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合作探究

2019-09-10 01:05黄先明
新教育论坛 2019年19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黄先明

摘要: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新课改的教育体系映入了教育者的眼帘。在这种理念的推动下,整个教学体系都发生了一些较为重大的改变,最为直观的就是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慢慢转型。本文立足于教育转型的观念之下,对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合作这一课题进行相关的意义、问题、策略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学生合作

一个人也许能够做得很好,但是一群人能够走得更远。这句话侧面的阐释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学习中同样如此,当遇到学生自我想不通的问题,可以通过吸纳他人的思想来对于问题的侧面理解,从而达成同学之间的协助进步。

1.合作探究对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意义

初中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有着理解问题和应用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学生在参与数学课上的积极性以及对于问题理解的透彻度。这种个体逻辑思维问题除了要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之外,教师还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时间,从而让学生能够在富裕的时间中对于不明白的问题有着一个相对应的合作讨论,从而在结合分析不同思想之下找到问题与答案之间那千丝万缕之间的关系,同时对于学生有着良好的成长和社交表达能力的一个培养。事实上,合作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达成对应的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状况是相对的,有着共进共退的关联,所以教师在教学当中,要善于利用这些有利的因素,如此才能够让每一个学生在数学上有着良好的发展。

2.当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2.1传统观念难以转变

在实际的教学体系当中,教师总是难以抛弃曾经旧的教学理念,从而在与新课程理念融会贯通的时候总是有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当然这种情况并不是一例两例,但很多教师不是不能够接受新的课程理念,而是不想去对于课程教学观念做出相对应的改变,这种拒绝改变在一定的程度上遏制了新课程理念对于教学转型的实战意义以及对于整个教学体系更新换代的进度。在新课程观念的提出,教育就已经从应试转变成为了德育,这种转型的成果不仅需要学生配合,更加需要每一个教师的融入和推动。

2.2逻辑问题难以梳理

在实际的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些许较为难以理解的逻辑问题,同时教师还无法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个梳理以及归类,这在实际的学习或者自学当中,会让学生感觉到说不出的难受和不顺畅,笔者在这里叫这种感觉为逻辑阻碍。正是这种逻辑阻碍,让每一个学生对于数学科目的信心逐渐下滑,教师无论是从哪一方面努力的提升和讲解,依旧是很难解决这种逻辑阻碍,这不是教师能力水平的问题,在更多时候这其实就是方法不对。每个学生的理解程度不一致,从而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很难教学统一,从而便有了这种问题。

2.3教学单一难以生趣

教师在很多时候不知道如何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针,从而在实际的教学方面很大的程度上都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做了一个简单的形式改变,从而变成了意义上的新课程教学体系。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感受不到改变,同时在学习的途中找不到新的方向点,从而使得学习兴趣难以提升,从而影响到新课程理念的实践意义。教学单一是很多数学教师的通病,由于数学的逻辑弯点较多,从而教师不想轻易尝试其他的教学方法,从而导致学生在陈旧的学习方式上难以有着更大地提升。

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合作策略

3.1引导教学、相互讨论

在实际的数学教学当中,教师要注重自我的教学方式,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有着良好的发展。引导教学能够充分的让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以提升,同时在相对应的学习当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问题的讨论当中并且给出自我相应的答案。事实上,合作学习能够让问题得到快速的解决,结合多种思想,找到一个突破口来解决问题就是合作学习的真谛。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教师在讲完勾股定理的概念之后可以对于学生提出如“楼房失火,此楼房有3层,每层有三米高,消防员带来6.5米高的云梯前来救火,梯子的底部距离墙基有2.5米,请问消防员能否顺利进入到三楼实施救火呢?”学生在对于这一问题提起兴趣的同时不断地进行辩论,从而得出相应的答案。

3.2学习小组、竞争学习

在教学前教师最好对于学生做一个以组为单位的划分,以四人小组来说,每个人都有职责,比如说四人小组中有组长,负责监督小组学习情况;分析手,负责对于常规问题提出反向疑问;辩答手,负责把小组内部的思想、结论在班级中提出;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成员的表现情况以及对于问题回答的情况。这种小组的建设以及运行能够使得学生在短时间内构成一个合格的体系,从而在相互帮助学习的同时都有着一定的职责和任务,各司其职的同时又能够共同进步。

3.3一问多答、多元思维

数学是一门非常灵活的有着高度逻辑的思想学科,同样,对于同一个问题来说,会有着不同的解决之法,而且绝不仅仅只有这一、两中,在这个前提下,教师就要培养学生对于问题刨根问底、学无止境的态度和精神,也唯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中学到更多,有着更好地成长。一个人有一种思维,而当两个人互换思维的时候,他们会每个人拥有两种思维,这种思维的碰撞和交流对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是有着一定的益处,同时也对于教师教学中的质量有所提成。例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相互讨论某如图一所示,图形具有的特点以及平移旋转会有怎样的变化,让同学们在进一步讨论中得出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的结论。从而让学生能够互相学习,互相进步。

参考文献:

[1]毛永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合作探究[J].速读(下旬),2019,(2):156.

[2]韦彩桃.初中数学课堂中有关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探究[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 2015,(3):9-9.

[3]张立辉.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J].新教育時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48):138.

(简阳市施家镇金玉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641400)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