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2019-09-10 19:06吴俊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9年6期
关键词:语文阅读微课教学方法

吴俊

摘要:微课具有短小精悍、机动灵活、随时回放等多种优势。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着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枯燥、很难做到因材施教等多种问题。微课的合理运用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并可以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趣味化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情景化、个性化。教师可将微课的优势和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结合在一起,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语文阅读能力。

关键词:微课;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阅读能力是一种语文综合能力,直接决定语文考试中学生分数的高低,也是除作文之外最能体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方面。新课标对学生的阅读量要求大大提升,这也标志着语文阅读能力将成为未来各级、各类考试重点考察的内容。所以,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就成为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进行阅读课程的讲授时,大部分都是以传统的课堂形式为主: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教师讲知识点,学生记;教师播放课件,学生看。这种机械式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阅读兴趣降低,产生倦怠情绪。长时间使用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产生倦怠感和疲劳感。

(二)教学内容枯燥

目前的小学语文教材虽然已经统一为部编版教材,但大部分篇目和时代的发展仍然无紧密的联系。课文内容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学生并不熟悉相应的时代背景,所以他们往往对阅读提不起兴趣。如今的时代发展较快,小学生接触外界的信息量大,他们的心理发育速度也较快,所以阅读教学内容也需要跟上时代步伐,要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要求。教师如果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适应潮流发展的优秀作品作为阅读素材,教学效果就会好很多。

(三)很难做到因材施教

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项综合能力,它和学生的基础能力、理解能力、平时的阅读积累都密切相关。而且,每一个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阅读数量都各不相同,阅读能力的高低也各不相同。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拘泥于教材,没有办法给不同层次和不同能力的学生提供不同的阅读材料。这样,对于阅读能力强的学生而言,可能会觉得用于训练的材料过于简单而很难有所收获;对于阅读能力弱的学生而言,可能会觉得材料太难,形成畏难情绪,消耗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阅读教学中的因材施教很难在传统模式的课堂上进行。

二、微课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作用

“微课是针对某一明确教学知识点或教学重点、难点,以短、小、精、整的教学视频为载体,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的学习资源。”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微课具备以下优势:首先,微课时间短,往往5~10分钟,由于视频包含的信息量远远大于讲授,所以利用微課可以在同样的时间内囊括更多的知识点,这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其次,微课可以针对课程的重难点设计教学内容,并由教师在课后发送给家长,学生可以在家中反复观看和学习,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微课作为传统教学的辅助手段,完全可以运用在现代小学课堂教学中,尤其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微课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学方法趣味化

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如果利用微课进行辅助教学,则可以在学生注意力分散的时候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微课是借助视频来进行内容讲解的,它集声音、动画、图像和表演于一体,这也正是低龄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喜欢的模式,所以用微课来改善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有效的。

(二)教学内容情景化

阅读能力归根到底是一种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的综合运用,也是比较抽象的一种能力。单纯文字上的阅读,相对来说比较枯燥一些。如果借助微课,将文字内容转化为视频或者图像,可以将抽象的文字具体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先通过文字阅读来理解文章需要表达的意义,然后再通过微课展示出来,把抽象的内容转化成具体的形象投射给学生,帮助学生提升理解能力。如《悯农》这首诗,目的是教育学生珍惜粮食。教师可以给学生进行情景化教学,把农民辛勤劳动和小朋友浪费粮食的画面做对比,让学生看完微课后自己讨论,发表意见。教师再进行引导,让学生自己归纳出诗歌的主题思想,这显然比老师直接告诉效果要好。所以,微课的使用可以让阅读课程的教学内容以情景的方式展现,相较于文字的方式,这种方式更加直观、便捷。

(三)营造阅读环境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不是靠听教师在课堂对一篇篇文章进行讲解就能实现的,这需要学生在课外进行大量阅读训练。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只能靠老师在课堂上的提醒和家长的督促来完成,其阅读效果很难保证。而且,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营造不出“大家共读一本书”的氛围,激发不了学生的阅读欲望,因为让学生带着大量的课外书籍到学校是不现实的。但是,借助微课则可以。比如每周一、三、五早读,教师用5分钟的微课介绍一本书,并让学生通过微课一起阅读其中的经典片段,学习和运用其中的好词好句,在课堂上营造出一个封闭的、学生能全身心投入的阅读环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对于课下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大有裨益的。

三、微课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基于微课的特点和作用,微课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有着积极意义的,这种积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小学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微课形式本身是充满了趣味性的,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微课在课堂上营造出阅读环境,给学生介绍优秀的文学作品和书籍,比单纯的教师说教效果要好得多,尤其是微课上展示的书籍,形式的丰富性可以吸引学生课外去阅读这本书,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欲望就可以被有效激发。

(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小学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提高单位时间内的阅读效率则是目前小学阅读教学中的难点。在课堂上使用微课进行辅助教学,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单位时间内让学生的阅读训练进行得更充分。同时,微课可以设计活动和任务。在学生阅读结束之后,教师可利用微课迅速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不用再像传统方式中教师逐题讲解、学生逐题作答了,所以阅读效率也就自然得到了提升。

(三)能够实现个性化教学

微课的优势还在于它可以根据课程的内容灵活录制重难点,教师可以在课堂之外,将微课提供给家长,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灵活进行学习。教师还可以录制一些难易程度不同的微课,让学生课后自学。这样一来,学生倘若课堂上没有听懂,则课后可以反复观看;如果学生自身能力比较好,则可以选择难度较高的微课自行在家学习。这样一来,就实现了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结合微课自身的特点和阅读课程的特点,灵活地将它运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服务,弥补传统教学手段中的不足。微课在未来的课堂教学中,必将大有用武之地。因此,老师们要积极学习微课的制作方法,积极参与微课的设计和开发,让它在课堂上绽放异彩!

参考文献:

[1]石雅茹.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7.

[2]袁金超.基础教育微课资源设计开发的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

(责任编辑:韩晓洁)

猜你喜欢
语文阅读微课教学方法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浅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功利性问题
阅读反思:新的小学语文教学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