的大部分是老年人。根据问卷调查,大约70%的老年人们苦于不会利用互联网,老是挂不到号,25%的老年人是子女网上预约后来到医院取号,仅有5%的老年人可以自己网上挂号。通过VR诊室,老年人可以通过初步诊断,通过语音提示系统,直接可以预约挂号实体医院科室或医生,缓解老年人不会用手机或电脑预约的问题。

5 VR诊室运行机制

通过开通VR诊室,不仅可以方便老年人,也可以方便年轻人。VR诊室拟开设在社区或者小区会所,实行24小时服务,老年人可以随时方便的去进行常规的身体检查,比如血糖血压等,如果有身体不适,虚拟医生随时可以进行初步诊断,推荐就医;年轻人平时工作繁忙,可以下班后对最近身体的不适的症状通过虚拟诊室的虚拟医生进行初步诊断,和推荐就医挂号[4]。虚拟诊室运用大数据统计和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当或者语音输入或者文字输入自己的症状时,虚拟医生通过自身机器学习的经验值,根据患者描述来对患者提问,通过提问和回答的形式,虚拟医生更深入的了解患者的症状和需求,虚拟诊室根据需要进行一些有必要的檢查,如可以自动的测血压,测血糖,测心电图等,虚拟医生再根据这些检查结果结合之前的症状下初步诊断。一些简单的常见问题,例如感冒等,虚拟医生可以直接开相应的常规药物进行治疗[5]。

在虚拟诊室中,需要给患者感觉自身就是在面对着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而不是冰冷的机器,这位虚拟医生汇集了所有医生的经验,应该说虚拟医生的误诊了率应该是比现实医生更低,可信度更高,随着各种医疗设备的开发和完善,自助进行各种身体检查将慢慢都进入虚拟诊室,虚拟诊室的功能将越来越多,越来越完善。

6虚拟诊室面临的瓶颈

虚拟诊室在推广阶段,如何使人们所接受,这将是虚拟诊室遇到的瓶颈问题,相关部门需要加大推广的投入和培训,在初期,虚拟诊室需要专门人员的指导使用,当人们感受到虚拟诊室所带来的经验丰富的虚拟医生,方便快捷的治疗体验后,对目前面临的就医难将是一种质的改变。

7总结

现有的智慧医疗服务平台已经为患者缓解了预约挂号跑现场的问题,对挂号,缴费,取药,候诊的时间从原来的平均三小时缩短到现在的半小时。通过虚拟诊室,实现24小时无等待就医将是未来医疗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李雷.宝鸡加快多种形式医联体建设[J].中国卫生人才,2019(04):48-49.

[2]黄岚.贵州远程医疗向村级延伸[J].中国农村卫生,2019(09):13.

[3]韦译婷,闵晓阳,朱平华,陈丹丹.我国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问题的探讨及对策[J].卫生软科学,2019,33(04):53-56+60

[4]林宁.多模态远程移动会诊在医改分级诊疗中的临床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08):3-4.

[5]唐加加. 让远程医疗服务平台覆盖基层[N]. 贵州日报,2019-04-23(006).

猜你喜欢
诊室挂号苏州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午后的诊室
去大医院挂号,没你想象的那么难
移动“黄牛”
挂号:看病的敲门砖
新开的诊室
社区医生更应重视检测非诊室血压
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