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研究

2019-09-10 07:22柏小于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方法新课改初中数学

柏小于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提出与实施,对于初中数学提出了很多要求。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就要遵循新课改的要求与理念,对教学方法做出适当的转变。把学生培养成一名优秀的全能型人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促进我国教学事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引言:

由于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急需要改革优化。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就要肩负起自身的重担与职责,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完善,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为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

一、传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方法传统落后。在很多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都采用理论知识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让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将学生的知识获取途径局限在课堂与课本上,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散,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第二,教学脱離实际。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只将知识讲解给学生,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完成课后习题。并没有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来开拓学生的眼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课堂互动不足。由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落后单一,导致课堂氛围死气沉沉。教师也没有为学生留有思考与交流的时间,导致师生成为两个独立的主体。彼此之间没有心灵、没有情感、没有思想的交流,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散,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低下。

二、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一)借助先进的教学技术

新课改的实施已经有近二十年时间,取得的成就也非常显著。在新课改下,初中数学的知识难度在不断增加,为了帮助学生获得更加全面、丰富的数学知识,教师还要适当的借助现代化教学技术。现代化教学技术是科学技术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产物,已经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与领域中。数学知识本身就比较复杂抽象,各知识点零碎繁琐,应用性与操作性比较强。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知识点进行简化整合,才能突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视频的制作,将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流程、教学重难点等,进行压缩整合,将其浓缩为四到六分钟的视频,提供给学生课前预习、课中观看、课后复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电子白板等,将生动、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通过图片、视频、文字、声乐等形式,直观、趣味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勾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教师在教授《三角形》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呈现一些三角形的图片,如路标、衣架、金字塔等等,让学生观察这些物品,有着什么样的共性。为什么三角形在生活中有这么广泛的应用,它有什么特点呢?然后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例举出相似的例子,并将其画出来,让学生对三角形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教师在巡视每一位学生的画作,给予正确的指导,延伸出三角形的定义。

(二)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新课改提出,教学活动的开展要做到以人为本与因材施教,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获得个性化全面发展。因此在新课改下,就要遵循新课改的目标与理念,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改良。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就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挖掘学生的潜能与优势,并且尊重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首先,教师要对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有一个全面充分的了解,根据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学习需求,展开因材施教。其次,教师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要对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目标有一个全面了解,然后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与教学任务。将教学目标细化、教学难点简化、教学重点优化,让学生做好预习准备。最后,教师要与学生展开充分的沟通交流,要不断的激励学生、鼓励学生、关怀学生,点燃学生的学习欲望,促使学生兴致高昂的参与到学习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了解。此外,教师还要将课堂学习主体归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上的主人,充分发挥并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作为教师,要扮演好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角色,带领学生走向成功。

(三)结合实践生活

新课改提出,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内容。因此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就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基本要求,促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将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数学知识本来就来源于实际生活,并且应用在实际生活中。首先,教师可以将生活知识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将数学知识用生活中的语言组织描述出来,通过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将学生快速带入到学习状态。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亲身的去感悟、去体验、去理解,发散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信心。其次,教师可以设计生活中知识探索活动。教师可以通过课后作业、实践探究任务的布置,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探索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自身的创新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授《平行线的判定》时,教师就可以通过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来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看到两条永不相交的火车轨道;两条永不相交的斑马线等等。这些线段都是什么线呢?其怎样判定呢?然后鼓励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平行线的定义总结出来。接下来通过实际训练,让学生来判断平行线,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结语:综上所述,在新课改下,只有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改良,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与潮流,促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通过借助先进的教学技术、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结合实际生活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成绩。

参考文献:

[1]唐一鸣.新课改下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J].考试周刊,2016,(72):63.

[2]袁艺.新课改下有效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探析[J].南北桥,2017,(1):184.

[3]裴德宝.丰富初中数学课堂,创新初中数学教学方法——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创新[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8,(61):133.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方法新课改初中数学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课堂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新课改后的分析
公共财政学课堂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高校字体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