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倾听技能微探

2019-09-10 06:57张怿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9年9期
关键词:倾听能力小学语文

张怿

摘要:小学语文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科目。小学生汲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就是倾听,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是一项重要任务。不过,倾听并不是简单的“听见”,而是要“听懂”。为此,教师需认真探寻策略,全力培养、改善学生的倾听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倾听能力;倾听技能

教学中的“倾听”以学生明确倾听的意义和目的为前提,以学生掌握倾听的有关知识为基础。倾听,说难不难,只要是正常智力的孩子且具有记忆、理解、评价语音信息的最基本技能即可做到;但说易也不易,因为其高级要求是倾听者能够依据获取的信息做出适当反应,提出个人见解。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听”所占的比例较大,教师须着重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使其在倾听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思维活动,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充分利用教材内容,锻炼学生倾听能力

教材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资源,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均经过千挑万选,多数文章不仅内容充实,且其语言都特别优美,是培养小学生倾听能力的重要素材。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内容,选择恰当的课文,由自身示范朗读或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音频,引导学生在倾听中思考文章的特点和所表达的情感,借此锻炼他们的倾听能力。

以苏教版小学语文《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教学为例。这篇课文是一首儿童歌曲的歌词,由少年儿童荡起双桨泛舟北海写起,先写北海的迷人美景,然后写少年儿童荡舟湖上的喜悦心情,第三小节则以问题将诗歌立意进行升华。这首歌词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描写的语境也非常优美。这样的内容,既是对新时期少年儿童幸福生活的真实描绘,同时也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教师可采用领读的方式,引领学生在朗读与倾听中感受歌词中作者所抒发的情感,让他们在倾听中理解歌词内容,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教师选择适当的课文,实施倾听教学,让朗读贯穿整个教学流程,使学生在朗读与倾听中体会歌词中蕴含的思想情感,这样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倾听能力,还可以发展其思维水平。

二、做好示范引导工作,培养学生倾听意识

课堂是学生学习与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感性思维,往往通过直接观察事物表象的方法来感知与学习;教师则是课堂的引导者,其言行举止能够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教师需要做好示范引导工作,善于倾听他们所表述的内容和提出的看法,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地培养其倾听意识。

以苏教版小学语文《变色龙》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先提出问题:变色龙为什么会变色?其变色过程有什么特点?变色龙皮肤的颜色是根据什么不断变化的?变色龙的变色特点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针对变色龙变色的原因,我所执教的班级中有一个学生这样回答道:“因为变色龙会魔法,它可以根据环境的颜色来变色。”全班哄堂大笑,但我没有主观否定该生的回答。他的答案虽然与科学逻辑不符,但是我对其想象能力和童趣天真进行了表扬。身为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表扬他们在听课过程中认真倾听与思考,使其认识到倾听的重要性。之后,我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找出变色龙会变色的原因,让他们感受变色龙的神奇。

三、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吸引学生认真倾听

近年来,现代化教学设施的日益完善和普及,为教育模式的改革带来了新的突破口。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转变教学形式,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听课兴趣。教师可合理应用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途径,营造真实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认真倾听,改善他们的听课效果。

如在开展苏教版小学语文《嫦娥奔月》的教学时,我先依据文本内容来描述和讲解嫦娥奔月这一神话故事,初步诱发学生的倾听欲望,不过他们很难感受课文的意境美与嫦娥的心灵美。这时,我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嫦娥奔月》的动画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认真倾听和观看视频,调动他们想要深入了解课文内容的兴趣。接着,我讲述了嫦娥奔月的原因。学生聚精会神地倾听讲授内容,感悟文中三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即:嫦娥的美丽善良机智,后羿的力大无比、为民造福,以及逢蒙的奸诈贪婪。实践表明,动画视频搭配语言讲述创设了良好的故事情境,使学生能够认真倾听课文内容,整节课的效果升华了。

四、营造轻松课堂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倾听

小学生往往喜欢新鲜、奇特的事物及有趣的学习方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需要教师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其主动倾听,提高听课效率。小学语文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讲故事、玩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放松心态、释放紧张和舒缓压力,促使他们主动倾听,推动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

以苏教版小学语文《公仪休拒收礼物》的教学为例。这是一篇剧本体裁的课文,主要以对话为主,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分角色表演故事的活动。我在执教的时候,挑选了四名学生,由一名学生朗读旁白,其他三位分别扮演公仪休、子明和管家,将课文表演出来,还原情境。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与推进者,我要求“观众”认真观看表演、倾听对话内容,思考对话表演中不同角色的表达重点与情感,让学生间自由沟通和交流,共同讨论:公仪休喜欢吃鱼吗?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公仪休是怎样拒收礼物的?公仪休喜欢吃鱼,为什么拒收鲤鱼?学生们都自觉阅读课文,从中寻求答案。在表演结束后,学生通过相互交流提出對故事表演的看法。之后,学生认真阅读且深入理解了课文,抓住了课文主旨,体会到了公仪休清正廉洁的品格。

五、适当增强训练力度,提高学生倾听能力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在课堂中很难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极易走神。教师应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诱发他们的倾听欲望,使其积极踊跃地参与到听课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认可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力发挥其主观意识,灵活利用口语交际、师生互动交流、朗读课文等方式,适当增强训练力度,在无形中提高他们的倾听能力。

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最后的姿势》的过程中,我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课文朗读音频,进行有感情的示范性朗读,让学生思考该怎么朗读,给予他们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交流,使其自主尝试朗读,初步感知文章内涵及表达的思想情感。我鼓励学生站起来,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与其他同学一起认真倾听,客观地发表看法,随后出示问题:通过朗读课文你从中感受到什么?谭老师为什么要张开双臂护住学生?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你们怎么知道“情况越来越危急”?人们在营救过程中又感受到怎样的一幕?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我充分利用朗读、提问、口语交流等方式展开倾听训练,以此增强训练力度,让学生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学会倾听,体会倾听的价值,从而提高他们的倾听能力。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深刻意识到倾听的重要性,从自身做起,善于倾听学生的表述,以此启发和感染他们,并结合具体课文开展丰富多彩的倾听训练活动,逐步锻炼学生的倾听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责任编辑:韩晓洁)

猜你喜欢
倾听能力小学语文
培养倾听能力,强化综合素质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探讨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通过有效引导,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