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云南省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借鉴新加坡生物医药科学产业政策支持经验

2019-09-10 12:33邓思杨李晓宇
云南科技管理 2019年6期
关键词:生物医药新加坡科学

邓思杨,李晓宇

(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051)

伴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突破,生物技术产业正逐步成为全球新兴的战略性产业,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生物技术的革新作为发展重点,而新加坡的生物医药科学产业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迅速兴起。新加坡自2000年6月实施生物医药科学激励计划以来,其生物医药科学产业正成为国内新兴的支柱产业,生物医药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得到显著增强,整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并逐步成为在全球领域的医药与医疗技术制造的重要基地,可以说,新加坡的生物医药科学产业的发展也正式步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通过系统分析新加坡生物医药科学产业快速发展的因素,虽涉及内部与外部多重因素的影响,但也离不开当地政府所提供优良的产业扶持政策,其具体做法值得我省在推进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加以学习和借鉴。

1 新加坡生物医药科学产业政策支持的主要做法

21世纪以来,新加坡为了应对国际市场竞争,不断调整其现有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加快国内经济的由效率驱动模式向创新驱动模式的转型。生物医学科学产业作为新加坡的发展重点,新加坡建组建了一个由政府、高校教育机构、科研院所、产业部门等多部门联动的机构用于为生物医学科学产业有序健康发展提供必要、有效的战略指导。同时,通过制定出台的生物医药科学激励计划,在投资奖励、产业园区建设、人才引进、产权保护等领域给予必要的支持政策,加快生物医学科学产业中研发与制造活动所需产业环境的营造及完善,不断增强生物医药科学产业的国家竞争力,使其在全球生物医药的价值链的竞争中保持优势。

1.1 组建跨领域决策部门,推动实施生物医药科学产业的发展规划和激励计划

1.1.1 组建跨部门协同综合体

为了使新加坡生物医药科学产业在国际竞争中能有更强的竞争力,其组织了一个由政府、高校教育机构、科研院所、产业部门等多部门权威人士共同形成的综合体,为产业的发展、转型提供必要的战略决策支撑。其中,生物医药科学产业执行委员会(主席由新加坡科学技术研究局主席与卫生部常任秘书共同担任)负责系列计划协调与推进;生物医药科学国家顾问(主要由产业领域内权威科学家组成)负责为执行委员会提供战略决策建议、指导。在具体的决策过程中,生物医药科学产业执行委员会根据生物医药科学国家顾问所提供的意见建议并综合日常经验来完成决策。同时,为助推生物医药科学产业的发展,新加坡政府部门组成了一个包括科学技术发展局的生物医药研究理事会、经济发展局的生物医药科学小组以及卫生部的国立医学研究历史会等三大关键机构的体系,密切协调配合的综合体的工作开展。

1.1.2 实施新加坡生物医药科学激励计划

该计划2000年6月开始实施,将新加坡生物医药科学产业发展大致规划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强调构建生物医药基础研究基础。为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分子细胞生物学、计算机生物学等领域增强公共研究的核心能力,由新加坡生物医药研究理事会牵头,对应基础研究的重点研究领域成立5个相关研究机构,并利用启奥园等化学合成实验室进行基础研究水平提升。第二阶段强调基础与临床研究的衔接与转化。该阶段强调培养转化与临床研究能力,以新加坡临床科学学会和医药生物学会为实施载体,鼓励药物发现转化为临床应用手段;第三阶段强调扩大在经济与卫生领域的影响力。主要由新加坡生物研究理事会、国立医学研究理事会及生物医学科学小组联合成立生物医药科学产业合作伙伴办公室,聚焦生物制剂、保健品或药妆品、医疗技术等领域,通过搭建生物医药类综合科技研发平台,汇聚国内、甚至全球跨学科、高水平的研发团队及人才资源,为生物医药科学产业、相关跨国公司及研发团队的发展提供跨学科、高水平的解决方案及个性化、针对性的服务支撑。

1.2 加强产业投融资支持力度,打造以公私合作为主体的企业群体

新加坡生物医药科学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提供的必要政策支持和一系列资金援助,而这正是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和科技研究局的职责所在。在生物医药科学激励计划实施以来,通过系统统计,新加坡政府在生物医药科学产业的研发预算累计达到约365亿新元。其中:第一阶段的研发预算约为70亿新元,第二阶段的研发预算约为135亿新元,第三阶段的研发预算增至160亿新元。

新加坡政府注重政府与企业群体关联,对生物医药科学产业的企业长期提供必要的支持。具体为:一是通过“公私创新合作伙伴计划”具体实施,实现在短短5年4.5亿新元的有效注资(原则上,进入该计划的每家企业至少能获得175万新元的创新研发经费补助);二是通过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和科学研究局项下的3支投资基金,用于重点支持生物科技行业中如从事胚胎干细胞研究、医学影像和药物开发活动的国内外的政府关联企业的研究与发展;三是新加坡为鼓励该国医疗技术行业的新兴创业公司的快速发展,其标新局启动生物医药科学技术加速器计划,该合资计划的出资方主要为标新局和新加坡本土企业Clearbrdge Accelerator ,通过资金支持方式来进一步发掘、投资和培养中小型的医疗技术公司,以便于他们在市场竞争中将创新的观念和最新技术投向市场。

1.3 强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共享新模式

为了使本国的生物医药企业在开发中更加便利,使新加坡成为全球的重要的生物药研制中心,当地政府将生物科技园或生物产业园作为培养生物技术产业成长的一种载体。具体来讲:生物科技园或生物园区借助自身完善、齐全的基础设施及科研设备的条件,以开发共享现有基础设施、科研设备的方式,积极吸引相关的企业或研发团队入驻园区,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降低在药物研发、临床试验与生产流通等环节中所需的研发成本。

目前,新加坡较为成熟的生物医药科学园主要有两个,即大士生物制药园区及启奥生物医药园。两个园区虽所处区域不同、定位不同、设施条件不同,但是通过共享园区的优质的基础设置及相关科技资源,吸引力大量相关企业入驻园区,加快跨学科的先进科学技术向生物医药科学产业渗透速度,促成更加全面深入的产学研合作力度,提升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以共享共建为目标而兴起的生物医药产业园模式不仅促进了企业、科研平台和公共部门合作交流,还推动了整个生物医学科产业多维度、跨学科、全产业链研究的有序推进,提高生物医学科学领域内的自主创新能力。

1.4 重视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培养,增强学科基础研究力量

生物医药科学产业作为21世纪最具影响力的高新产业之一,其对产业从业者的知识、技术水平能力提出更加严苛的要求,而人才作为一个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更需要政府给予重视支持。新加坡在意识到人才重要性的前提下,为满足未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人才需要,积极采取“对外引入”“本土培养”的双管齐下措施,构建高水平人才队伍。

1)在产业发展起步阶段,以外国高水平科学家为主要招募目标,大量招募在生物医药基础研究领域的具有国际影响力或先进成果的外国科学家或团队。由政府设计并提供富有吸引力的薪酬方案和长期研发经费支持计划;同时,招募目标人才还可以享受诸如住房补贴、子女就学与配偶就业、加入新加坡国籍等一系列的优惠条件。这些政策其目的是引进国际著名科学家来指导和激励新加坡青年科学家。

2)在产业发展夯实阶段,注重人才的内部挖潜。首先,通过对教育政策及课程调整,将本国适龄学生的科研兴趣激发起来。以生物教育为先导,调整人才队伍培养结构,重点培养符合产业需要的生物医药科学人才。如:通过讲座、兴趣班、专业课程设置等方式,将生物医药科学领域的相关科普知识或科学知识课程主动纳入现有的新加坡的中小学教育体系;南洋理工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作为为生物医药科学产业提供智力支持的重点高校,为满足产业发展需要,它们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针对生物医药科学领域地扩大了相应的招生人数。其次,政府重视生物医药科学研究机构的建设发展,依托互联网平台将先进的科研资料或成果分享给本土研究者开展研究。最后,实施“生命科学人力开发计划”,细化分类不同行业群体人才层次,通过项目资助、授予荣誉、提供专业技能培训等方式,鼓励更多拥有相关生物医药背景的人才加入生物医药科学领域从事研发工作或社会服务。

表1 生物医药科学领域人力开发支持项目

1.5 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新加坡作为亚洲地区的新兴生物医药市场,其聚集了全球很多知名的生物医药公司的分支机构或区域总部。为了能吸引更多类似企业落户新加坡,新加坡政府为这类企业提供了国家总部计划、综合投资奖励计划、土地集约化免税额计划、并购优惠计划、先锋企业奖励计划、发展与扩展奖励计划、新技能资助计划等一系列的财政援助与优惠计划,用来支持企业在新成长和发展。同时,新加坡作为世界各大知识产权国际公约与条约(巴黎公约、专利合作条约、伯尔尼公约、马德里协定、布达佩斯条约)缔约方以及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以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缔约国,为解决新加坡生物医药相关产品受到的仿制药品冲击,当地政府建立了一套用来遏制不法侵权、保护本国生物科技成果、维护品牌价值、解决仿制药问题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凡是符合相应条件的在新企业均可以将自己的生物医药研发成果申请和享受全球知识产权保护,免受侵权。

2 借鉴新加坡产业政策支持经验,加快推进云南省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对策建议

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自然条件优越,山地垂直立体气较为候明显,这让云南生物资源极为丰富,也获得了“生物基因宝库”“微生物王国”“植物王国”“药材之乡”“动物王国”的美誉。近年来,随着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目标的提出,全省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借助政策指引,其产值规模有了较大提高,政策环境得以改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可以说,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正逐渐成为云南省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因此,新加坡生物医药科学产业的成功经验对于加快推进云南省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很有借鉴意义。

2.1 合理共享资源,打造“产学研金”创新体系

结合新加坡在发展生物医药科学产业中重视资源合理共享,在遵从生物医药科学产业规模集聚化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不断加大对现有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同时,依托地方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利用“政策引导+市场选择”的方式,逐步培育出若干体色鲜明、产业集聚度高、规模效应明显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从而为相关的科研人员提供一流的科研设施及环境,最终实现生物医药科学产业的规模集群模式的发展经验。云南省在发展自身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的过程中,应立足于打造企业为主体,产学研金有机结合的创新体系,从而有效提升我省本土生物医药企业在生物医药领域的自主研发及创新能力;同时,要加强对现有资源的共享力度,政府应借助产业政策这根“指挥棒”的作用,打破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及金融机构之间现有的条块分割的局面,加强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领域内的产学研金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及资源浪费。

2.2 建立多元风险投融资机制,逐步加大产业资金投入力度

借鉴新加坡在发展生物医药科学产业中所构建的多元风险投融资机制,保证产业资金支持的经验。云南省在发展自身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过程中要重视构建完善风险投融资机制下,进一步加大对产业的资金投入力度。政府应逐步完善促进风险投资者进入生物医药大健康发展的地方法规及相关政策,通过提供多样、系统、完善的风险投资金融支持体系,助推并针对性引导地方金融机构支持我省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的有序发展,通过建立该领域的投资风险保险制度、风险投资机构及评估机构,逐步降低投资者和经营者风险。同时,政府应不断加大对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的投入力度,合理配置现有的资金及资源,在保证基础研究稳定支持的前提下,资金逐步投向产业链中、下游阶段的延伸,借助现有的生物医药产业基金支持云南省生物医药的研发与产业化进程加速,以有限的财政资金为撬杠,引导撬动大量社会资本积极投入,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实现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2.3 强化知识产权管理意识,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

结合新加坡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管理意识培养及现代产权制度的建立健全,将知识产权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的经验。我省在发展自身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过程中要强化知识产权战略及管理意识培养,在提高全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与水平基础上,通过法律等相关手段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倒逼企业在生存与发展的高度上重视产权保护。同时,专利制度作为现有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激励科技创新发展、实现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重要机制。要求我们在发展生物医药大健康的产业过程中要进一步普及业有关知识产权保护及现代产权制度的法律法规,针对存在的各种侵犯知识产权的种种行为要依法严厉打击,规范市场秩序,为自主创新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和社会环境。

2.4 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加强专业性人才队伍建设

结合新加坡在生物医药科学产业中所采取的通过产业早期大量招募生物医药基础研究领域的外国科学家、发展期调整教育政策的来培养服务于新加坡研发与生产活动的生物医药科学人才等经验,我省要想为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应采取“引入+培养”模式:一方面应通过制定完善优惠的“引才”“引智”政策,在生物医药和大健康领域不断加大对海外、省外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鼓励具备条件的优秀团队、科研人员、学生到我省工作发展;另一方面,要重视本土人才的培养,可以在省内重点大专院校里逐步增开生物医药和大健康相关专业,在招生规模人数上可以适当倾斜,对于硕士、博士等高层次生物人才的培养课程和研究方向也可以结合产业发展需求采取针对性调整。通过在大型企业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科研机构、高校、金融机构及企业联合建立人才培养基地的模式,在生物医药大健康领域逐步培养和吸纳更多高层次技术人才和复合型管理人才,以满足产业发展的人才需要。

猜你喜欢
生物医药新加坡科学
湖北恒玖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浩欧博生物医药销售有限公司
湖北恒玖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高新区:加速驶向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两千亿级”新蓝海
新加坡
五彩斑斓的新加坡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在新加坡乘公交车
酷炫的新加坡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