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形结合”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0 07:22耿凉霞
学习与科普 2019年5期
关键词:低段教学数形结合小学数学

耿凉霞

摘 要: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方式,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来说,这种方法具有巨大的优点,可以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具象化,让问题更加简单化。通过“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本质,提升他们的思维认知能力,引导他们逐渐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关键词:数形结合;小学数学;低段教学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有着明确的指示:“让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数学知识,以及形成基本的数学思想与必要的应用技能。”[1]可见,新课标对于学生的学习思想非常重视,在众多学习思想中,数学结合思想就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思想方法,本文就针对这种方法具体进行探究。

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作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认知事物的规律还停留在表象上面,尤其是低年级段的学生,可能是刚从感知事物转变到从表象认识事物,他们的抽象思维还很缺乏。在学习中不喜欢复杂的数字,而是喜欢直观的图形图像,总的来说,小学低年级段的学生还停留在读图时代,卡通形象、颜色丰富的图像是他们的最爱,这也是为什么教材中会采用大量图形、动物来构建知识体系的原因。而数形结合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数形结合引入概念、知识,比直接讲授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探索欲望。

提升学生的思维,提高计算能力

小学数学中,学生会遇到大量的初级运算题目,这需要学生比较强的计算能力。很多教师只注重引导学生如何找到正确的答案,对于简便方法的教授花费了不少精力,却忽略了对算理的讲解。而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教师可以将算式形象化,让学生看到算式就联想到图形,并且根据图形的数量规律来分析算式,进而逐渐理解合理的算理。

帮助学生快速解决问题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会存在大量的应用题让学生解决,而这种题型恰巧是多数学生的学习难点。应用题不同于简单的运算题,它包括情境设置,语言描述比较多,需要学生先读懂题,再进行分析思考。运用数形结合,学生对于题目的数量关系可以进行更加直观的分析,这对于他们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很有帮助。

“数形结合”在小学低段教学中的应用

渗透数形结合,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

小学低段学生指的是小学一二年的学生,他们刚从幼儿园进入正式的学习阶段,身心发展都非常不成熟,思维也没有得到太多的转化,在观察事物的时候,喜欢凭借个人喜好去理解,只对事物的表象进行分析,缺乏深入思考的能力。而数形结合思想则是遵循了该年级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字与图形结合起来,让数学知识与概念变得更易于理解。[3]

比如说在教学认数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图形,而不急于直接识数。观察图形也需要一个渐进过程,首先让学生进行单块图形的认识,再用手指着图形一个个数数,接下来再让学生识别点子图,让学生可以数清图片上的点子数量,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用各种方式去理解一个数字。比如说以数字1到5的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用实际的一些物体来表示这五个数字,让学生从具体数数再到抽象理解,逐渐学习五个数字。

再比如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假如教师用晦涩的语言来讲解的话,不仅学生听不明白,教师可能也会讲不清楚。这个时候,利用数形结合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课件展现出三堆橘子,每堆有两个,然后询问学生一共有几个橘子。学生经过一番数数,会得到六个橘子的答案。然后教师再逐渐增加堆数(每堆固定为两个),学生在开始的时候还能数清楚,但是随着堆数的不断上涨,他们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数数,同时还容易出现错误。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提问:“假如我增加到20堆、30堆的橘子时,你们还能数清楚吗?”这时候,只有一小部分学生回答可以,教师继续增加:“假如是100堆呢?”这个时候学生就会感到无法数清,而且自己都记不下算式。教师可以趁机将乘法的概念抛出来,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概念和它的重要作用,当然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教师还可以讲一讲地主儿子学字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到解决一些问题的时候,乘法比加法更加简单。

利用图形帮助学生掌握算理,提升运算能力

在新课改以后,教师对于学生的算法训练增加了培养力度,非常重视学生的计算方法的掌握,但是对于各种概念的由来和原理却不注重讲解,这容易造成学生对数学概念形成简单的认识,不能深入理解它的算理,也不能灵活应用这种算理。而利用数形结合,教师将数学算理融入进来,让学生通过图形来加深知識的理解。

揭示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所有题型中比较复杂的一种,小学生在这种题型中的错误率也比较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不知道如何解读数学问题,对里面的一些逻辑概念分辨不清楚。而利用数形结合方法,则可以根据题目情境,将里面的数量关系转换成更易于理解的图形问题。这种方法可以将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起来,适合低年级段的小学生学习。

以一道例题为例:小华有10颗糖,小芳比他多4颗,那么小芳有多少颗糖?再换一种问法:小华有10颗糖,比小芳多4颗,那么小芳有多少颗糖呢?很多学生对于比较类的数量关系缺乏充分的理解,只是依靠死记硬背,认为多就是加法,少就是减法,结果就会导致两道题的答案一样,出现错误。实际上,第一道题是采用加法,答案是14,第二道题是采用减法,答案是6。因此,教师不应该单纯告诉学生多少的问法与加减的用法,而应该将数与形相互对应,让学生对一样多、多的部分、少的部分、大的部分和小的部分等各个概念理解清楚,进而在解决应用问题时,可以清楚地了解谁大谁小、谁多谁少的问题,进而指导如何应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结语

总之,小学低年级段学生具有非常鲜明的认知学习特点,教师一定要了解教学主体的这种特殊性,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来布置教学目标,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去教学。利用数形结合,将抽象的数学符号变成具象的图形,让复杂问题简便化,并且有效建构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周增栋.谈“数形结合”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4(10):63-64.

[2]李凤云.“数形结合”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24):156-157.

[3]朱巧兰.“数形结合”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教学通讯,2013(28):54-55.

猜你喜欢
低段教学数形结合小学数学
图文式板书在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浅析数形结合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解析几何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妙用数形结合思想优化中职数学解题思维探讨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浅谈体态语言在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