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43221”体系扎实开展“情智德育”

2019-09-10 07:22孙潇一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情智德育班主任

孙潇一

《礼记·乐记》有云:“德成而上,艺成而下。”在中华传统文化当中,“德”始终是君子立身处世的第一要义,而“德育为先”正是对这一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发扬。德育的对象是年轻的“灵魂”,核心是真挚的“爱”。所以,我校的德育是“从心开始”——千里之行,始于“爱”,用心引领,用爱感化;是“向一进发”——教育情怀,贵在“一”,一生教育,一世成全。这就是我校的“情智德育”。

我校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理想教育为载体,以“情智课堂”为阵地,以社团实践为补充,在长期的实践和探索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43221”德育工作体系,即四大教育、三所学校、两支团队、两个一百、一条主线。

德育管理是完善人格的重要手段,能够推动学校的深入发展,德育管理要与社会的发展相互契合。基于此,我校从国家教育、感恩教育、养成教育和成功教育这四个维度出发,纵深地开展了始于修身、立足人生、追求卓越、心怀天下的全人生德育教育。

(一)国家教育,心怀天下

我校的国家教育是与传统节日、纪念日相结合的教育。每逢重要的传统节日来临之际,学校都会倡导学生自制节日小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传统文化中来,让学生在参与中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中大胆创作,在大胆创作中充分体验,在充分体验中深入思考,在深入思考中收获成长。

我校的国家教育是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结合的教育。学校通过青年党校、升旗仪式演讲等多种形式来增进学生对于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认识,力争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接班人。

我校的国家教育是与课堂人文精神与学科核心素养相结合的教育。我校的国家教育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我校特色德育的基础正是我校的情智课堂。与学科核心素养相表里的课堂爱国主义教育渗透是一种对学生进行国家教育的有效途径,在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等人文学科中,学生接受爱国主义精神的洗礼,这种精神在激励着他们奋发图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我校的国家教育是与爱校、爱家相结合的教育。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国家教育的核心基于大,但是国家教育的起点必须要立足于小。我校倡导学生利用节假日管理一天的家务,在实践中体会父母操持的辛苦;我校倡导学生在父亲节、母亲节自制卡片,写出最想对父母说的话……“家”是“国”的基本单位,有了对“小家”的爱,才能唤起对“大家”的情。

我校的国家教育是与公民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树立公民意识是爱国的基础,公民意识是思考的责任感,是个性和创造性思维的源泉。为了培养出顺应世界潮流,适应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一中采取了各种办法来增强学生对学校事务的自主参与意识:学校的值周管理与反馈总结,食堂管委会的监督与提议、学生会和社团的投票选举、校长有约座谈的定期展开……我们始终相信,自由的思想和规范的行为是一个合格公民的必备素质。

(二)感恩教育,立足人生

感恩是一种素养,一种美德。感恩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感恩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社会担当,养成对生命与自然的敬畏,学会换位思考,应做到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同学、感恩自然。

我校的感恩教育是常态化的:它来自课堂核心素养的渗透,来自特定节日氛围的熏陶与感染,来自对于身边人物的关注:写给父母的感恩卡片、写给班主任的肺腑之言、热情洋溢的图画、社区志愿者服务、贴心的慰问……也是对社会的回馈,这是一中学子对生命的感恩。

(三)养成教育,始于修身

养成教育是德育工作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德育工作中最基础、最关键的环节。习惯能够决定人的命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可以轉化为一个人内在的品质和情操,进而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发展,使人终生受益。我校的养成教育始终强调学生习惯的养成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我校的养成教育真正落实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

在我校的养成教育当中,我们非常重视安全与法制意识的培养。因为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学生的安全是永远是第一位的,所以我们通过各种形式强化学生安全与法制意识。我们非常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我们倡导阅读,努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并以阅读为主题开展了诗词大赛、成语大赛、朗诵比赛等多项活动我们非常重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通过细微、细心的管理不断规范学生的行为——“文明从入校开始”“爱校从爱校服开始”,这些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养成教育是一个注重体验和情感培养的长期的教育实施过程,只有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成长中的真、善、美,才能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和行为观念,进而为学生今后步入社会、更好地融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成功教育,追求卓越

成功教育是一种正在发展中的教育思想,是追求学生潜能发现和发展的教育。我校的成功教育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前提,以发掘人的创造潜能为重点,以提升人的价值为导向,立足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品尝成功的硕果。

我校的成功教育是多种多样的:一中达人秀、校园吉尼斯、金话筒主持人大赛、学子讲坛、校园文化艺术展演等,正是通过这些平台,学生树立了自信心,展示了才隋,在过程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进而将这份热情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收获很大。

人生之路是漫长的,学校可以成为学生发展的起点:引导学生养成好习惯,实现全面发展,真正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终走向成功。

我校的三所学校包括学生军校、青年党校、家长学校。

(一)学生军校

学生军校是学生进入高中的第一所学校,旨在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磨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为学生奠定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和今后人生道路的坚实基础。通过军训,同学们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严谨的生活作风,搭建了展示与训练自己的舞台,学会了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本着团结协作的精神解决问题,增强了忧患意识和民族使命感。

(二)青年党校

青年党校是一中党团建设的有力抓手,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35期。通过青年党校的培养,提高学生对党组织的认识和了解,坚定了学生的共产主义信仰。通过正面教育系统地提升学生的思想层次和政治起点,引导学生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使之成为党的后备生力军。通过青年党校的学习,青年学生树立了正确而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获得了思想上的升华。

(三)家长学校

家长学校是家校沟通的有效平台。我校经常聘请专家对家长进行培训,从而真正实现了家校携手,合作共赢。我们先后邀请新东方学校、北京四中和本校教师针对青春期引导、家庭教育方法、家长和学校的沟通方式、挫折教育等问题进行指导,从而切实提高了家长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水平。通过家长学校的建设,我校倾听了家长的心声,赢得了家长的信任,树立了家长的榜样,收获了家校合一的教育成果。

我校德育工作的两支团队包括班主任管理团队和学生管理团队。

(一)班主任管理团队

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主渠道是课堂,主力军是班主任。新的时期和新的形势对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是情智德育的主力军,因此我校非常重视班主任的队伍建设,经常开展班主任例会、经验交流、培训、设立班主任节等,真正做到了从单一到综合,从经验型到创新型的转变。

(二)学生管理团队

学生管理团队包括学生会和社团联合会,他们负责组织学校的各项学生活动。目前学校的值周管理、日常检查均由学生会独立自主完成。教师不是学生行为的监督者,而是学生人生路上的引路人,只有从学生时代开始竖立主人翁意识,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大写的“人”。

“教育的意义在于入的发展”。教育不仅是让人获取知识,根本意义在于促进人的发展。我校的“两个一百”包括100学时的社会实践和100学时的社团活动,我校共有学生社团4大类29个,其中模联社、机器人社、外语社、动漫社都曾被评为沈阳市中学生优秀社团。

“两个一百”是我校情智德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德育处定期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考核记录,并将其做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学校经常招募学生志愿者為学校和社区服务,学生们非常踊跃,在大大小小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极参与、踊跃响应,收获颇多。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锤炼意志品质,学会了合作共赢,体验了思考创新,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公民使命感,在个性发展中更清醒地认识了自我。社会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帮助学生搭建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桥梁,为锻炼学生的心理品质打造了基础,为深化课堂教学的效果提供了有力条件。

杜威指出:“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和建设性的过程。”因此,“从心开始”体现了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爱心,也正是我校的办学宗旨;“向一进发”体现了我ff面对每一名学生。按照现代教育的目标,培养“人格健全、灵与肉协调、情与理均衡、言与行统一”的人,要“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爱人,教会学生做人。

从“以生为本”到“学生第一”,我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充分展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不仅有助于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更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规划和自我发展。

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教育必须要面向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给予每一个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激励每一个学生不断进取,成全每一个学生做最好的自己,帮助每一个学生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让每一个一中学生都能够理解“我就是一中,我怎么样,一中就怎么样”的真正含义。

(责任编辑:李迪亚)

猜你喜欢
情智德育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①
情智教育下的英语实践探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情智英语”教学主张及实现路径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构建情智教育 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追寻理想的小学数学“情智课堂”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