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接过一(1)班

2019-09-10 07:22熊盛花
中小学班主任 2019年3期
关键词:科任教室班级

2018年11月14日的教研会,教研主任在会上突然宣布:“从明天开始由熊盛花老师担任一(1)班的班主任工作。”他说:“这是校长多方考虑,慎重做的决定。”

接过重担

接过前任班主任递来的一沓资料,我是千头万绪、心乱如麻。学生该养成的习惯没有养成,该遵守的规定不会遵守,老师既管不住课堂,学生眼中更没有老师。我决定从整顿班级班风开始。

首先加入班级群核对名单之后,我发布了第一个公告:“为了优化学生生活、健康、学习、安全管理,提升家校联合育人效果,请家长们随时关注学生校外动态,坚持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并随时保持电话畅通。”出于对工作和家长的尊重,也争取得到家长的认可,这个环节必不可少。

意识到要对班级群进行管理,我继续写道:“为避免信息刷屏错过重要信息,请同学们按科任老师的要求一对一上传指定的信息。”群里有很多家长在线,但极少回复。我知道大家也都保持沉默,并尊重大家的立场,没有编辑“收到回复”的字眼。

考虑到家长也是相对意义上的受众,于是我将当天需要家长配合完成的知识问答及截屏工作,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引导他们正确操作。

随便吃了些晚餐,我仔细翻阅着《班主任工作常规框架》,把里面规定的6个主题的30个内容抄记在笔记本上,并告诉自己:从明天开始,这些内容就是我行动的前提,就是我工作的方向和目标。

迎接挑战

第二天,我早早来到教室。开亮灯,我看见桌椅歪斜、窗台积灰、物品乱堆乱放、垃圾没有及时清倒、没有垃圾桶……学生们已陆陆续续走进教室,有的也加入了值日的行列。我提醒大家:“没有值日的同学把书拿出来读。”他们显然不太适应,有的看着我,有的在座位上发呆。我来回穿梭,不断地组织和提醒,边纠正学生的拿书姿势边鼓励他们快快拿书出来读。到科任老师走进教室准备上课时,还有一个学生没到。

预备铃也响过了。老师和同学们告诉我这个同学天天迟到。不能让坏习惯成自然,我随即拨通了这个学生家长的电话。正巧,校园外的安全通道内有个怀抱婴儿的妈妈领着个一年级模样的孩子朝这个方向来,边走边喂着早餐。大概就是他了,我立即迎出门,上前招呼这个学生快些进教室,同时叫住了家长。我说:“我很理解你的困难,但是希望下次能够早一点,孩子尽量不要迟到。”

坐在办公室,我看着第一个早上就记得满满一页的问题,心很沉重!

乌云密布

尽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我还带着送话器,也尽量做到语言简练、指导明确,但仅半天下来,我已经口干舌燥。他们是一群缺乏陪伴和引导的孩子,在行为习惯与意识形态上尤为明显。看着这群古灵精怪的孩子不断奇思妙想,放出大招,把聪明才智运用到各种搞怪和捣乱上,却连最起码的坐、立、行、走的正确姿势都不会,我感到很难过,同时也清楚地意识到:最好的教育是大化无形的,而我正处于这个层次的最低处,此刻只有紧紧咬住牙关才能渡过难关。

我争取最早到班,指导他们早读和值日;下课第一时间进入教室,指导他们正确、有序地开展课间活动;给他们编排路队,明确口令,护送他们做操和放学。

周末一大早,有位家长给我发来消息,大致意思是,孩子在学校被别人推了,头撞在一个尖锐的物体上,这两天头一直在痛,都抬不起来!问我如何解决。

我反复地想: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呢?我怎么一点也不知情?事关学生、家长,此刻让我如坐针毡。思考再三,我回复道:(1)有必要时带孩子去做检查,身体健康最重要;(2)仔细问问孩子当时的情况,我也会帮忙协调;(3)发生事情之后要在第一时间让班主任知道,同时班级班风的转换将是我接下来工作的重中之重。

“星期一我一定要去问问,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通过询问和了解,这件事情当时老师是知情的,也对相关同学进行了批评和教育,只是孩子回去没有说清楚,让家长产生了误会。

这件事情给我敲响了警钟,我强烈意识到作为班主任,不仅要管理好学生的在校常规,而且要协调各科任老师,争取他们的配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保持一致、统一要求,這个环节也是必不可少、迫在眉睫的,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对班级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我同时编辑文字发给班上7位科任老师:“各位科任老师:近期我班学生擦伤、磕碰现象较多。虽然不间断对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和说服工作,但为了保证教育的有效性,我提议:(1)教师做到三提醒。即上课前、课程中、下课前,提醒并引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认真听讲、课后及时收物等良好习惯。(2)持续做好“下课一分钟安全教育”。(3)配合班辅老师做好班级整顿、班风转换工作。感谢科任老师的配合。”消息发出去之后,我有些忐忑,她们之中不乏有经验、成熟老到的老教师,还有班级管理独具一格的青年教师,我的做法到底是否合适?

砥砺前行

接班一个多星期了,根据进度我不断制定出新的计划:组织早读发现领读苗子;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杜绝疯狂打闹、做危险活动的现象,管理学生进行有序活动;加强卫生健康管理,做到值日常态化;开展保洁行动,督促学生做好个人卫生;加强班级管理,培养有管理潜质的学生各司其职、发挥作用。

我还创编了顺口溜帮助学生明确队列及纪律,如“放学早回家,注意安全;不奔跑,不乱跳,认真走路最重要;三个一排走成‘一’,轻轻走路不出声。”我教他们理解内容,再按照要求去做,通过分层、分步骤地慢慢渗透,让学生逐步适应直到养成习惯。可总有一些学生记不牢、管不住,屡教屡犯,我把这些学生名字一一记下来,分别做工作,并根据情况和反馈效果找到学生的家长。

班主任的工作非常烦琐,有许多齐头并进、纷繁交错的细节,我发现腿勤、手勤是个好习惯,多往班上跑,多在本上记,就像扫地,日日清就不会堆积过多的灰尘。自从给学生发放了校服之后,家长对校服的质量和款式有许多意见。我站在教师的立场,结合多方面因素,又尽量多为家长考虑,通过QQ和班级群向家长告知、解释、安抚、协调,工作尽量耐心、细心、周到。我每天下班前都会总结当天工作的重点,处理大小事务的经验和总结,然后多让自己思考,从班级管理的长线发展角度,多发挥教师的引导、管理和促进作用,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营造健康的、长效的教育环境,以期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转化和帮扶。

多云见晴

经过一天又一天一个又一个星期的磨合,现在这个班已经有大半的学生有了较明显的转变。他们知道了“老师”这个词的概念,能按照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有了一些好恶标准。

早上,我在教室门口迎接学生,他们边鞠躬边用稚嫩的声音向我问好;课间他们活动放松,井然有序;进入教室能有意识地保持安静,懂得一定程度上的自律,不打扰他人……

这个阶段,我真切体验了“无时无刻不操心”的压力,也真正明白了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情怀。对学生我是有期望的,但不希望他们回馈于我,而是希望他们学会本领,做一个好学生。

猜你喜欢
科任教室班级
班级“无课日”
不要在教室打闹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酝酿睡意
秉持五个“一” 形成教育合力
同伴合作 互利共赢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科任教师要参与中学班级管理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