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地理学历案设计

2019-09-10 07:22孙明霞解淑珍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学历目标素养

孙明霞 解淑珍

摘要:如何落实核心素养已经成为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而培养核心素养的课堂可能是实现学生深度学习的课堂。学历案的使用可以让学生从被动学习、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转变。学历案是教师在班级教学背景下,围绕某一具体的学习内容,从期望学生学会什么出发,专业化设计学生“何以学会”的过程,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或建构社会经验的方案。设计地理学历案时,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设置若干活动任务和与目标匹配的问题,并且在展评中进行反思和提升。

关键词:深度学习;地理学科;学历案;核心素养

2014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要研究制定核心素养发展体系,主要是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一文件的颁布,使得核心素养成为推动地理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

当前,如何落实核心素养已经成为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而培养核心素养的课堂可能是实现学生深度学习的课堂。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还存在偏重知识点、忽视知识结构,偏重知识本身、忽视知识背后蕴含的学科思想、方法等教学表层化现象;学生存在思维未能被启动,思维表面化、缺乏深度和广度,或呈单一、线性思维而非整体系统思维等思维浅层化现象。为此,我们尝试通过学历案的设计与使用寻求学生深度学习的专业路径,让学生从被动学习、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转变。

深度学习,也被译为“深层学习”,是瑞典学者费尔伦斯·马顿和罗杰·赛尔杰基于学生阅读的实验,针对鼓励记忆和非批判性接受知识的浅层学习,于1976年首次提出的关于学习层次的一个概念。深度学习是指学生基于教师预设的专业方案,经历有指导、有挑战、高投入、高认知的学习过程,并获得有意义的学习结果。

近年来,关于教学方案的提法有很多种,如教学案、学案、导学案、学讲案等,于地理学科而言,我们认为学历案更适合现阶段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深度学习。学历案融合了教学案、学案和导学案的优点,可以帮助教师从重复书写教案和学案中解脱出来,又能引导教师从学生视角思考“怎样学”和“何以学会”设计专业的教学方案,能够有效克服当前“学案即课堂练习”“导学案无导法”的现象。

所谓学历案,是教师在班级教学的背景下,围绕某一具体的学习内容,从期望学生学会什么出发,专业化设计学生“何以学会”的过程,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或建构社会经验的方案。具体来说,学历案是就某一学习内容,呈现学生从不知到知、从少知到多知的历程,是教师专门预设的、基于班级教学、用于学生学习的专业方案。学历案记录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是从期望学生“学会什么”出发到展示学生“何以学会”过程的认知地图,也是学生学业质量监测的重要依据。

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学历案应突出学习主题,有明确的指向核心素养的目标,体现学习过程与方法,有评价与反思。

(一)明确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和方向

地理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设计,更加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关键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四个方面。深度学习下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及学情,并指向地理核心素养,注重学生“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达成。

深度学习视域下基于核心素养的地理教学目标设计将发生较大的变化。从内涵上看,地理教学目标将从知识、技能和情感的“人为分散”走向“融合凝练”,从偏重“知识技能”走向重视“思维建构”和“方法价值体现”。核心素养之于三维目标并不是简单的取代,更不是否定,而是继承中发展,传承中创新,整合中突破。

2.教学实例解读

以“日本”一课的教学为例。“日本”作为区域地理“认识国家”部分学生第一个接触的国家,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要突出认识国家的一般学习方法,注重对学生地理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指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教学目标设计,要从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和地理实践力四个维度精心设计,突出学习价值与方法。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说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通过网络地图,认知不同尺度下日本的地理位置。通过在黑板上粘贴日本地图,明确领土组成、首都、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说出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初步认识日本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教师要设计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地理教学情境,如从合掌屋等景观图片人手,并以区域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综合分析自然地理要素对地理景观的影响,落实区域认知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读图法、演示法、综合分析法、比较法、归纳法、学历案导学、合作探究、思维导图等,落实认识国家地理的一般学习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各种图文资料,获取地理信息。通过自主学习活动明确日本的地理位置,在任务驱动下的合作探究中加深学生对日本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的了解。通过课堂小结思维导图的构建,明确各个自然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自然地理要素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使教学内容的结构化与关联性更加突出,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防范自然灾害的意识。

教师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认识火山、地震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提升学生人地协调观;通过防震演练,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增强防范自然灾害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

(二)创设教学情境

基于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需要教师创设一种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地理教学情境,也需要教师创设富有挑战、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的真实主题情境。同时,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特别关注情境的贴切性、思维性、真实性和关联性。例如“日本”一课,笔者创设了“跟著小明去旅游”的主题情境学历案。

1.设计的问题要与主题相吻合

笔者通过“日本人为什么爱吃生鱼片”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认识日本的地理位置——日本是四面环海的岛国。此问题真实,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极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种设计不仅贴切,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2.学历案中要蕴含问题情境

学历案要蕴含问题情境,凸显思维的矛盾性,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智力活动的展开。如关于气候特征部分,笔者从极具日本特色的“合掌屋”入手,提出“合掌屋有何特点”“为什么日本人住的房子是这样的”“这与什么条件有关”等问题串,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日本的气候与民居的关系,并通过与北京气候的对比,突出日本气候受海洋影响明显的特点。综合分析气候对民居的影响,能够有效落实学科素养中的综合思维。

3.情境要贴近学生认知水平

学历案中创设的教学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如我以学生熟知的朋友圈为例设计整节课的教学主线,让学生帮助小明解答在日本“吃、住、行、玩”的疑惑。学生在学习中感受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快乐,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又如,通过避震演习,可以培养学生应对灾害的意识,体现了核心素养中的地理实践力。

4.情境要有一定的关联性

学历案中创设的教学情境要有一定的关联性,要让学生能够在一个贯穿全过程的情境中发展地理思维。如对日本多火山地震部分的设计,教师可先从火山地震分布图引入教学,由此分析地震分布的原因,再分析地震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不断深入的问题,使学生的地理思维向纵深发展。

(三)设置若干活动任务

在清晰的主线情境的统领下,地理教师可以设置若干个(3~5个最佳)活动任务,以此驱动学生进行相关项目的学习。每个任务要有一个小的主题,并指向相关的教学目标,教师可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关联设计,旨在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

仍以“日本”一课教学为例。授课者设计了四个活动任务,分别指向与之相关联的教学内容:任务一,锁定目标、多重定位(位置与组成);任务二,解码交通、山河猎奇(地形);任务三,走进白川、探秘民居(气候);任务四,体验温泉、解读灾害(多火山地震),并以任务卡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在学历案中,活动形式的设计要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要体现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任务一通过对网络地图的操作与应用、黑板粘贴日本地图、白板指图匹配等方式,让学生从多角度认知日本的地理位置,建构空间概念。任务二设计小组合作探究,个人或多入展示、评价。任务三小组合作探究,阅读北京和东京气候直方图,比较两地的气候差异。任务四通过现场实战演练及微课程体验等,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四)设计与目标匹配的问题

为了保证“目标一教一学—评”的一致性,每个任务卡中的问题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并依据课程标准和具体的学习内容,把教学目标细化分解为若干个小目标。同时,教学目标的设置既应重视所要达到的结果,更要突出达到这一结果所经历的学习过程或体验,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提供载体和支架。最后,设计问题时还要体现问题的思维性、层次性、挑战性和新颖性等特点。本文以“日本”一课学习任务卡的问题设计为例加以说明(详见表1)。

(五)展评中要有提升

活动展示环节要有评价,有反思,有提升。展示可采用一人代表发言、两入或全组共同展示等形式。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展示进行追问和点拨引领,要引导学生发掘地理学科知识背后蕴含的方法与价值。如“日本”一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几种学习方法。

1.位置定位法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类地图素材,帮助学生掌握认知日本地理位置的方法。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地图,引导学生从宏观视角上了解日本在全球中的地理位置,从中观视角上了解日本在亚洲的地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从微观视角上了解日本的组成及其经纬度。认知视角不断缩小变化的过程,折射出了知识背后的尺度思想——通过尺度观察和理解地理事物现象、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观念。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关注“国家”位置与“大洲和地区”位置的异同点。

2.综合分析法

在展评环节,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掌握综合分析法。如在地形、气候特征的分析与归纳部分,教师可让学生对日本地形图和新干线分布图进行叠加分析,对陆高海深图例进行判读识别,从而引导学生掌握综合分析并归纳一个国家自然特征的学习方法。

3.比较法

教师在点评时,还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比较法进行学习。如在对气候部分内容进行点评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海洋性”特征这一难点知识,教师除了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气温、降水直方图(北京与东京)外,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在不断追问中引导学生比较同一纬度两地气候之间的差异,使学生养成通过比较法理解不同区域间同质事物的差异的思维习惯。

(一)设计学历案时要注意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在设计学历案时,活动任务的展开方式要依据目标层次,活动的呈现方式要关注过程与方法,强调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例如“日本”一课的任务设计与实施,分别采用了不同的学习方式,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任务一的学习目标层次相对简单,学习活动方式以自主学习为主;任务二、三、四的学习目标层次为本节课的重难点,学习活动方式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为主。这种设置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二)教学评价上体现“目标一教一学一评”的一致性

传统的教案和学案,更加注重知识的讲授过程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即使有评价,基本上也是在结束环节设置课堂检测评价。因此,教师在设计学历案时应考虑评价因素,力求保证“目标一教一学—评”的一致性,实现深度教学。教师要针对某一具体知识点将“目标—任务—评价”进行有效匹配与融合,使学历案任务卡服务于课堂教学。学历案任务卡的使用过程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评价过程,能够动态监测学生的学习成效。这种任务驱动式活动设计直接指向检测目标,可以有效突破一个个小的教学目标,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目标的有效落实。

(三)合理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

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学历案需要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情境,这就需要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合理开发课程资源。教师可围绕情境主线,结合情境下的活动任务,打破教材的结构框架,重组教学内容,开发与目标适切的生活化课程资源。

如“日本”一课的课程资源包括:地图和图片素材——“新干线分布图”“气候类型及直方图地图”“合掌屋”;视频文件一“日本掠影”“地震来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地图软件等。这些素材的开发与选取更能贴近学生生活,蕴含丰富的内容,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学会学习。

总之,深度学习视域下学历案的设计与使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与自我发展。教师关注的视角由关注学习结果向关注学习过程与方法轉变,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教一学一评”相一致。学历案的使用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其中真实的任务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指目标的问题启迪了学生的思维,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育人目标。

猜你喜欢
学历目标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膨胀学历
知识无力感
学历是工作的敲门砖
“学历塔”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