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引发的思考

2019-09-10 07:22杨永秀
南北桥 2019年13期
关键词:教学问题解决策略小学语文

杨永秀

【摘    要】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不仅对小学生学习其他学科有基础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基本文化功底,树立创新思维。但小学语文在实地教学活动中还存在着若干问题。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供针对性教学策略,希望为同仁提供些许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问题  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3.174

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下,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相比较之前也有了较大的变化。语文教师在活动中,要求不断践行新课标要求,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质,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教学效率不高,学生无法感受语文学科的本身魅力,对于语文学科兴趣不高等情况。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充分发挥小学生主动性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小学教师往往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在课堂中缺乏对另一个主体“学生”的关注。新课标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但是如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与学生家长一方面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另一方面却不忘对学生加紧指导,学生有些许错误,就会立刻指出,让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不断前行。实际上,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缺乏积极性是不是因为教师与学生家长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太过于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了呢?现代小学生学习相比较之前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学生在教师上课过程中,教师把知识点揉碎了再一点点喂给学生,课后作业如果有不会做的题目还可以利用丰富的互联网资源,搜一搜立刻就可以知道答案。学生如果在课堂中有什么不会的知识点或者理解不清楚,家长会选择给孩子报一个辅导班或者请一个家教,帮助学生学习。这些一系列手段的确予以学生学习极大方便,但是却在有意无意间抑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学习不好的后果(如遭到教师训斥、家长指责等)都由他人兜底,自己却不需要付什么责任。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会逐渐认识到即使上课没有好好听也没有关系,因为家长会请家庭教师,即使作业没有好好做也没有关系,因为会有晚辅班帮助自己完成作业。在这样的情形下,学生自发的学习主动性当然就会逐渐下降,而变为一种学习上的懒惰,不断靠着教师、家长、家教等的帮助维持自己的基本学习。

(二)教学过程中缺乏教学互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缺乏教学互动,教学互动含有两个意思,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这种互动形式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掌握教学进度,同时可以通过互动的形式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注意力集中,注意听讲。二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互相了解学习情况,对于不会的题目也可以相互请教,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又以氛围带动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有利于学生培养团队协调、沟通交流的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对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课堂中较为少见,教师往往打着维持良好课堂纪律的名义拒绝学生之间相互的互动。在教学中的确出现有些学生借着互动的名义相互说“悄悄话”,但教师不能因噎废食,杜绝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方面,虽然经常在课堂中能见到教师提问学生的情形,但是这种提问方式缺乏深度,总体教学中还是以教师“填鸭式”教学为主,提问学生没有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

(三)没有注重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小学教育也不能幸免。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教学,学校要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而对于课本中的社会实践、兴趣活动等匆匆带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较多培养学生的应试技巧,而对于语文核心素养培育却较少。特别是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很多学生第一次撒谎往往是在作文写作中,是因为学生实在没有素材可以写只能通过编的方式写作文吗?很明显是不是,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小学生在写作学习过程中,教师没有及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的方式去欣赏日常生活之美,而是鼓励学生购买好词好句这样的作文辅导书,通过仿写、堆砌的方式写作,因此出现了写“我的妈妈”的题目,班级里出现了七八个会写夜深了,我发了高烧,瘦弱的妈妈背着我跑了几百米带我去诊所的故事了。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缺失,不利于小学生全面发展,综合成长。

二、小学语文教育问题针对性思考

(一)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教学活动中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讓学习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再转变为“我想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转变的关键在于给予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相比较之前学生学习不认真有家教、晚辅班进行兜底。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对自己负起责任,同时制定一定的奖惩机制,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必要时再请求他人帮助。在给予学生独立空间后,学生会逐渐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升学习效率。

(二)教学中注意教学互动

在教学中,首先,要重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采取学习小组的方式,安排学习任务,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相互协调、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其次,在教师与学生互动中,教师要提高与学生的互动频率与深度。不能为了互动而互动,互动是教学环节中关键的一个环节,而且师生互动也不仅仅只有提问一种方式。教师可以采取角色互换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尝试去讲解一节课,教师再做最终点评。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教师也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单纯以应试考试作为教育的标尺,而是要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高学生语文欣赏能力,培养学生语文鉴赏能力。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思维导图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发散性思维来思考作文,同时采取社会实践的方式,让小学生可以直接观察社会生活,丰富学生社会阅历与开拓眼界。

本文论述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为三个方面,第一为没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第二缺乏良好的教学互动,第三语文教育较少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能力。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一一提出了解决方案。在语文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始终坚持空杯心态,不断学习,为实现教育强国不断奋斗。

猜你喜欢
教学问题解决策略小学语文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设计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