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枸杞本草考证

2019-09-10 05:59李静余意张小波
世界中医药 2019年10期
关键词:性味形态产地

李静 余意 张小波

摘要 目的:对药用枸杞的名称、品种、性味及功效等进行考证,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枸杞提供文献依据。方法:立足传统本草文献进行梳理和校对,并同《中国植物志》及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进行古今对照。结果:梳理清楚了枸杞的名称、品种、性味及功效。结论:枸杞产地经历了由河北、江苏逐渐向陕西、甘肃等地的变迁,最终形成了以宁夏为道地产区的稳定状态;古时药用枸杞的品种由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逐步变为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枸杞子同枸杞根(地骨皮)的功效自唐代开始就有区别,至《本草纲目》变得完全清晰,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枸杞子功效中的“内热消渴”在传统本草文献中为地骨皮的功效。

关键词 药用枸杞;本草考证;产地;性味;形态

Abstract Objective:To verify the name,variety,taste and efficacy of medicinal Fructus Lycii,and provide literature basi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Fructus Lycii.Methods: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herbal literature for combing and proofreading,and with the Chinese Flora and the 2015 edition of the Pharmacopoeia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o carry out ancient and modern comparisons.Results:The name,variety,taste and efficacy of the Fructus Lycii were clearly combed.Conclusion:The production area has gradually changed from Hebei and Jiangsu to Shaanxi and Gansu,and finally formed a stable state with Ningxia as the genuine region.The ancient medicinal Fructus Lycii varieties gradually changed from Lycium chinense Mill.for the Lycium barbarum L.; the effect of the medicinal Fructus Lycii′s fruit and root(Cortex Lycii)has been different since the Tang Dynasty,until the 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 has become completely clear,the efficacy of the Fructus Lycii′s fruit in the 2015 edition of the Pharmacopoeia,such as “internal heat and consumptive thirst”,is the effect of the root(Cortex Lycii)in the traditional herbal literature.

Key Words Medicinal Fructus Lycii; Herbal research; Origin; Taste; Morphology

中图分类号:R28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7202.2019.10.011

枸杞又名杞,枸檵,枸忌,羊乳等,为历代本草所记载。枸杞属植物在我国有7个品种和3变种,其中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北方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var.potaninii(Pojark.)A.M.Lu)都有药用功能。从1977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开始,枸杞和地骨皮分别单独收载,但其基原及功效上的异同传统本草文献记载多有不同。因此,为了更好的明确药用枸杞的来源,开发利用枸杞,有必要对药用枸杞的名称、形态、产地、功效等方面进行详细考证。

1 名称考证

枸杞二字,在《說文解字》中分别记载为:“枸,木也,可爲醬。出蜀。从木句聲”。及“杞,枸杞也。从木己聲”。在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分别解释为:“枸,木也。可爲醬。出蜀。史,漢皆云枸醬。詳艸部蒟下。從木。句聲。按小雅:南山有枸。毛(毛亨)曰。枸,枳枸也。枳枸卽禮記之椇。許於枸下不言枳枸。椇字亦不錄。杞,枸杞也。按釋木,毛傳皆云。杞,枸檵。禮記鄭注亦云。芑,枸檵也。郭注爾雅云。今枸杞也。是則枸檵爲古名。枸杞雖見本艸經,而爲今名。許檵篆下當云。枸檵杞也”。

从上可知,“枸”在古代多与“酱”“枳”连用,而“枸”在艸部蒟下,“蒟”的果实像桑葚,有辣味,可吃,可制酱。同时“枳”作为一种果实,其自身也有一定的滋味。而“杞”即为“檵”,单独一字即可解释为枸杞这一植物。从字的形态上看“杞”字右边是“木”,表示植株的地上部分为树木,左边是“己”可看为植物的底下根部形态弯曲,此特点与“枸”通“钩”的树根弯曲之意相通。而“檵”字从外形上看可视为树木之上长有许多果实。因此在这里推测“枸”可能主要表示枸杞这一植物的味道、用途,“杞”则代表枸杞这一植物的形态特征与植物的真实名称。

同时还有其他说法认为“枸杞”之名来自于其植物地下部分的形态像“狗”而得名。如《证类本草》引《续仙传》云:朱孺子见溪侧二花犬,逐入于枸杞丛下。掘之得根,形如二犬。烹而食之,忽觉身轻。周密《浩然斋日抄》云:宋徽宗时,顺州筑城,得枸杞于土中,其形如獒状,驰献阙下,乃仙家所谓千岁枸杞,其形如犬者。以及明代吴文炳《药性全备食物本草》曰:枸,狗也。《尔雅》云:其根久如狗形,服之大有灵异。杞,即杞柳之杞。多刺,又名枸棘。这些记述中都出现枸杞的根形态上与“犬”相似的描述。565BAB24-E58C-4B62-BC45-301E26F8074C

比较于以上2种解释李时珍还曾提出另一种说法即“枸、杞二树名。此物棘如枸之刺,茎如杞之条,故兼名之。道书言:千载枸杞,其形如犬,故得枸名,未审然否?”这里提出枸杞之名的来源是由于植物上的刺类似于枸树,植物的茎条类似于杞树的枝条。从“枸”字的组词上看,枸橼、枸骨、枸橘其植株上都也有刺存在。比较中国植物志上对枸杞属植物“灌木,通常有棘刺或稀无刺”描述,这种说法也有其一定的依据。

综合以上3种说法虽然各有差异,但可以看出枸杞二字的解释本质上都是通过象形、取音而来。通过上述描述可以推测“枸杞”的外部特征,根部曲折类似“犬”状,枸杞果悬挂枝头,果实酸甜可食用,枝条类似杞树,上有棘刺。比较中国植物志枸杞属植物,与古代记载的“枸杞”基本相同。

2 产地考证

枸杞首载于《神农本草经》19,但自汉魏时期《名医别录》7才开始有明确产地记载,时至今日,枸杞产地历经变迁,最终以宁夏一带为道地产区。

汉魏时期的《名医别录》中记载:枸杞,“生常山平泽及诸丘陵阪岸”。说明当时药用枸杞来源于常山一带,即今河北省石家庄市附近的中心区域。

南北朝·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记载:枸杞,“生常山平泽、及诸丘陵阪岸上。冬采根,春、夏采叶,秋采茎、实,阴干。今出堂邑,而石头烽火楼下最多。其叶可作羹,味小苦”。这里的“堂邑”指南京市。从所记载的区域来看,应该是广布种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以及变种北方枸杞。

唐·《千金翼方》记载:“甘州者为真,叶厚大者是。大体出河西诸郡,其次江池间圩埂上者。实圆如樱桃。全少核,暴干如饼,极膏润有味”。文中以“甘州者为真”来肯定甘州枸杞在药效上的优势。“甘州”指进甘肃省张掖市;“河西”泛指黄河以西之地,汉、唐时多指甘肃、青海两省黄河以西的地区。比较现行《中国植物志》枸杞属植物的分布图,这里提到的药用枸杞在品种上来说应该为宁夏枸杞或新疆枸杞Lycium dasystemum Pojark.var.dasystemum。

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枸杞,陕西极边生者,高丈余,大可柱,叶长数寸,无刺,根皮如厚朴,甘美异于他处者”。这里说到陕西极边所生的枸杞“甘美异于他处”,说明在口感上,这一带所产的枸杞比较于前面所说的北方枸杞味甜,查看宋朝疆域图,陕西极边之地包括现在甘肃兰州以及宁夏银川一带的部分地区。

明·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地】〔图经曰〕生常山平泽及丘陵阪岸今处处有之〔道地〕实陕西甘州茂州”。文中明确指出“陕西甘州茂州”为枸杞的道地产区,这与宋代本草结论一致。明·陈嘉谟《本草蒙筌》:“近道田侧俱有,甘肃州(并属陕西)者独佳。春生嫩苗,作茹爽口”。此时甘州枸杞已经被成为“独佳”。明·李时珍《本草纲目》5记载:“古者枸杞、地骨皮取常山者为上,其他丘陵阪岸者可用,后世惟取陕西者良,而又以甘州者为绝品。今陕之兰州、灵州、九原以西枸杞,并是大树,其叶浓根粗。河西及甘州者,其子圆如樱桃,曝干紧小少核,干亦红润甘美,味如葡萄,可作果食,异于他处者”。李时珍在这里用“绝品”二字再次点明甘州枸杞的品质优于其他产地。并将兰州、灵州(今宁夏吴忠市境内)、九原(今包头市九原区)所产的枸杞称为西枸杞。

清·汪昂《本草备要》:“以甘州所产者、红润少核良”。清·陈士铎《本草新编》:“甘肃者佳”。清·王孟英《归砚录》引徐季方“甘枸杞”以甘州得名。河以西遍地皆产,惟凉州镇番卫(民勤县)了江石所产独佳”。从这里可以看出清代早期还是延续宋朝与明朝的说法多以甘州为道地产区。清代《中卫县志》道:“宁安(中宁县一带)一带家种杞园各省入药甘枸杞皆宁产也”,由此枸杞的产地从甘州逐渐迁移至宁夏。同时在清代《甘肃府志》《宁夏府志》中皆有对枸杞的记载。

综上所述,按时间顺序枸杞的产地呈现出从河北、南京到甘肃、青海等地最终稳定在宁夏及周边。而在品种上呈现出从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或其变种北方枸杞到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变化。

3 古籍中枸杞形态考证

秦汉·《神农本草经》引陆玑云:“苦杞秋熟,正赤,服之轻身益气”。

宋·苏颂《本草图经》曰:“春生苗,叶如石榴叶而软薄堪食,俗呼为甜菜;其茎干高三、五尺,作丛;六月、七月生小红紫花;随便结红实,形微长如枣核;其根名地骨”。

明·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苗〔图经曰〕春生苗叶如石榴叶而软薄,其茎干高三五尺,作丛,六七月生小红紫花,随便结实,形微长如枣核;沈存中云,陕西枸杞长一二丈其围数寸,无刺,根皮如浓朴,甘美异于诸处,子如樱桃,全少核,今人相传谓枸杞与枸棘相类其实形长而无刺者真枸杞,圆而有刺者枸棘也”。明·陈嘉谟《本草蒙筌》:“春生嫩苗,作茹爽口。秋结赤实,入药益人”。明·《本草纲目》曰:“……今陕之兰州、灵州、九原以西枸杞,并是大树,其叶浓根粗。河西及甘州者,其子圆如樱桃,曝干紧小少核,干亦红润甘美,味如葡萄,可作果食,异于他处者”。明·《本草纲目》引沈存中《笔谈》亦言:“陕西极边生者高丈余,大可作柱。叶长数寸,无刺。根皮如浓朴。则入药大抵以河西者为上也”。明·倪朱谟《本草汇言》:“苏氏曰:春发苗如榴叶状,软薄堪作茹食,茎干丛生,高三五尺。李氏曰:……陕之兰灵,及九原以西者,并是大树其叶厚根粗。七月作花紫色,随结红子,实形长如枣核或圆如樱桃……凌冬不落。二月叶发,五月再发,其实乃谢。七月叶又发,花即随之,极易延蔓。根深者,一发三四尺,枝茎寸截,或分劈横埋土中,旬日便发,易生如此”。明·卢之颐《本草乘雅半偈》[24]曰:“春放苗,作榴葉状,软薄堪食,茎干丛生,高三五尺,陕之兰灵,及九原以西者,并是大树。七月作花紫色,随结红实,形长如枣核,凌冬不落。二月叶发,五月再发,其实乃谢。七月叶又发,花即随之,极易延蔓。根深者,一发三四尺,枝茎寸截,或分劈镂刻,横埋土中,旬日便发,易生如此”。565BAB24-E58C-4B62-BC45-301E26F8074C

清·张志聪《本草崇原》[25]曰:“春生苗,叶如石榴叶,软嫩可食,七月开小紫花,随结实,圆红如樱桃,凌冬不凋”。

从上述本草古籍的描述中可以总结出以下特征,第一类药用枸杞“叶如石榴叶而软薄堪食”“其茎干高三、五尺”“作丛”,第二类药用枸杞“高丈余”“并是大树”“无刺”“叶长数寸”“叶厚根粗”。将两类枸杞与我国现有枸杞属的植物进行比较,发现第一类枸杞与枸杞(Lycium chincnse Mill.)相似。从植物形态上来说枸杞(Lycium chincnse Mill.)为多分枝灌木与“作丛”特点对应;一般高度为0.5~1 m与“高三、五尺”对应;与此同时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在生长高度与形态上与第二类枸杞所提到的“高丈余”“叶厚根粗”等特点上更为接近。

4 性味及功效考证

枸杞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味及功效在本草文献中的记载。见表1。

由表1可见,《神农本草经》没有区分枸杞的药用部位,因此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本经》所列气味主治,盖通根、苗、花、实而言,初无分别也”。《名医别录》中首次明确了枸杞的药用部位,即“冬采根,春、夏采叶,秋采茎、实”,并且区别了根和子的性味,但功效亦同《本经》,对根、叶、茎、实等不作区别,这种情况在本草著作中一直延续到了宋代。但在此期间,医家在具体医疗实践中却逐渐对枸杞不同部位的功效进行了区别。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消渴”用到的只有枸杞枝叶和根,枸杞子主要用于补虚劳等[26];《千金翼方》更是直接将枸杞根归类到了“消渴”项下。至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首次出现了对枸杞“根、叶、苗、实”性味及功效的区别,更加明确了枸杞子主在滋补,而消渴退热则为枸杞根(地骨皮)的功效。但比较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发现,枸杞子的功效记载中具有“内热消渴”,这与传统本草文献的记载是不相符合的。

5 结论

5.1 产地变迁 药用枸杞的产地的历史变迁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药用枸杞的产地在“常山(河北省石家庄市附近)”与“堂邑(南京市附近)”。比较中国植物志以及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中枸杞属植物分布结果,初步判断此处的药用枸杞为枸杞以及变种北方枸杞。第二阶段,药用枸杞的产地变为“甘州(今甘肃省张掖市)”“河西诸郡(泛指黄河以西之地汉、唐时多指甘肃、青海两省黄河以西的地区)”“陕西极边”。从地理位置来看,以上地区分布的枸杞有可能为宁夏枸杞或新疆枸杞等。第三阶段为清朝后期,随着枸杞的栽培化,产区逐步集中固定,被前几朝所推崇的“甘杞”这一时期几乎都产自宁安(今中宁县)一带。

5.2 形态分析 本草文献中记载的枸杞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叶如石榴叶而软薄堪食”“其茎干高三、五尺”“作丛”等。第二类以“高丈余”“并是大树”“无刺”“叶长数寸”“叶大而厚”“叶厚根粗”为特点。将两类枸杞与中国植物志枸杞属下植物进行形态学上的比较,发现第一类枸杞与枸杞(Lycium chincnse Mill.)相似。同时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与第二类中描述的“高丈余”“叶厚根粗”等更为接近。2种类型枸杞的特点比较详见表2。

5.3 性味及功效 《神农本草经》没有区分枸杞的药用部位,所列气味主治,是针对根、苗、花、实整体而言。《名医别录》中首次明确了枸杞的药用部位,并且区别了根和子的性味,但功效亦同《本经》,对根、叶、茎、实等不作区别,这种情况在本草著作中一直延续到了宋代。但在此期间,医家在具体医疗实践中却逐渐形成了“枸杞枝葉和根用于消渴,枸杞子用于补虚劳等”基本认知。至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首次出现了对枸杞“根、叶、苗、实”性味及功效的区别,更加明确了枸杞子主在滋补,而消渴退热则为枸杞根(地骨皮)的功效。但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枸杞子的功效记载中有“内热消渴”,这与传统本草文献的记载是不相符合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402.

[2]许慎.说文解字[M].柴剑虹,校.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320-322.

[3]许慎.说文解字注[M].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452,454-455.

[4]唐慎微.证类本草[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345.

[5]吴文炳,药性全备食物本草(卷四)[M].刻本,谭阳:谭阳书林,1644.

[6]李时珍.本草纲目(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112-2113.

[7]陶弘景.名医别录[M].尚志钧,尚元盛,辑校.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37-38.

[8]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辑校本[M].尚志钧,尚元盛,辑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28.

[9]孙思邈.千金翼方孙思邈医学全书[M].张印生,辑校.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743.

[10]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67(1)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12-13.

[11]沈括.梦溪笔谈辑校本[M].张富祥,辑校.北京:中华书局,2009:298.

[12]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校注研究本[M].曹晖,辑校.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302.

[13]陈嘉谟.本草蒙筌[M].陆拯,赵法新,校点.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140.

[14]汪昂.本草备要-新安医籍丛刊[M].安徽:安徽文学技术出版社,1990:75.

[15]陈士铎.本草新编[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203-205.

[16]盛增秀.王孟英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418.

[17]郑元吉.校点注释中卫县志[M].宁夏中卫县县志编目委员会,点校.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0:116.

[18]黄成助.甘州府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779:632.

[19]宁夏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宁夏百科全书[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302.

[20]马继兴.神农本草经辑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91.

[21]苏颖.本草图经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436.

[22]倪朱谟.本草汇言(十五卷)[M].郑金生,校.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278.

[23]卢之颐.本草乘雅半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46.

[24]张志聪.本草崇原[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15.

[25]孙思邈.孙真人千金方[M].李景荣,校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48,90.

(2018-12-07收稿 责任编辑:王明)565BAB24-E58C-4B62-BC45-301E26F8074C

猜你喜欢
性味形态产地
飞龙在天
寿
方剂药性量化研究现状及展望
经方中芍药的运用
刍议汉字设计的形态语义学
战斗精神的五个要素
建筑设计基础教育中“体”与“空间”形态的自组织
“互联网+”视域下的公益新形态探究
天津86%养殖场获无公害产地认定
半夏泻心汤的不同性味配伍对慢性胃溃疡大鼠胃液分泌及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