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书”深入浅出 品读意蕴悠长

2019-09-10 07:22孙汝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9年10期
关键词:山重水复盘古陆游

孙汝

唐朝韩愈提出过治学的“四美”,那就是“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也就是说要“多读”“深思”“虚心”“躬行”。文字是可以“煮”的,坏的文章文字味同嚼蜡,自然不用煮,但好的文章文字可以咀嚼,也有色香味,需要烹、炒、炖、涮等,才能烹调出滋味来,才能脍炙人口,让读者唇齿留香,回味悠长。

一、咬文嚼字,让文字鲜活

宋朝杨万里在《庸言》中也说:“学而不化,非学也。”说明读书不能浮光掠影,匆匆一瞥,一定要在“化”上下功夫,深入领会其含义,细致追究其底蕴,把书的内容掰开、揉碎、细嚼、慢咽、品味、吸收,化为自己的血肉才行。教學《桂花雨》一文,让学生赏析“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时,可问他们从哪些词能感受到浓浓花香。学生很快找到“没有不”和“香飘十里”。表达方式上“没有不”是表示一种双重否定,表示强调,“香飘十里”则是夸张浓浓的花香。让学生朗读句子,引导学生感受花的香。哪一个字传神地突出了“香”?引出重点字“浸”。那么“浸”是什么意思?品味“浸”字。对重点字进行析形索义,首先来看“浸”字的本义。(课件出示“浸”的字理)“浸”是左右结构,形声字。这是“浸”字的古文字(课件出示),左边是“氵”,用水做偏旁的字与水有关,右边的上面是一间屋子,屋子里有一只手拿着扫帚,下面是一只手把东西放到水里,表示浸湿东西就像入睡需要一段时间,后来逐渐演变成楷书“浸”。它的本义是泡在液体里或被液体渗入。经过教师直观地演示红墨水浸湿白布的过程,学生很容易就领悟了“浸”字的意思,这样既形象生动又使学生印象深刻。有的学生会说“浸”是“泡”的意思。花香又不是液体,怎么能用“浸”字呢?先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看到“泡”的现象,然后讨论、交流。学生会说“妈妈洗衣服,洗菜,烧米饭”。“还有哪句里也有浸字?”“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读到这里学生明白了这句话指桂花的香气浓郁,向四周弥漫,村子像被泡在桂花的香气里似的。

二、烹煮词语,品味意蕴绵长

《搭石》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村里人的话:“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我教这段话时,抓住“合适”这个词让学生理解是什么意思,老人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明白了,这里的“合适”是铺在河里四平八稳的石头。如果附近没有合适的石头,他会怎么办?学生回答“去远处找石头”。年迈的老人累得满头大汗只为去填补这一块搭石,因为他看到不平整的石头会怎样想?当老人摆好搭石,要再踏上几个来回,为什么?满意离开时,他会怎样想?这一系列的动作我们能体会到老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在词和句的教学中,学生体会到了老人为了村民出行的方便,费尽了心思和辛劳,处处为着别人的美好品德。让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咀嚼中学会理解并善待别人。章武曾说自己“用激情之火烹文学之菜”,看来文学也像佳肴一样,色香味俱全,燃旺自己的激情的人才能烹煮出来。

三、对话作者,让内涵丰盈

佛罗斯特曾说:“一首完美的诗在于感情找到了思想,思想找到了文字。”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是思想情感和语言文字的完美统一。在《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眼前之景不正和陆游此时的心境想吻合吗?我问学生:“陆游一生最大的梦想是什么呢?”从诗句中学生很快找到北定中原,收复失地是陆游毕生的梦想。“拥有这样的梦想可以看出陆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陆游忧国忧民,是一位受人敬仰的爱国诗人。”“可是他已经被罢官了,还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吗?”学生纷纷摇头。“可是作者放弃自己的梦想了吗?”学生说:“没有,因为作者相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果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你会怎么对自己说?”有学生说:“如果有一天遇到困难了,我就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来安慰自己。”有的学生说:“我考试考不好的时候会用这句话来安慰自己。”这样,学生在阅读中和陆游实现了对话,唤醒了心中与文本中相通的生活经验和感受。这样引导他们进行自我迁移,以课文中深刻的人文内涵来丰富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也成了学生和诗人穿越古今在文字中最美好的遇见。

四、发挥想象,一切皆可能

薄书能读厚,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厚书能读薄,只有创造性地“吃书”,才能做到融会贯通,得心应手。在教学《盘古开天地》描写盘古倒下后的片段“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说雨露……”时,我让学生发挥想象:说说盘古的身体各部分还会变成什么?有的学生说“盘古的唾液变成了汹涌的海浪”,有的学生说“发出的声音变成了震耳的雷霆,左眼变成了闪耀的太阳,右眼变成了温润的月光,肌肉变成了山岳”,有的学生说“盘古流淌的血液变成了江河,皮肤变成了良田,就连流出的汗水也变成了雨露甘霖”……

教学的深入浅出就是通过简便易行的方法、浅显易懂的对话使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对世事的认识深刻起来。“深入”,才能理解深刻,把握真谛;“浅出”,才能激发兴趣,回味悠长。语文阅读课以特殊的方式锤炼着学生的心性,增长着学生的智慧,已成为他们阅读生命的重要方法。由此可知,“煮书”,才能品尝极致的美味。

(作者单位:安徽阜阳市颍上县慎城镇第二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

猜你喜欢
山重水复盘古陆游
盘古开天辟地
从小事做起
盘古
盘古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词与词
游镜泊湖
除夜雪
初夏绝句
缘字诀·沈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