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0 08:05孙士龙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9年9期
关键词:识字效率兴趣

孙士龙

摘要:“微课”是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进行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从而呈现短小精悍、目标明确且内容完整的教学资源或教学活动。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巧用微课,能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效率,拓展识字方法,使识字课堂变得生动多彩。

关键词:微课;识字;兴趣;效率;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识字教学存在单一化、程序化、被动化等特性。学生觉得识字枯燥无味,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是教师仍然采用“机械记忆、被动学习”的教学方式。今天的社会是快节奏的社会,是新的“微时代”,微信、微博、各种微视频App大行其道,微课在这种大环境下应运而生。“微课”是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进行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从而呈现短小精悍、目标明确且内容完整的教学资源或教学活动。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巧用微课,能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效率,拓展识字方法,使识字课堂变得生动多彩。

一、微课激发识字兴趣

(一)直观教学激发兴趣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微课是动态的视频,容易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需求与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使识字学习由枯燥无味变得兴趣盎然。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识字4《中国美食》时,我结合课文内容,剪辑加入了《舌尖上的中国》和介绍六安特色美食的视频片段,制作了一节微课在课前播放。学生面对如此多的美食,垂涎欲滴,兴致勃勃,此时再引导学生认识书中的美食,进而识字,学生兴致高涨,乐于接受。

(二)游戏互动激发兴趣

教育家卡罗林认为:孩子的工作就是游戏,学习任务如果是以游戏的方式呈现,那是孩子们最愿意接受的。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短,传统识字教学的“机械记忆”单调乏味,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从而在思想上开小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变换不同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始终处于一种愉快的状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识字教学微课中,教师可以用“猜谜语”“唱歌谣”等游戏导入新课,用“找朋友”“摘苹果”等游戏巩固练习。学生在互动性很强的游戏中识字,把自己完全代入情景之中,激发识字愿望,做到积极主动识字。

(三)及时评价激发兴趣

积极的评价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能够使学生树立信心,诱发学习兴趣,内化学生人格。对于学生取得的成绩,我们教师应不吝赞美之词,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进取心,激发学习积极性。在识字教学中,课前预习、课后复习都可以使用微课。在微课中,我会制作互动练习,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学生没有答对,我会说“真遗憾,再想想”等类似句子,再配上遗憾的表情。如果学生答对了,我会给他“你真棒!”“给你点赞!”等评价,画面会出现大拇指或送星星、送鲜花等。学生在激励之下,对识字越来越有兴趣,不断进步。

二、微课提高识字效率

(一)微课能直观了解造字方法

“六书”指古代的六种造字法,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学生在低年级接触到的造字方法基本是象形、会意、形声三种。在识字教学中,运用造字方法来指导识字教学,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它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汉字的字形和结构,知其所以然。但造字方法是抽象的,如何理解它是难点,单纯的概念解释是行不通也是小学教学不允许的,而运用微课就能轻松解决这一问题。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识字8》时,我制作了汉字演变的微课,首先出现小鸟的画面,接着出示“鸟”的甲骨文,这时学生可以看出“鸟”字和原本的形象是很接近的,接着展示“鸟”字的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字体,使学生很容易明白“鸟”是象形字。再如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日月明》时,用微课动画演示就能使學生直观形象地理解会意字的造字方法,如:眼睛上的水是“泪”,人靠在树上是“休”,不正就是“歪”。

(二)微课能轻松区分形近字

汉字形近字很多,低年级学生要想区分它们十分困难,即使做了大量的辨字组词练习,很多字学生还是容易混淆。针对这种情况,我使用微课帮助学生辨别形近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猴子种果树》后,我制作了微课《“拨”和“拔”的争吵》,课中两个好兄弟“拨”和“拔”晚上在明明家的书房吵了起来,因为明明把“挺拔”写成了“挺拨”,被老师批评了。兄弟俩在争吵中慢慢地想到了怎样让人们区分他们:“拨”的提手旁边是个“发”字,也就是出发、发出的意思。发短信时人们拨了号码,信息就可以发出了;在“红掌拨清波”的诗句中,鹅用脚掌轻轻一拨就出发了。而“拔”的提手旁边是“友”上面多了一点,我们可以这样记:朋友多一点就有力气把东西拔起来了。挺拔的树木被拔起来,拔河时想要取胜,都需要朋友多一点儿;拔萝卜更是告诉我们朋友多一点儿才能把大萝卜拔出来。通过这样有趣的故事,学生能牢牢记住“拨”和“拔”的区别。

(三)微课能进行差异化学习

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学习效率不同,因此,教师的教学目标必须适当,不能过高或过低。在传统课堂上可能有的学有余力,有的学生却跟不上节奏,教师顾此失彼。微课只介绍一个知识点,时间比较短,一般不超过10分钟,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进行个性化学习;如果一次没有学会,可以重复再学。因此,使用微课进行识字教学,可以使学生弹性安排学习时间、学习进度,更加人性化。

三、微课拓展识字方法

(一)图形合成识字

微课可以使用精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使学生迅速进入识字情境中,用直观形象的图片帮助学生识记字形。如在教学《日月水火》这篇识字时,微课开始展示“日、田、禾、火”等实景图片,再利用Flash动画将图片渐变成相对应的文字,使学生了解文字的创造过程,也能轻松记住字形。

(二)动画演示识字

微课可以利用自身音视频合一的优势进行动画演示,编创故事,融识字于有趣的故事中。如在教学“休”这个生字时,我用微课编创了这样的故事:“炎热的夏天,一个人在徒步赶路,他走了很久,累得满头大汗。可荒郊野外,没有可以休息的地方。这时,他看见路旁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浓荫蔽日。他十分欣喜,便走到树下,靠在树上休息。”故事放完后,我再出示“休”字让学生进行学习,有关它的形和义的识记迎刃而解。

(三)在语境中识字

学生识字应依托语言环境,脱离语言环境孤立地进行识字教学,必然是费时费力却收效甚微。微课可以真实再现生活场景,在这样的真实场景下识字,不仅有助于理解生字的音形义,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在教学《升国旗》这篇课文时,用微课创设师生一起去天安门广场参加升旗仪式,学生在升旗仪式的过程中,识记生字,练习说话,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微课可以融合多种识字方法,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提高学生识字效率。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微课与识字教学结合的研究,使学生爱识字、想识字、会识字,为阅读和习作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孙杰远.微课的原理与技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

[2]张菊香.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1).

(责任编辑:奚春皓)

猜你喜欢
识字效率兴趣
“慢”过程 “高”效率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识字儿歌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识字谜语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