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粮食银行”业务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9-09-10 05:03王宪勇
辽宁经济 2019年1期
关键词:期货市场期权保险公司

王宪勇

[内容提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增加,继续相关政策措施保障农民种植收益,保护农民种植的积极性,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捧在自己的手里。“粮食银行”是保障农民收益的有益尝试,但缺乏可持续性。通过期货市场与“粮食银行”相结合,能够增加该项业务的生命力。本文建议相关政策对期货市场与“粮食银行”相结合的新模式给予配套支持,配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顺利推进。

[关键词] “粮食银行”期货市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的价格波动风险增加。如何在改革后保障农民收入,是我国农业政策面临的重大问题。“粮食银行”有利于减少粮食浪费、保障农民收入,同时稳定企业粮源、减少企业财务费用,能够实现农民与涉农企业的双赢。但是,当前“粮食银行”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价格风险等多因素的制约。国际经验表明,期货市场能够为“粮食银行”提供价格信息、期货工具以及批量销售渠道,帮助“粮食银行”对冲价格风险等经营风险,支持其做大做强。“粮食银行”在期货市场支持下的迅速发展,将为农产品价格的市场化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一、“粮食银行”是保障农民收入和优化涉农企业经营的重要途径

“粮食银行”是粮食企业面向种粮农民开展的一种粮食代储代销业务。借鉴商业银行存款经营管理方式,粮食企业向存粮农民提供存粮证明,农民可在市场价格上涨时,销售存粮,获得更高收益。

“粮食银行”主要解决农民,特别是种粮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卖粮难、保管难、运输难、筹资难的问题,减少粮食产后损失,对实现农民保收、增收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粮食银行”有利于粮食企业缓解集中收粮资金压力、节省财务费用,提高企业对优质粮源的掌控能力。在农产品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粮食银行”为实现农民和企业双赢的创新性经营模式。

二、多因素制约“粮食银行”做大做强

1.缺乏权威、实用的价格作为收购参考价格。粮食银行收购时,粮食流通或加工企业使用国家收储价格或挂牌价格。收储价格具有权威性,但收储期过后,再使用以往价格就会脱离市场情况。由粮食企业自己挂牌收购,又缺乏权威性,粮价上涨时,农民会怀疑粮食企业挂牌价格低于市场价格。

2.无法解决跌价企业受损、涨价农民违约的问题。“粮食银行”收购采取的是保底价格。价格下跌时,粮食企业按照合同价格收购农民粮食,企业收购越多亏损越大。粮食价格上涨时,农民售粮渠道多,可能出现违约纠纷,要将已签约粮食销售给“粮食银行”以外出价更高的企业。企业涨价顺价的收购方式也增加了企业收购成本,企业难以负担大量收购的成本。

3.难以克服市场不景气时自身销售困境。作为流通企业,“粮食银行”收购粮食后要再次销售,收购量大的时候,正是市场不景气,农民卖粮难时期,收购的粮食难以大量销售。作为加工企业,粮食收购量高于加工需要量时,同样面临销售问题。

三、期货市场助力农业价格风险管理的国际经验

1.美国补贴权利金和农业保险的经验。1993年开始,美国政府鼓励印第安纳州、伊利诺伊州的部分农场主进入CBOT(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进行期权交易,通过购买大豆、小麦、玉米的看跌期权,以维持其价格,以部分替代农业补贴政策。政府不仅为农场主支付交易过程中的手续费及其他费用,还为其支付部分购买期权合约的权利金,如1993年美国政府给予15美分/蒲式耳的参与补贴;1994年和1995年,政府给予5美分/蒲式耳的参与补贴。此项目实施后,美国农场主参与者众多,参与该项目的地区由最初的3州9县增加到7州21县,参加的农场主由952个增加到1569个。

2.墨西哥和巴西向农民补贴期权权利金的经验。1992年,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后,逐步实现了区域内农产品的贸易自由化。农业价格补贴导致国内外粮价倒挂,国外低价粮食涌人国内,墨西哥政府的农业补贴政策逐步开始由价格补贴向市场化方向转化,期权权利金补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项目。

农产品期权补贴相关项目由墨西哥农业部下设的农业贸易支持与服务局(ASERCA)负责操作,有两种:一是简单的直接补贴。只针对农产品卖方,由农户、合作社等申请政府资金补贴,并通过政府机构完成买入期权的套保交易。二是与现货项目结合的合同补贴。针对农产品的买方和卖方,政府作为中介撮合买卖双方参考国际期货市场价格签署远期现货合同,同时政府使用财政资金买入与该远期现货合同价格和数量相匹配的看涨和看跌期权,在买卖双方完成现货合同履约后,期权交易所得收益用于补偿上述合同双方中受价格不利影响的一方。

四、期货市场优化“粮食银行”的途径

随着“粮食银行”规模的扩大,面临的价格风险日益突出,亟需对冲价格风险的手段和工具。期货市场能够提供价格信息、期货和期权等交易工具,还能整合保险和银行等资源提供一揽子促进“粮食银行”发展的措施。

1.提供权威和公允的市场价格。“粮食银行”需要一个可参照的价格确定收购农民粮食的价格。期货市场作为买卖双方之外的独立第三方,提供竞价平台和真实交易价格。期货市场具有众多参与者,包括現货市场的主要贸易商和加工企业,反映了他们对供求关系的判断。以期货价格作为粮食收购价格的参考,相比收储价格更加市场化,比“粮食银行”自己报价更具权威性。

2.提供对冲价格风险的期货工具。“粮食银行”收购农民粮食采用“涨价顺价”的原则,导致粮价上涨时收购成本增加。“粮食银行”可以通过买人期货或买人看涨期权,在价格上涨时通过期货市场获得收益,补偿增加的收购成本。美国等国家的多年经验表明,利用期货市场对冲粮食价格风险具有可操作性。

3.支持保险公司发行粮食价格保险产品。保险公司可向“粮食银行”提供最高购买价格的保险,或者向存粮农民提供最低销售价格的保险,将“粮食银行”面临的价格上涨风险、农民面临的价格下跌风险由“粮食银行”向保险公司转移。“粮食银行”或农民需要向保险公司缴纳保费,但也减少了参与期货、期权所投入的成本。保险公司发售产品后将面临保险赔付的风险,需要期货市场的支持,通过参与期货或期权的方式来对冲风险。

五、相关建议

1.以“粮食银行”推动农产品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国家临储政策稳定了粮食价格,为农民增收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粮食银行”发挥了市场主体的作用,可以探索成为国家保护农民种粮收益的市场化道路。政府资金由直接补贴农民收入变为补贴保险费用或期货、期权费,保护农民利益,降低财政补贴支出。

2.鼓励保险公司开发粮食品种价格保险。保险公司应加快研发面向农民的最低销售价格保险产品和面向粮食企业的最高收购价格保险产品,由保险公司承担粮食价格下跌风险和上涨风险,期货市场为保险公司提供期权、对冲保险公司的单边价格风险。另外,保险市场监管部门应鼓励保险公司进行农产品价格保险的创新业务。

3.加快粮食期权品种的上市步伐。期权是对冲“粮食银行”业务价格风险的一项有效风险工具。向农民提供保底价格收购粮食的企业,可通过购买看跌期权,一旦价格下跌,期权收益可以弥补已约定价格收购带来的损失,稳定企业采购成本,增强“粮食银行”业务的可持续性。建议总结豆粕等已上市期权成熟经验,尽快上市玉米、大豆等农产品期权,为“粮食银行”业务的开展提供更多风险对冲工具。

猜你喜欢
期货市场期权保险公司
纸浆期货市场相关数据
小保险公司不靠谱?理赔难、易倒闭?
保险公司中报持股统计
浅议我国期货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香港保险公司过往5年部分产品分红实现率
Lévy市场下保险公司的最优投资策略
沿边金融改革试验区破解期货市场发展困境的思考
期货市场投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