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螺旋CT对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2019-09-10 02:13戴晓秋陈勇刘军杨晓宇
健康前沿 2019年11期
关键词:灵敏度病理学造影

戴晓秋 陈勇 刘军 杨晓宇

摘要:目的:针对患有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患者,通过对其进行64排螺旋CT诊断以后,分析其诊断和鉴别的有效性。方法:在本院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期间,接受患有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患者中随机挑选64例,分别对其采用X线片进行放射诊断和64排螺旋CT诊断,记为对比组和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通过诊断以后与病理学检测的准确性、灵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通过诊断以后与病理学检测的准确性、灵敏度均要优于对比组,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针对患有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患者,通过对其进行64排螺旋CT诊断以后,能够有效对患者的患病情况进行鉴别,准确性、灵敏性相对于X线片来说效果更好。

关键词:脑内海绵状血管瘤;X线片;64排螺旋CT诊断;灵敏度;影像学

为了能够使患有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得到良好的治疗,使患者的基本得到良好的控制,避免其癌细胞扩散,就要对入院就诊的患者进行有效的诊断,目前,常见的诊断方法X线片诊断、脑内海绵状血管瘤以及病理学检验等[1],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患有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患者,通过对其进行64排螺旋CT诊断以后,分析其诊断和鉴别的有效性。其中,具体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院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期间,接受患有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患者中随机挑选64例,记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64),分别对其采用X线片诊断和64排螺旋CT诊断。其中所有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例为(37:27),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8.45±4.12)岁,患者的病程为(2.11±1.32)年。纳入标准:(1)本次研究中,所选取的患者在临床医学上均被确诊为脑内海绵状血管瘤,在病理学诊断过程中该疾病的癌症为未分化型。(2)本次探讨的所有相关事项均取得相关伦理委员会的同意。(3)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的相关内容,并签定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排除对相关治疗、诊断具有治疗禁忌证的患者。(2)排除患有精神异常相关症状的患者;(3)排除安装有金属材料的假牙及可能产生金属伪影的患者。

1.2 方法

1.2 1 对比组

对该组患者进行X线平片放射诊断,使患者保持平卧位,采用的摄像系统为Ysio  DR, X线仪器产品型号:Siemens-Ysio,对患者脑部的正面、侧面进行诊断。

1.2.2 观察组

对该组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诊断,在诊断过程中使患者保持镇静,呼吸速率保持平稳,并进行憋气,采用的CT仪器为64排螺旋机,对患者进行扫描,设置参数为:电压150kv,通过的最大电流为95mA,扫描的层厚为4毫米,螺距为2毫米,扫描顺序为从头颅逐步向颈部进行扫描。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通过诊断以后与病理学检测的准确性、灵敏度。其中以上所有诊断均通过病理学诊断[2]。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方法:SPSS17.00;用百分数(%)进行计数,组间检验用x2表示,如果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效率

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通过病理学诊断,其中在病理学诊断中,64例患者中有31例(48.43%)患者被诊断为脑内海绵状血管癌,有33例患者被诊断为良性肿瘤(51.56%),对上述患者进行X线片诊断和64排螺旋CT诊断以后,效果有所不同,其中,具体数据如1所示:

2.2对比两组患者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通過病理学诊断,对上述患者进行X线片进行诊断和64排螺旋CT诊断以后,观察组患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要优于对比组,其中,具体数据如2所示:

3 讨论

就目前而言,在我国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数量在逐年增加,且该疾病的死亡率较高,属于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之一,该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尤其最近几年,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以及各种不良的生活习惯,例如抽烟、酗酒等,导致患者的人数越来越多[3]。

64排螺旋CT是诊断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新手段,与其他诊断方法相比毫不逊色。其最大的优点是无创伤,病人只需静脉内注射60-80毫升显影剂,就可以清晰显示血管动脉的立体影像。其特点是阴性预测价值高,即64排螺旋CT正常者,动脉造影也会正常。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患者进行X线片诊断和64排螺旋CT诊断以后,可以发现采用64排螺旋CT诊断以后与病理学检测的准确性、灵敏度均要优于采用X线片的诊断结果[4-5]。

综上所述,针对患有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患者,通过对其进行64排螺旋CT诊断以后,能够有效对患者的患病情况进行鉴别,准确性、灵敏性相对于X线片来说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孙连静.16排螺旋CT头颈部螺旋CT血管造影对血管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07):65.

[2]梁琰,张永强,李展展.螺旋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诊断及疗效评估的临床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9,17(03):72-74.

[3]董琴,蔡勇,杨璧,杨志勇.640层螺旋CT全脑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造影一站式成像在颅脑术后诊断价值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9(07):66-72.

[4]罗乐.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腹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评价[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06):64-66.

[5]巫巧雄,陈红.应用64排螺旋CT对肝海绵状血管瘤诊断的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6):54-55.B565FC18-EAD7-43C7-85AE-5DDC9F9D34A3

猜你喜欢
灵敏度病理学造影
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胆囊壁弥漫增厚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
超声造影和x光造影区别?
如何看待CT冠状动脉造影
胃黄色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基于ADS—B的射频前端接收技术研究
PBL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阻力系数为定值时弹道参数对气动参数灵敏度分析
增强CT在结肠肿瘤诊断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研究
中药导致肝损害组织病理学及临床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