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019-09-10 07:22王月娥
南北桥 2019年13期
关键词:教学探索新课程改革小学语文

王月娥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进行使得小学语文的教学有了全新的变化,作为小学时期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它自然也成为了新课改的重中之重,需要进行全面深化与改革。基于此,本文将着重探究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教学应当如何进行改革与创新,通过有效的实践与探索来全面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新课程改革  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3.147

21世纪的今天,新课程改革成为了小学教学中重要的历史进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被时代所接受,必须做出必要的探索与实践才能让小学语文的教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部门更加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这就要求小学语文的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教学应当作出全新的改革与创新,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增强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全面提升语文课堂的质量和效率。

第一,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先激发出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作为小学阶段的教师,应该借助现代教学技术和利用与学生生活息息相關的教学器材来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通过生动的教学来调动起学生的语文学习欲望,激发出他们对未知语文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进而培养他们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来带动学生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活跃的状态,积极思考,认真探索,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进行阅读文章的教学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来进行授课,给学生播放视频片段或者是让他们聆听别人阅读的音频,让学生能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集中,进而再去引导他们对整篇文章进行思考与探索,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这样的教学方式更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记忆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

第二,小学语文教师要学会利用教材,借助课本来组织课堂上的教学。小学语文的教材里的内容和知识都是经过精挑细选之后留下来的精华,所以教师应该多熟悉教材,将教材中的精华和内容有效的教授给学生,利用它来对小学生进行实践性的语文教学,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学好课本知识。很多教师在教学时容易好高骛远,教材知识都还未给学生教好的情况下就去拓展其他内容,这样的教学反而会让学生学不好。连基础知识都没有扎实的学生,怎么可能学好更深层次的知识呢?所以在进行课本教学时,教师应该提前备课,让学生也多进行预习,以便在课堂上能够达到最好的状态。与此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来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只有做到因材施教,才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所进步。在组织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就要多仔细观察学生的学习,及时对学生进行帮助和引导,发现他们的错误,纠正他们的想法,提升整堂课的效果和质量。这样的教学方式也便于学生课后的复习和巩固,让学生对知识点理解得更透彻,记忆得更深刻。

第三,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师不能还沉浸在“灌输式”的语文教学中,而是应该结合时代的特点来革新自己的教学方式,让小学生接受多元化的教学,满足学生在小学阶段对语文知识的好奇心,引导他们进行实践和探索。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时充分体现出小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成为语文课堂上的主人,这样学生就能时刻保持积极性,清楚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与此同时,由于语文教师带来了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摒弃了传统的刻板教学,能够更加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烘托出愉快轻松的语文学习氛围,学生也能保持更活跃的学习状态,产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与兴趣,激发出自己的无限潜力。例如,教师在进行阅读文章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让他们进行课本剧表演来感受文章的情感和思想,这样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与中心思想;可以让他们进行重要段落的朗读,通过饱满的情感来朗读出这些语句,为学习营造出浓厚的情感基础,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们进行讨论交流,分享各自的想法和思想,相互交流,如此便可碰撞出更多的思维火花,让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充满热烈欢愉的气氛。诸如此类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数不胜数,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选择适合自己班上学生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让他们能够接受到最适合他们的教学。当然,以上这些教学方法都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他们掌握着整堂课的走向,教师只是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帮助学生们找到最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式,引导他们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所谓“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就是这个道理,教给学生如何学习比知识的本身更加重要。

第四,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多鼓励和表扬学生,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心灵非常脆弱,他们很容易对一件事情失去信心,尤其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事情。所以,在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时,语文教师应当多鼓励和表扬自己的学生,让他们增强对语文学习的自信心,保持对语文学习的热爱。例如,课堂上回答问题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他们及时的口头表扬,让其他学生像他学习,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会更加热爱起来回答问题;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教师也要给予他们表扬和鼓励,奖励笔记本、钢笔等方式都是不错的选择。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干劲,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因为热爱而学习,因为学习而进步。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语文学科上建立起学习自信心,即使他们遇见困难也不会望而却步,而是会勇敢地去进行实践与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当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后,他们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学习语文。

总而言之,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新课程改革让小学语文的教学有了全新的改变和创新,学生和教师都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进步,相互交流,共同成长。我们只有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才能有所收获,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去探索语文知识,感受语文这门学科特有的魅力,真正热爱学习语文,在健康中成长,在快乐中学习。

猜你喜欢
教学探索新课程改革小学语文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