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福州疍民文化

2019-09-10 15:03翁梓健
学习与科普 2019年5期
关键词:文化保护民俗文化文化传承

翁梓健

摘 要:福州疍民是指生活于福建闽江中下游沿海港湾以及内河上从事渔业的“水上居民”。本文从居所、饮食、婚嫁及渔歌等方面,简要介绍了疍民这个特殊族群独特的文化传统,并简要分析了福州疍民文化的现状以及论述了对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

关键词:福州疍民;民俗文化;文化保护;文化传承

福州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民俗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它展现出来的,是给予现代人一种经济全球化的现代感,以及充斥着非物质文化气息的舒适感。福州疍民文化便是其中之一,它在小众范围内散发着其特有的民俗文化魅力,引诱更多学者的挖掘与探讨。

福州疍民传统生活对其文化演变的重要性

疍民,又称“疍家”、“连家船民”、“水上人”等,是对在沿海港湾以及内河上从事水上运输或渔业的“水上居民”的统称。疍民历史悠久,在已有记载的文献中,由于年代久远以及书写的原因,“疍”又往往通“蜑”或“蜓”。蜑,早在唐代时期己经记载,柳宗元在《岭南节度飨军堂记》说:“卉裳罽衣,胡夷蜑蛮,睢盱就列者,千人以上。”在福州古时候被称为“曲蹄仔”一直延续至今。福州疍民文化具有浓厚的海洋地域风格,主要有居住特色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传统婚俗、渔歌民俗等。

(一)福州疍民的居住特色

疍民的传统居住模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称之为“船屋”,它的家庭生活方式往往是以船或舟为单位,俗称“舟楫为家”。在闽江流域称其为“连家船”,疍民老幼三代吃喝拉撒几乎都在这长约五、六米,宽约三米,船的首尾翘尖,中间平阔的“连家船”中。早在建国前的闽江流域就传唱着:“破船挂破网,常年江上飘,三代祖孙住一舱,半年粮食半年糠”的民谣,其简单的四句就充分概括了疍民真实的生活写照。而第二种称之为“疍家棚”,也俗称高脚屋,是一种干栏式的建筑,它是直接将老旧的“连家船”抬到岸边滩涂,以几根短小的木棍为基柱将旧船架于其上,俗称“居家船”;或者是在滩涂上用短木夯基垒台(约高出地面三尺),在木桩上再建“干栏式”木屋,这样的做法更增加了居住的可使用功能,下部有的空置出来,用以通风防潮,有的用以喂养禽畜,而疍民居住于上方的木屋内。此类建筑风格一直延续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还被广为流传,而干栏式建筑风格正是闽越文化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白天,船是劳动的工具,生活用品等都整理于顶棚之上;夜晚,船便是疍民休息的场所,白天捕捞及劳作工具与日常生活用品对调挂于顶棚。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的不断发展,建国后,在政府的资助和组织下,部分疍民也陆陆续续上岸居住,而这相对于“船居”与“棚居”的分散,陆地上的居住方式更为集中、方便。从水居到陆居,充分体现了疍民对于环境适应的能力,而也随着统一陆居的形态变化,福州疍民传统的居住文化该如何传承也成为了亟待研讨的问题。

(二)福州疍民的穿着服饰习惯

疍民平时十分在意居住场所的卫生环境问题,家庭妇女每日都要将屋子打扫、整理一遍,更为夸张的是有的疍民妇女每日也会将屋内地板及墙面洗刷一遍。

疍民在屋内须赤脚,而这就要探究其“跣足不冠”的疍民文化,疍民男女老少一年到头赤脚度日,早期崇尚“三寸金莲”的岸上人家是不欢迎疍民妇女的“天足”的。疍民终年不喜戴帽,必要时候只会戴上一顶斗笠,喜穿麻布材质的衣裤并将其染成的蓝色、黑色或褐色,衣裤均又宽又大,显得十分轻便且大方得体。疍家女性衣襟、衣袖及领子上也十分讲究,常镶有寸余宽的黑色条边,尽管疍民常年风吹日晒,但是疍家妇女十分喜爱打扮自己,已婚妇女与未婚妇女的区分方式以首饰装束为主,已婚妇女通常喜欢佩戴银质装饰品,如耳環、手链、脚环和项圈;而常用的玉器装饰则是未婚女性的配置,裤子多以较为艳丽的红绿等色系为主,凸显其年轻。疍民的装扮与客家人十分相似,略有所不同,但各地的疍户之间也都不尽相同。

福州蛋民最具特点的就是其所穿的宽大裤,即“渔人裤”,俗称“曲蹄裤”,福州地区俗语有:“曲蹄裤既象裙又象裤”。其原由不仅仅是为了便于劳作,还因为疍民数代同居一条“连家船”上,船上没有厕间且无遮挡,无论男女小便时,均使用长约二尺余,一头留竹节,一头凿空的竹制尿筒作为便器,将其从宽大的裤脚伸入胯下接尿后进行再处理。

(三)福州疍民的饮食喜好

福州疍民的传统营生方式主要为水上运输和水域采捕。据《闽书》记述,“福宁州,西北依山,东南际海,鱼盐螺蛤之属不贾而足”。在内海、近海、沿海的水域滩涂有着丰富的“鱼盐螺蛤”,而疍民便以此为生计,从而孕育出特有的生食水产品的饮食文化。曾在宋范成大撰《桂海虞衡志》中记曰:“疍,海上水居蛮也,舟楫为家,采海物为生,且生食之。”《北史》卷十五记载:“南方曰蛮蜒(疍),有不火食者”。在福州闽江流域疍民的日常食谱中,有着许多生食、半生食的习惯。 如“牡蛎生(鲜)”、“虾、蟹生(鲜)”、“蛤生(鲜)”……等十余种生拌制或半生拌制的生鲜食物。在如今的田园调查中发现,每当逢年过节,还能在饭桌上看到老一辈福州疍民在嘬着“紫菜蟹生”,这是他们最喜爱的开胃菜之一,流传至今的还有福州人民耳熟能详的“虾油”、“鱼露”、“螃蟹酱”等都是用新鲜的小虾、小鱼、小蟹腌制而成。

由于蛋民大部分时间船上生活,活动空间十分有限,没有专门吃饭的地方,船舱、甲板就是体息的场所,也是用餐的地方,从而蛋民养成盘腿坐食或蹲食的习惯,虽然现在条件得以改善,但传下来的老一辈蛋民仍保留了盘腿坐食或蹲食的习惯,而其子孙在耳濡目染下,潜移默化的学习中,常被现代父母批评为不文雅的习惯。

(四)福州疍民的传统婚俗

福州的婚俗文化已经丰富多彩,而福州疍民的婚俗文化更是有着其独特的味道。疍民的婚俗有着“讨新妇尿”、“骂亲家”的古俗。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疍民是处于被压迫的地位,极少与岸上的居民通婚,基本上看疍民都是以“族内婚”为主。早年间,疍民的婚礼都在江中进行,新娘以“船轿”代替“花轿”。当男方新郎迎娶的“船轿”到时,女方新娘的母亲则盘腿坐在船头哭嫁,有的也称之为“骂嫁”,一边哭一边“辱骂”亲家,疍民认为“骂的越凶越吉利,越体现新娘身价之高。”表面上疍民妇女看起来“不通情达理”(福州人将撒泼、蛮不讲理、随便骂人的妇人称为“曲蹄婆”便由此而来),实乃是疍民婚礼中原始抢婚的遗俗,而这也与福州地区传统婚俗之一的“哭嫁”相呼应。

而在疍民婚礼中更有“讨新妇尿”一俗,这里的“新妇尿”并非字面意思般令人难以捉摸,而是指由女方的陪嫁品——自酿米酒,一般女方要预先准备一大桶自酿米酒送给男方,用以在婚礼当天摆在轿船船头供过往船客讨喝。讨酒人只要对新郎说上几句祝福语(福州人称之为“喝彩头”)便可上轿船痛饮,而且讨酒的人越多,男方越高兴,意指新娘人缘好,过门后人丁必定兴旺。

(五)福州疍民渔歌的特殊性

在传统福州婚俗中,当然有一个重要的角色必不可少——喜娘,俗称“伴房嬷”。因没有官方史料记载,旧时曾传出有的疍民会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上岸打工赚外快,他们会帮助陆居汉人洗刷房子,而能说会唱的疍民妇女则成为婚礼上的“伴房嬷”,这就来源于福州疍民的渔歌文化。

福州疍民渔歌,是一种使用闽东语福州话吟唱的传统汉族民歌,在旧时福州也被贬称为“曲蹄曲”,是以民歌形式来表达福州疍民的传统文化。福州疍民渔歌是源于福州疍民的水上生活,过去,疍民居住在“连家船”上,他们没有娱乐项目,就靠歌唱自娱自乐,唱的歌曲也被称为闽江水上渔歌。福州疍民渔歌以两种形式为主:一种是“盘诗”,另一种是唱“贺年新歌”。“盘诗”类似于山歌对唱,一唱一和的表演,没有固定的唱词,都是由疍民男女即兴发挥,内容多以求偶、互相嘲谑、互道平安吉祥等。而“唱贺年歌”则是正月初二至初四时,疍民向岸上人讨要米粿时所唱的吉利歌曲。此类歌词有:“正月正头开大门,只见龙凤两飞翔,船下贺年船规矩,只求吉利福寿长。”“一粒橄榄一碟姜,茉莉赛过夜来香,蟛海故赢金钱蟹,斋粿不输马鲛鲳。”有的贺年歌长达十句或十二句。早期疍民基本没有什么文化,所有的唱词都是来源于疍民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也有的以自嘲自身命运不公为灵感造词。而这也证实了早期福州传统婚俗中口齿伶俐、能说会唱的“喜娘”出自于“疍民”的身份。

福州“疍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疍民,一个可以称之为创造水上文明的族群,长久以来,因为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只能做着低贱的工种,备受凌辱,然而也正是这些特有的条件,孕育出了“疍民”自己独有的文化。

上文无法涵盖疍民这个族群的全部特性,但疍民文化的流失,是十分迅速的。笔者认为,绝大多数的原因,都是因为在早年间,“疍民”族群被冠以“低等”、“下等”、“贱民”的标签。例如“疍民被陆上居民排斥,不能与陆上居民通婚,不能上岸,一家三代只能靠极小面积的‘连家船生活,伦理关系被陆上居民理解为混乱。”、“疍民族群不能上岸,以海为家,没有更多的文化學习与交流,娱乐模式也只能靠着仅有的俚语俗语来相互打趣。”、包括文中提到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政府出台政策将疍民迁移至岸上居住,可到现在有些文化保护的学者在找寻早期疍民遗留下来的物品时,还是很多人认为,当时因为岸边停泊着许多破破烂烂的船只,影响了市容市貌,许多物品被没收后被‘驱逐上岸的。”等。还有上文未提及的“疍民家族观念弱,他们几乎没有像汉人那样的祭祀扫墓习俗。”这也是由于疍民长期受到陆上居民的压迫,不能将尸体埋葬在陆上,只能被迫将尸体运送到海上的荒岛进行埋葬,这也就无法按时祭祀扫墓。也正是存在这些问题,孕育出了这么一种富含特有文化的族群。

历史的事实无法改变,像文中提及的疍民族群世世代代生活在海上,没有进行知识文化培养,许多后辈只能通过祖辈以一种“眼看”、“亲身经历”以及“口述”的方式,将本族群的文化延续下去,没有正式的书面文献传承,再加上随着我国经济的巨大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某些南方地区出现了“安置水上居民上岸”、“城市开发与水上居民的定居”、“水上居民过上了舒适的城市生活”等一系列的社会发展政策,使得疍民离开世居的水生环境,被动地走出自己的“经济舒适圈”,而在陆上居民现代经济、文化的洗礼下,一方面能够使疍民与陆上居民平等生活,拥有更多的机会与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会严重冲刷其特有的传统文化,从而造成优秀传统文化流失,这种现象在各地区的传统疍民中较为普遍。许多现代年轻人已不熟悉或是不知晓其由来,有的甚至反感起他们祖辈的这种生活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疍民这一特有文化中,也一定蕴含着巨大的且还不被人所了解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因此,我们更应该呼吁,应当更加重视保护诸如疍民文化之类濒临灭亡的民俗文化,以现代研究方式将其校正并传承后人。

猜你喜欢
文化保护民俗文化文化传承
提高民俗文化意识,延续民俗文化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民族传统体育观光化开发模式构想
从甘肃庆阳窑洞的发展来看传统建筑文化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浅议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