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法治素养的特色课程建设初探

2019-09-10 07:22夏青
中小学班主任 2019年3期
关键词:法治育人特色

夏青

创办于1965年的桃浦中学,地处普陀、嘉定、宝山三区接壤地带。20世纪90年代,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中带来了大量的外来人口。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生源结构,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学校确立了培养“具有民族精神、身心和谐的现代公民”的育人目标,将法治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突破口。20多年来,从聚焦法制,到立足法治,进而探索以法育人,开展培育法治素养的特色课程建设,实践着一条蜿蜒向上的特色发展道路。

一、法治课程建设缘起及发展历程

20世纪90年代的桃浦,外来人口大量涌入,人员结构复杂,成为地区不安定的主要因素。而特殊的地域情况也造就了复杂的生源结构,这使得学校教育面临着三大突出问题,一是周边犯罪率案发高;二是交通事故发生多;三是学生学业合格率低。而法治教育突破口的确立,正是抓住了学校发展的关键点,牵住了改善地区面貌的“牛鼻子”。20多年的坚持,不仅表现在多年来无犯罪率、无交通事故率,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学校的社会声誉也不断提升,被老百姓誉为“家门口的好学校”,法治特色课程建设也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法治校本课程的萌芽期——撰写活动案例

学校早期的校本课程开发,以活动案例为特征。“二五”普法,因学校普法需要,在检察院和法院的指导下,学校着手开发并编写活动案例,编写专业并系列化的活动案例。学校成立“小小法律通”队伍,每周进行授课,面向全体学生以及桃浦社区居民普法,从而迈出了特色课程创建的第一步。

2.法治校本课程的发展期——编写校本课程

2006年,学校将普法的材料汇编成册,形成了法治校本课程《法在我心中》(1.0版),预示着桃浦中学的法治课程建设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学校通过在相应的年级段中确立一个可开发的综合教育主题,依次递进,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且富有弹性的法治教育空间。固定课程进入课堂,纳入学校的课程计划,从时间上抢占了先机,在对象上实现了全覆盖。

3.法治校本课程的形成期——建设课程体系

2013年,法治校本课程从1.0版走向2.0版,学校的课程也越来越丰富,形成了法治素养培育的课程群,并将零散的课程构建成课程体系。这个阶段已经有较为完善的发展思路、具体举措和成效显现。

课程演进的三个发展阶段,在时间轴上也与全社会的普法进程形成了共振。回顾历程,法的一个特点引人思考,就是天然体现了社会的演进,比如,普法的主题从聚焦刑法,转向民法、税法和经济法,进而转向金融、网络和知识产权等领域,也充分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对于处于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学校,要培养现代公民,“以法育人”是一个非常好的特色抓手。

二、法治特色课程体系内容

培育法治素养的课程定位——创建上海市“以法育人”特色高中,致力于培养现代公民。

1.特色教育观

在为学生扎实文化基础的同时,学校着力于学生现代公民的角色塑造和核心素养构建,即培养出符合“核心素养”的现代公民。因此,学校通过“以法育人”特色课程与现行的高中课程有机结合,构建了体现“全人+特色”的教育观,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

2.特色教育育人目标

育人目标:培养具有民族精神、身心和谐的现代公民。

特色育人目标:培育法治素养。

法治素养包含四个方面的特征:法律知识的习得、法律观念的培养、法律信仰的树立和法律行为的规范。

3.特色教育方法论

学校以课程群建设为载体,带动学校的整体发展,表现在:

内圈——特色育人的目标,学生层面的自主发展

中圈——特色育人的四方面,学校层面的课程设计方向

外圈——特色育人的载体,教师层面的课程建设和实施

内圈、中圈、外圈互相作用,学校、教师、学生形成合力,达成育人目标。

三、培育法治素养特色课程体系的建构

1.培育法治素养特色课程架构

課程建设是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载体。学校立足于特色育人目标,逐步构建了“法与历史传统”“法与现代社会”“法与未来生活”三大课程群。

(1)基础型课程。学校特色建设的主阵地在课堂,特色渗透是国家课程和学校特色校本化的有机融合,目前学校已开发的课程涉及10门基础学科,共计80个教学单元,可以与38个“以法育人”的内容有效衔接和渗透。

(2)拓展型课程。从学科知识的拓展入手,立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个性化的课程,目前共计22门课涉及6个方面。为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不同层次的需求,拓展型课程可分成两类,一是所有学生都要了解的法治通识类拓展课程;二是根据学生不同需求的兴趣类拓展课程。

(3)创新型研究课程。表现形式有自主研究、社团、活动。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从而激发其研究热情和创新动力。截至目前,学校已确立16个课题研究方向,涉及6个领域。

2.培育法治素养的民主课堂

(1)基础型课程:关注法理,锻炼思维品质。桃浦是一所普通高中,绿色指标测评显示学生高阶思维相对比较低,教师开展学法指导,提供“脚手架”帮助学生思考,发现有时法律条文的科学性、逻辑性、社会性是个很好的切入点。在适当的环节以法为牵引,理科知识更具感性的理解,文科内容蕴含了思辨的因子。线上线下呼应,如函数与依法纳税、电场电路与电力法、基因工程和食品安全、网络安全反思。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让民主课堂焕发生机,锻炼学生思维品质。

(2)拓展型课程:关注法则,提升综合素养。拓展型课程如何讲、从哪个角度讲、讲到什么程度,没有先例可循,而且不是一门学科可以单独完成的。这时,跨学科备课,甚至是跨界教研就显得非常关键,法可以成为一条“线”把各学科组串联起来。例如,环保法引发了曾经是化工区的桃浦土壤改造问题,课程的开发由地理、生物、化学等学科共同参与。

(3)研究型课程:关注社会,提高责任意识。学校注重让学生通过真实的法证、取证等亲身实践环节,建立起自主研究的基石。学校逐年建设并完善小课题研究资料库,供后来的学生选择。例如,走出创新实验室,从环保法出发,引导学生开展“全球变暖的气候应对”“桃浦地区的水土治理和城市管理应用”课题。又如,学生背起行囊开展研学旅行,穿越中华大地,从合肥的包公祠到南京的总统府,寻找散落在中国广袤大地上的法律故事,寻访法律的足迹,培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3.培育法治素养特色课程评价

特色课程的评价目标在于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能力是否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因此课程的过程性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可以依据课程实施的相关要求进行自评和互评,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随时有针对性地做出自我改进和调整。而学校专家委员会则运用各种形式,例如评价量表、学生汇报展示等,对课程实施中学生知识的习得、能力的提升、教师的授课情况等有效地进行跟踪评价,从而避免课程实施过程的盲目和失控。

为了能够更好地检验和提升特色育人的实效,学校建立和完善了学生发展长期跟踪与反馈数据库,定期对学生进行访谈和问卷,进行样本研究,对特色育人的效果进行有效监控,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四、法治课程特色及价值

学校聚焦于育人模式的创新,在办学整体上综合体现出特色,是法治育人理念在学校教育活动的全方位渗透。学校对整个育人系统进行改革和创新,探索出与时代发展、学生成长需要相适应的育人模式,逐步确立公平、民主、进步、科学等现代公民核心价值,使其成为学校法治文化体系的精神基石,进而实现学校整体的特色发展。

1.以治理为特征的隐性课程,让校园充满“民主育人”的阳光

首先,治理结构日趋完善。让行政权力在法治的阳光下运行,学校从管理控制走向协调治理体系,治理结构日趋完善,强调了学校的多元性、参与性、协同性,持续推动学校现代转型。

其次,健全民主管理组织。建立了由教师、家长、社区人士参与的校务委员会,规范权力的运行过程,在学校内部管理中倡导与成员共同分享权利,在基于平等、對话与交流的基础上,促进文化的创新与资源的再生。

再次,丰富学生自治组织。学生自管委在参与校园诸如学生管理、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后勤服务、学生收费等事务管理的过程中,学会了利用法治思维思考和处理相关事务,法治素养和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增强了学生对本校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2.以课程为载体的创新动力,让教师专业发展拥有丰富空间

特色学校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否,又是特色学校创建成败的关键所在,每位教师都是一座风景不同的高山,发现和点燃他们的特色亮点,不仅能使每个人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功,而且能有效促动学校的特色发展、内涵发展。

(1)教师在课程开发中收获成长。学校教师的法治素养不断提升,在课程和学科领域有一定造诣的基础上,逐渐开发出了一系列适合高中生的法育校本教材,并在持续、动态的完善中,指导学生开展各类法治教育实践活动。

(2)教师在民主课堂提升育人理念。教师基于“以法育人”的理念,遵守教育规则与制度,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形式的民主的教学方式,开设出具有法育特色的民主课堂,促进了师生关系的改善,教学相长,使课堂逐步还原为学堂。

3.以法治为特色的学校课程,让学生用法治思维面向未来生活

浓厚的法育氛围、丰实的课程资源、敬业的教师团队,使桃浦中学逐渐成为提升学生法治素养的孵化器。

一个:上海市演讲一等奖。在常人的眼里,上海市演讲比赛一等奖好像和普通高中生无缘,而小钟同学却在学校法治氛围的浸润下,获得了首届全国中小学“学宪法讲宪法”演讲上海赛区一等奖,在全国总决赛中获得了高中组的三等奖。

一支:辩论赛上海市季军。在第二届上海市高中生法治辩论赛上,首次参赛的我校辩论社团的队员们,更是过五关斩六将,惊艳全场,一举夺得季军。

一群:第十八届“小小法律通”和第十九届“小小法律通”的闪光,不仅是队员们的成长印记,更是学校“以法育人”的真实写照。

从一个学生到一支队伍,再到一群队员,乃至全体学生,法治素养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更在于帮助学生树立一套值得身体力行的价值观,使其成为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成为学生每天呼吸的空气、举手投足的修养和个人成长的空间,助推学生形成健康完善的个性,从而更自信、更从容地走进现代社会,走向未来生活。

猜你喜欢
法治育人特色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