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学科中的融入策略探讨

2019-09-10 22:05韦力杨
学习与科普 2019年5期
关键词:融入策略民族音乐

韦力杨

摘 要:民族音乐是由我国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一种传统民间音乐形式,是各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凝聚成的思想情感,展现了劳动人民真挚的艺术情感和朴素的音乐审美。小学阶段塑造学生音乐审美,提升学生民族文化认识的启蒙阶段,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担负着为学生讲解音乐课程、奠定音乐基础的责任,更担负着传播民族文化、培养学生民族情怀的责任。

关键词:民族音乐;小学音乐学科;融入策略

1将民族音乐融入小学音乐课堂的积极意义

1.1有利于弘扬和发展中国民族音乐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形成了具有博大精深、璀璨辉煌的优秀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体系。中国民族音乐具有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元性以及内涵的民族性等鲜明特征,将其融入小学音乐教育体系中,可以有效加深下一代对中国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激发与唤醒学生对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忠诚与坚守,使他们通过学习不断熟悉、汲取和弘扬中国民族音乐文化。

1.2有利于陶冶学生高尚情操

音乐作为一种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艺术,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国民族音乐具有十分丰富的情感内涵,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伤爱情、《送别》的淡淡离愁、《高山流水》的诗情画意、《十面埋伏》的波澜壮阔。将民族音乐融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和感悟民族音乐所创造出的意境,激发情感共鸣,从而顺利实现陶冶学生高尚情操的教育目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1.3有效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了许多具有深刻内涵和鲜明个性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其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意识与情操。将民族音乐融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和鉴赏民族音乐,深刻体会蕴含其中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自信心。

2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学科中的融入策略

2.1转变教学理念,重视民族音乐的融入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理解民族音乐对于小学生音乐素养培养、民族情感发展的重要作用,并根据课程改革要求,调整转变教学理念,为民族音乐的融入做好思想准备。在转变教学理念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坚持“生本理念”。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引入民族音乐,避免生搬硬套,同时注重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从音乐知识、审美能力、民族情感等多角度引导学生理解民族音乐;其次,坚持“多元化理念”。从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中汲取养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音乐感知氛围,同时注重民族音乐的交流,通过不同国家、地区之间民族音乐的对比欣赏,培养学生开放包容的音乐态度;最后,坚持“创新理念”。积极探索新的民族音乐融入方式,打破传统音乐教学的局限,潜移默化地实现对学生的音乐熏陶。

2.2演绎音乐作品,培养小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知

根据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要求,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中也收录了许多经典的民族音乐作品,如蒙古族《草原就是我的家》、藏族民歌《我的家在日喀則》、新疆民歌《新疆是个好地方》、江苏民歌《杨柳青》、台湾民歌《一只鸟仔》、二胡作品《空山鸟语》。

这些作品表演节奏明晰、朗朗上口,能够利用最直接的听觉刺激激发学生的音乐感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这些民族音乐作品的演绎,从感官刺激入手,引导学生逐渐深化对民族音乐的认知程度,例如,在马头琴作品《万马奔腾》的演绎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经典演绎作品,并配合昂扬的马蹄声、遥远的嘶鸣声,营造赛马时奔放的氛围,引导学生更好地感知音乐作品。

2.3创新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体会民族音乐

课堂是民族音乐融入小学音乐学科的主要场所,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呈现民族音乐作品,对于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接受程度有着直接影响。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发展尚不完善,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更多的是依赖形象思维,因此,采用直接讲解长篇大论地叙述民族音乐文化背景、创作技巧等传统的教学方法,显然难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基于此,小学音乐教师应从学生主体的认知特点出发,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常见的教学方法包括:第一,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音乐兴趣的重要方法,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茉莉花》《青藏高原》《辣妹子》等一些耳熟能详的民歌为学生构建音乐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旋律中回味、体会民族音乐的韵味,然后,教师为学生的自主表达提供机会,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民族音乐演唱者,唱一唱自己喜欢的民族歌曲,让学生在浓厚的氛围中提升对民族音乐的情感体会;第二,对比教学。对比教学法是通过对不同地区、风格民族音乐作品的比较,调动学生学习、探究兴趣的一种实践方法。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地区、民族的人们在扎根于土地之中,用独特的审美视角表达着对生活的理解与体会。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从民族音乐的差异化和多元性入手,为学生提供便于对比分析的音乐素材,例如,教师可以将维吾尔族的《掀起你的盖头来》和蒙古族的《牧歌》做对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从民族、地区、体裁、品种、流派等角度欣赏、对比音乐,深化对民族音乐特色的理解;第三,多媒体教学。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课堂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更多类型的民族音乐,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学生播放影片《刘三姐》,让学生在刘三姐的对歌中感受壮族能歌善舞的特点,体会壮族山歌朴素、嘹亮、鲜活的艺术气息,以及歌唱中传递出的浓厚的民族气息,进而透过民族音乐理解刘三姐这一艺术形象及其背后代表的敢于反抗、积极向上的民族性格。

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曾言:“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笔宝贵的财富。”的确,民族音乐为我们呈现的不仅仅是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更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审美方式、生活方式、精神追求、情感倾向等。这些别具地域风情的音乐作品是文化表达的重要形式,因此,在小学音乐学科融入中,教师应从文化角度将学生引入到民族音乐的文化背景中来,在文化体验与文化理解中提高对民族音乐的认知。例如,我国经典民歌《茉莉花》之所以在演唱上能够激起听众的强烈共鸣,就在于其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传承。《茉莉花》最早的版本可以追溯到《西廂记》中的《鲜花调》,后人通过整理完善,形成了如今广为传唱的经典作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以一边教唱、一边渗透文化背景,以激发学生的文化共鸣,让学生体会这首经典民歌背后的文化价值。

2.5拓展音乐实践,促进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探索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学科中的渗透不应局限在课堂之上,而是应该从课堂延伸到课下,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民族音乐的艺术与文化魅力。例如教师可以组织民族专题演唱会,组织有兴趣的学生参与活动,并对其开展专业的民歌演唱技巧指导,提升学生的民歌表达能力;可以为学生安排社会调查任务,鼓励学生深入当地,从本土文化中挖掘民歌素材,向老一辈人学唱当地民歌,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分享,深化学生对当地民歌与本土文化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故乡情怀;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民乐表演,通过与当地社会组织的合作,将学生带到民乐的演奏现场,让学生在乐器演奏与民歌演唱中接受良好的音乐熏陶。

3结语

综上所述,民间民族音乐融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在现实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仍有待进一步加强。对此,教师需要主动转变观念,更加重视小学民族音乐教育,深入挖掘以合理选择民族音乐作品,精心设计以丰富民族音乐教学方式,重视培训以提升教师民族音乐素养,从而使小学民族音乐教育水平得以提升,使民族情感之花得以在学生内心深處生根发芽。

参考文献:

[1]张黎红.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的对策研究——以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原则为例[J].当代音乐,2016(10):17-21。

[2]刘敏敏.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融入策略民族音乐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论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传统文化与民族音乐的重构研究
民族音乐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深化策略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中西民族音乐在多元世界民族音乐中的地位探析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生态理念的融入
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策略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融入营养健康教育
游戏法融入小学短跑教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