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火扰心型失眠的中医多样性治疗

2019-09-10 07:22刘鹏飞
甘肃科技纵横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中医治疗

刘鹏飞

【摘要】目的:了解的中医治疗情况,观察中医对肝火扰心型失眠的疗效。方法:复习近5年的文献,按照是否有躯体疾病、是否用龙胆泻肝汤治疗、是否用针刺治疗分为三类总结,观察各类治疗方法的疗效。 结果: 肝火扰心型失眠的治疗临床方法多样,对照组多采用艾司唑仑片进行常规治疗,疗效在70%左右。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有效率都在90%以上。针刺治疗中调督安神针法疗效最好,有效率100%。结论: 睡眠质量的不好对人体的身心健康状况、生活质量和学习、工作效率等诸多方面影响非常大。中医为解决失眠问题提供了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方法,改善了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了失眠患者的工作及生活质量。肝火扰心型失眠的中医治疗中调督安神针法疗效最好。

【关键词】肝火扰心型失眠   中医治疗  调督安神针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志码:A

失眠症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主要是以频繁而持续的入睡困难和(或)睡眠维持困难并导致睡眠感不满意为特征[1]。睡眠是哺乳动物维持体内平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自身和物种的生存至关重要。人类有1/3时间在睡眠中度过。哺乳动物的睡眠和觉醒都是一个由多种神经调节系统复杂融合调控的主动过程。是脑部进入不同的激活模式的过程。神经调节系统包括,存在于脑干的五腔色胺、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多巴胺和谷氨酸。还有存在于下丘脑的组胺和下丘脑分泌素。还有存在与大脑的腺苷、乙酰胆碱和γ-羟基丁酸。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神经活性物质对睡眠产生影响。

睡眠是人类的基本行为,人出生开始就会在睡眠状态与觉醒状态中转换。睡眠是一个恢复精力的过程,睡眠与人的生理、心理功能有着密切联系,睡眠质量的好坏对人体的身心健康状况、生活质量和学习、工作效率等诸多方面影响非常之大,当人们有足够而且健康的睡眠时,可以使人们的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整和恢复,有助于人们日常的工作和学习。睡眠质量不高会导致思维清晰程度下降、易怒、焦虑、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等不良反应。

肝火扰心型临床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不寐多梦,甚则彻夜不眠,急躁易怒,伴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不思饮食,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而数。治疗手段也较为多样化。

一.伴躯体疾病的失眠的治疗

邓潇[2]等治疗高血压伴失眠(肝火扰心型)患者40人,把他们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治疗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治疗组在氨氯地平治疗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为肝火扰心型患者给予百乐眠,两组均治疗2周。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0%,显效率45%,有效率45%;观察组总有效率10%,显效率0%,有效率1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百乐眠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伴失眠(肝火扰心型)疗效显著。

二.中药龙胆泻肝汤为主的治疗

洪天一[3]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49例肝火扰心型失眠症患者,龙胆泻肝汤加减后1剂/d,水煎服,早晚分服,睡前加用药渣泡脚,另外用脑功能治疗仪行电磁疗。治疗后49例患者中,临床治愈25例,占51. 02% ; 显效20例,占40. 18%; 无效4例,占8. 16%。总有效率为91. 84% 。对肝火扰心型失眠患者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配合脑功能治疗仪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卢军占[4]把9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龙胆泻肝汤来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片进行常规治疗。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6.7%,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龙胆泻肝汤在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时疗效比艾司唑仑片要好,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陈欣[5]将82例肝火扰心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采用龙胆泻肝汤治疗,每日1剂,早晚服用; 对照组40例,采用艾司唑仑片治疗,每晚1次,每次2mg。2周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疗效。发现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42例中,痊愈21 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 4 例,有效率90. 48%; 对照组40例中,痊愈10例,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13例,有效率67. 50% 。 龙胆泻肝汤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临床疗效好,而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无药物依赖性。

罗智勇[6]将60例门诊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情志护理,劝导患者解除思想压力,养成良好睡眠习惯。对照组30例予以阿普唑仑口服,0.4mg/次,1次/d。治疗组30例口服龙胆泻肝汤1剂/d,水煎120mL,早晚温服。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结果显示治疗组痊愈14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龙胆泻肝汤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效果显著。且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及耐药性和药物依赖性,是应用于肝火扰心型失眠治疗不错选择。

三.不同针法的针刺治疗

邓树峰[7]采用薄氏腹针和口服阿普唑仑对照治疗60例肝火扰心型失眠症患者,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 1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 ( 90% ) 与对照组总有效率 ( 73. 3% ) 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观察组副反应:治疗期间有1例患者出现针刺部位皮肤潮红,未处理,拔针后消失。对照组副反应:患者治疗期间有20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白天困倦。其发现运用腹针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症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均比口服阿普唑仑要好,副反应小。

杨鸿恩[8]等采用调督安神针法治疗39例肝火扰心失眠患者,下午3点到5点针刺,留针20 min,每周治疗5次,共治疗4周。采用匹茲堡睡眠指数 ( PSQI) 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显示调督安神针法对肝火扰心型失眠有确切疗效(愈显率76. 92% 、总有效率 100. 00%)。

冯贵平[9]等研究发现调督安神针法联合刺络拔罐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疗效确切,优于常规针刺法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愈显率(78.69%),减少患者入睡时间,增加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总有效率(91.8%)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余汉荣[10]等运用俞募配穴联合刺血对照常规针刺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患者64例,结果显示俞募配穴联合刺血治疗(总有效率 93. 75%)肝火扰心型失眠疗效确切,较常规针刺(总有效率75. 00%)疗效更好。

肝火扰心型失眠的治疗临床方法多样,有效率都在90%以上,其中以杨鸿恩[8]等采用的调督安神针法疗效最好,有效率100%。肝火扰心,指肝气郁结,肝郁而化火,郁火扰动心神神志不宁则不寐。除了以上方法外,中药应用中药对的应用在治疗中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其原则关键在于平肝泻火,安神定志。临床上石决明和磁石经常相须为用。《本草经疏》:石决明,乃足厥阴经药也。《医学衷中参西录》:石决明味微咸,性微凉,为凉肝镇肝之要药。石决明咸寒清热,质重潜阳,专入肝经,而有平肝阳、清肝热之功,为凉肝、镇肝之要药。磁石味辛咸,平,无毒。归肾经、肝经、肺经。磁石有镇肝潜阳、安神镇惊的功效。镇肝潜阳:磁石咸寒质重,能镇能纳,能上能下,镇浮阳而益肾阴,镇真精使神水不移,坠肝火而潜肝阳,镇心火而火不上逆,常用于阴虚阳亢所致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等症状。镇静安神:本品为矿石类药物,质重,有重镇安神,安神定志之功效。两药相合,以相辅相成,药对为用,沉降肝火之效甚佳,即可清肝心之火潜肝阳以安心神,改善心烦失眠之证。酸枣仁和栀子,这对药相使为用。酸枣仁性平,味甘、酸,归肝、胆、心经。能补肝,宁心,敛汗,生津常用于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酸枣仁具有镇静催眠作用,具有安定作用及有抗惊厥作用。中医认为,栀子苦寒清降,能清泻三焦火邪、清泻肝火以平肝阳,泻心火而除烦,为治热病心烦、躁扰不宁之要药。两药组合,以相反相成,药对为用,一补一泻,平衡阴阳,清利肝火,清心除烦,以收安神之功。药对的应用,为中医治疗失眠的疗效增加了砝码。

不良的睡眠可导致出现手脚心多汗、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胸闷、四肢乏力麻木等生理症状;由于长期陷入对于睡眠的担心与恐慌中,人会变得多疑、敏感、易怒,以及缺乏自信。良好的睡眠质量能使他们头脑清晰,思维敏捷,注意力集中,情绪稳定,抵抗力增强,食欲良好。中医为解决失眠问题提供了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方法,改善了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了失眠患者的工作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国睡眠研究会.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医学杂志,2017;97(24):1844-1856.

[2]邓潇,郑宝钧.百乐眠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伴失眠(肝火扰心型)疗效观察.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8,6(30):179.

[3]洪天一,韩一龙,梁超.龙胆泻肝汤加减配合脑功能治疗仪治疗肝火扰心型不寐 49 例.辽宁中医杂志,2014,3(8):1667-1669.

[4]卢军占.龙胆泻肝汤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疗效观察.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6, 3( 21):4269,4272.

[5]陈欣.龙胆泻肝汤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临床观察.光明中医.2013,28(6):1178-1179.

[6]罗智勇.龙胆泻肝汤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随机平行对照研究.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 0 1 3,27(10):13-14.

[7]邓树峰.腹针治疗肝火扰心失眠症临床观察.四川中医.2014,32(7):161-163.

[8]杨鸿恩,韩一栩,梁燕.调督安神针法对不同证型失眠的疗效影响.河北中医药学报.2016,31(2):34-37.

[9]冯贵平,李振起,王艳君.调督安神针法联合刺络拔罐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的疗效观察.河北中医.2018,40(7):1075-1077.

[10]余汉荣,吴彬浩,溫振华.俞募配穴联合刺血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疗效观察.山西中医.2016,32(12):26-27.

猜你喜欢
中医治疗
弱视的中西医治疗概况
“攻”“补”“通”法在治疗系统性硬化症中的应用探析
中医治疗妇科慢性宫颈炎阴道炎临床疗效研究
浅析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优势与不足
通乳颗粒结合乳房手法按摩治疗产后缺乳疗效观察
尘肺合并肺心病心衰的中医治疗现状
探讨精神分裂症采用中医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探讨中医治疗神经内科失眠患者的疗效
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观察
霍奇金淋巴瘤的中医治疗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