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课堂教学多重情境的四种途径

2019-09-10 07:22张晓华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湖心亭雾凇张岱

张晓华

在教学中,课堂教学隋境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探究欲望,可以说,良好的课堂情境能让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营造课堂情境呢?下面笔者就以王老师教学《湖心事看雪》一课为例,谈一谈课堂教学多重情境的营造途径。

【片段一】

师:那时,我住在西湖。崇祯五年十二月,正是西湖最冷最冷的时候,你们看——

(课件呈现: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师:不够大,再读。

师:雪还可以再大一些。读。

师:你们以为嗓门越大。雪就越大?

(师范读,语气低沉,告诉学生不是用嗓门,而是用心读,学生再读。)

师:我知道,这里有很多孩子都去过西湖。你去西湖,会在西湖边上听到什么声音?

生:我会听到鸟鸣声。

师:鸟儿呜叫的声音,叽叽喳喳,热闹非凡。你还会听到什么声音?

生:我还听到了人们划船的水声。

师:人们划船,船桨发出“哗哗”的声音,那叫一个热闹。你还会听到——

生:还会听到人们对西湖的赞叹声。

师:真美啊!太美啦!赞叹声此起彼伏,那叫一个热闹。但是今天,现在,你去西湖,你还能听到鸟儿叽叽喳喳的呜叫声吗?

生:不能。

师:你还能听到人们对西湖赞美的声音,听到船儿哗哗划桨的声音吗?

生:不能。

师:因为——

生:(齐读)大雪三日,湖中人鳥声俱绝。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也是课堂学习最好的情境。教师将学生自己在西湖边亲身的体会在课堂中唤醒,学生听到的声音正是真实的生活体验,学生在交流之中如回到熙熙攘攘的西湖边,课堂转换成学生的生活场景,这是借助学生的生活营造课堂学习的情境。当学生进入情境之中,再与张岱笔下冬日雪后夜晚的西湖进行比较,形成巨大的反差,这时学生的理解更有深度,对文本的主旨和作者的内心世界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和感悟。

同样,王老师在处理张岱为什么只去湖心亭和为何独自一人去这里前后两个问题时,也采取还原学生生活的做法,让课堂学习始终有一个强烈的情境场,学生浸入其中,心驰神驻,学习自然投入,效果也无比显著。还原生活之境,打通了文本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或是制造课堂学习的冲突,或是对学习场景进行强调与渲染,从而达到促进学生深入文本学习的目的。

【片段二】

(课件呈现:雾凇沆砀,天与人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师:读着读着,你有没有发现,短短的一句话当中,有一个字出现的频率特别高,这个字就是(课件圈出:与)。几个?

生:三个。

师:太多了!你要知道,这是文言文,字字精炼,惜墨如金,怎么会反复使用这么一个普通的字眼儿呢?我很不满意。于是我马上行动,看……(课件呈现:雾凇沆砀,天人山水,上下一白。)

师:是不是干净多了,整齐多了?我对自己的修改非常满意,你们同意吗?

(生齐摇头)

师:竟然没有一个站我这边,为什么不同意?

生:因为我觉得“天与人与山与水”,说明天、云、山、水是在一块的,而“我”却是一个人,更加突出了“我”凄凉的心情。

师:他说“天与人与山与水”,三个“与”字一加,说明天、云、山、水是一个怎样的状态?

生:它们在一块儿。

师:“在一块儿”,当然是大白话,说得有学术一点,那就是——

生:融为一体。

师:我们一起看,当“与”字第一次出现的时候,仿佛天和云——

生:融为一体。

师:当“与”字第二次出现的时候,仿佛天和云和山——

生:融为一体。

师:当“与”字第三次出现的时候,仿佛天和云和山和水——

生:融为一体。

师:我们一起读。把这种“融为一体”的感觉读出来。

生:雾凇沆砀,天与人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师:有了三个“与”字,天、云、山、水之间的界限就模糊了、消失了,天和云和山和水就全都融为一体了。这才有“上下一白”。

语言有着鲜明的表达特点,同一个意思,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达到的效果也大相径庭。语文教师要善于发掘语言内在的语境,从而让学生能进入语言的核心一探究竟,发现语言传情达意的内在密码。“天与人与山与水”,为何要三用“与”将景物进行连接?这其中大有妙处。以上教学,王老师正是紧紧抓住“与”字加以赏析,引导学生一步步探寻“与”字在语言表达上所构成的富有韵味的情境,让学生进入到语言表达情境之中感悟水天一色的融合、人景合一的孤寂,既深刻地品析了语言,也带给学生无比愉悦的身心体验。教学中,教师应学会引导学生探寻语言之境,引导学生感悟语言表达构成的内在情境,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片段三】

师:这就是张岱在崇祯五年十二月的这个晚上,去湖心亭看雪的情景。

(课件播放背景音乐,随着音乐和教师的引读,课文中相关的文字逐行浮现。)

师:我离开西湖已经整整二十八年了。但是西湖没有一日不来到我的梦里。在梦里,我仿佛又一次回到了那个晚上。

生:(齐读)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师:我想去西湖看雪,我不想去苏提,不想去孤山,不想去断桥,就去那个人稀地僻的湖心亭。

生:(齐读)是日更定矣,余挈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师:没有家人陪伴,没有朋友同行。一叶小舟,静静前往,眼前只见——

生:(齐读)雾凇沆砀,天与山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师:船儿向湖心亭划去。我的眼前依然还是这样的景象——

生:(齐读)雾凇沆砀,天与山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师:船儿向湖心亭越来越近,我沉浸在这个白茫茫的世界中——

生:(齐读)雾凇沆砀,天与山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师:就这样,我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完完全全跟天地融在了一起,眼前的世界越来越渺小、越来越朦胧。

生:(齐读)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代表作,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同时也寄托作者人生渺茫的慨叹。这份情怀与慨叹就潜藏在这篇短文的字里行间之中。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同时又对作者的内心世界有了一定的解读,王老师便带领学生从整体上进入文本的情感之境,运用音乐播放、旁白引导、铺陈朗读等方式,学生悄然进入文本所构成的动人情境之中。文中的句子不只是一句句朗读的文本,更是带着作者情感世界的动人心声,就这样听着、读着、悟着,学生也随着作者西湖梦寻,一往而情深。正如张岱自己所写:“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而梦中之西湖未尝一日别亦。”虽然这段文字中的西湖与诗人的内心一样冷寂,但带给学生美的体验却是无比浓烈。“文章不是无情物”,带领学生进入情感之境,是课堂情境营造的重要策略之一。

【片段四】

师:同学们,当你明白了这一些,你想一想,当那个舟子喃喃日:“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这个叫张岱的人又会怎么回答舟子的呢?请辰开想象,写几句话。如果有兴趣,可以模仿文言文的语气来写。

(要求学生思考并完成课堂练习第二题。)

师:同学们,把笔都放下。不管你有没有写完,也不管你写多写少,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在你提笔的那个瞬间,你能马上意识到,你不再是你。你是谁?

生:张岱。

师:请所有的“张岱”起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张岱的心里话。这位张岱,请先说。

生:舟子啊舟子,汝乃无知,竞不知西湖为吾第二故乡。吾来此地,一为探访回忆故乡。二为对这茫茫白雪诉说沧桑、孤寂、凄凉。吾不携酒,来此只为看雪,别无他意。而金陵人只为闲谈与游玩,不为真正观雪者也。

师:明白了,你不是看雪,你是看自己的精神家园。

生:舟子啊舟子,莫说余痴,余孤芳自赏,不同于金陵人。余爱西湖,爱得孤傲不群,全神贯注,一往情深。余非等闲之辈,早已出世,独喜茫茫白雪。

生:舟子啊舟子,雾凇沆砀,天与山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如此美景,乃天下奇观也,吾能不痴吗?

有了之前学习中深厚的情感积淀,以“张岱又会怎么回答舟子”这一话题为引子,就可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在学生提起笔来凝神书写时,学生悄然进行了自我身份的转换。此时,张岱就是学生,学生就是张岱,学生真正走进了这一文本之中,完成了一次时空的穿越。想象無限,笔下有情,学生一篇篇内心独白式的文字,正如几百年前张岱的文字传递,学生在相互的交流碰撞之中就把课堂构建出一个神奇而又美好的学习情境。这既是由学生的想象所构成的,更是张岱空绝孤寂的内心反映,学生自然地与之相呼应,与之相共鸣。这样的课堂,每一个学生都“痴”似文中人物,化身其中,共情共感,心灵相通。

以上,笔者只是列举了王老师在《湖心事看雪》教学中营造课堂教学多重情境的四种途径。可以发现,正是重视对课堂教学隋境的营造,王老师的这堂课才带给了学生不—样的学习经历和情感体验。

(责任编辑:孙丽英)

猜你喜欢
湖心亭雾凇张岱
雾凇岛的“繁花”
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教学小结
张岱的“痴”的疏狂与孤独
湖心亭看雪
雾凇奇观
《湖心亭看雪》
雾凇岛
雾凇岛
一个人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