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探索

2019-09-10 07:22韩旭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9年12期
关键词:汇报骆驼整本书

韩旭

“文学名作的阅读,就是一种发现与开掘,既是对文学作品所描述的已知、未知世界的发现与开掘,也是对自我潜在精神力量的发现与开掘,说到底这乃是对‘人’的发现与开掘。”钱理群先生一语道破阅读整本经典的重要性,这也看出“阅读素养”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在,阅读教学陷入现实与目标相背离的困境,“阅读不走入课程,就很难在学生中扎下根”,朱永新先生所呼吁的也正是这几年新一轮课程改革所探索的。“整本书阅读”并非是什么新生事物,早在40年代初,叶圣陶先生就在《论中学国文课程的修订》一文中提出“该把整本的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做辅佐”。由于长久以来实际效果与目标的背离,使得整本书阅读的探究尤为重要。笔者根据“语文素养”的要求,探索出小学高年级有效的“两课一练”模式,即“阅读指导课”“阅读汇报课”“阅读复习课”,以此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

一、“阅读指导课”——激发兴趣,触发整本书阅读触发器

“阅读指导课”以激发学生兴趣为核心,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自主阅读,尤其是学会精读、略读、跳读等方法。注重多维度、有创意的阅读思维的引导,锻炼学生的联想能力、想象能力,“使读书成为每个孩子最强烈、精神上不可压抑的欲望”。

1.先导激趣,兴趣推动

整本书的阅读教学若想打破“机械灌输”的僵局,让教师的“独角戏”真正落幕,实现学生阅读的“自主建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以此解决“阅读难”的问题,真正让学生沉下心来去读书,也为“阅读指导课”打下基础。

为此,笔者选用的方法是利用宣传片。每一场电影,为了获得更好的票房,宣传片和精彩片段先行展现,能够很好地设置悬念,引发观者的观看兴趣,是各大影片上映前的宣传必备“神器”。同样,整本书阅读要想激发学生兴趣也可从这方面入手。一些经典名著已被拍成电影、电视剧,更有精彩花絮片段,在网络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可借助多媒体、互联网将其呈现。精彩片段的呈现,能够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为需要一定阅读基础的“阅读指导课”打下基础。由于该环节作为先导激发学生兴趣,所占时间短,可安排在课前、课后简单进行讲解,使阅读由以教师为主导的“你要读”变成学生为主体的“我要读”。

2.初读检测,形象引入

经过1~2周时间的阅读,学生已完成对名著整本书的初读,对内容能够有整体的把握。这时,通过对学生读书情况进行简单的检查梳理,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同时,由浅入深,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能够更快进入课堂。

导入可通过对人物形象和相关情节的小检测,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解。漫画、图片导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漫画,使用夸张的手法,极力突出人物的特点。要想猜出人物是谁,需要学生对人物形象有一定掌握,而学生要想掌握书中的人物形象,必须对书中内容有整体把握。因此,借助漫画及图片猜人物、情节,能够很好地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比如,《骆驼祥子》这篇文章,使用的是孙之俊先生的《骆驼祥子画传》中的虎妞、刘四爷和祥子的图片。孙之俊先生可谓是中国漫画史上名副其实的开拓者,他笔下的骆驼祥子闻名海外。因此,選用他的漫画能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

3.以小切口,引发思考

上本课前,学生的阅读大多层次浅,是走马观花似的阅读,对内容缺乏具体、深入的理解。但此时,学生已读过一遍书,兴致已不高。“阅读指导课”的任务就是将学生的兴趣进一步调动,引导学生多维、有创意地阅读,并将精读、略读、浏览等方法教给学生,提高自主阅读能力,并使学生再读时能够乐读、会读、精读、创读。

书名是书的眼睛,因此,以书名为切入点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文本内容,还能引发学生思考。比如《骆驼祥子》以“为何把祥子称之为骆驼、骆驼和祥子之间有何关系”等作为切入点,探求其“外号、样貌、性格、命运”等与“骆驼”的相似性。

在这个过程中,可通过简短的教学视频,将名著的脉络厘清,加深印象。同时引导学生,再读时可关注重点情节作为“阅读汇报课”的小组汇报内容,将短视频的讲授形式作为模板,为阅读汇报课打下基础。

4.课堂留白,激发兴趣

课堂教学要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一些空白给学生,让学生产生再读的兴趣。留给学生一些问题,让学生在汇报课上进行汇报。如教学《骆驼祥子》可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造成祥子悲剧人生的原因是什么。(2)如果祥子生活在现代会有怎样的命运?(3)《骆驼祥子》的语言特色是什么呢?

二、“阅读汇报课”——学生主体,构筑整本书阅读桥梁

学习过程不是被动接受,而是学生主动构建的过程,“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去获得,或由他重新发现,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草率地传授给他。”阅读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因此,教师应作为阅读的主导“授之以渔”,打破满堂灌的传统课堂形式,把学习让位于学生,“让学生学会主动地参与阅读实践的全过程,并在阅读实践的过程中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阅读名著的有效性主旨是学生自主阅读、自悟阅读、自得阅读”。

阅读汇报课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一个主题,根据不同喜好,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汇报。可以讲述书籍内容,组织竞赛,交流读书过程中的收获、困惑、感悟等,分析人物形象、点评写法,把读过的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编排成话剧、小品等。在课堂上通过专题讲座、小型辩论、手抄报、片段演绎等形式展现阅读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研读经典的积极性,使得学生能真正走进文本,由教师带领下“见识”文本,到主动探索“识见”文本,成为“一千个哈姆雷特”中的一员。

三、“阅读复习课”——自主巩固,打造整本书阅读反馈器

评价反馈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验及查漏补缺,同时这是学生复习巩固、由掌握知识转化为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由于复习相对其他教学活动来说,是一项比较枯燥的活动。因此,调动学生积极性成为教师在复习阶段的重要任务。课堂师生的平等合作,形成师生双重评价反馈体系,能适当地为学生铺设台阶。

通过擂台赛、知识竞赛、小组互相出题等方式,尤其让学生充当出题人、阅卷人等角色进行自主检测、自主点评。在教师的指导下,建立起学生自己的评价、反馈体系,让学生及时、主动掌握反馈情况,起到积极督促和激励的作用。教师对学生回答好的地方不吝啬赞美之词,对于信心不足的学生给予鼓励,让学生觉得老师是理解他们的、关爱他们的,让喜欢阅读的学生取得好成绩,从而利用教师评价进一步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

在参与竞赛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带动学生由“让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由“机械灌输”转变为“自主构建”,由背记考点转变为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山东枣庄市台儿庄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

猜你喜欢
汇报骆驼整本书
《论语》整本书阅读
统编教材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策略——以四年级《夏洛的网》阅读指导为例
阅读汇报课的构建与效能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大骆驼
骆驼
为什么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
领导难找
骆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