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已来:构建全面培养体系谋求特色高位发展

2019-09-10 07:22冉隆国
重庆与世界 2019年9期
关键词:重庆市课程学校

冉隆国

未来学校将会是什么样子?教师角色将怎样改变?未来已来,形态与性质会如何变化……早在2017年,关于“未来学校”建设的构想就已经掷地有声地展开。各种各样的教育探索正在进行,学校如何抓住机遇、顺时而动,成为牵动整个教育战线和教育决策者心弦的大事。

重庆十八中是重庆未来学校的实践范本,该校坚持树本砺新、立德树人,学生在哪里,学习就延伸到哪里;學生怎么想,教学方式就怎么变。学校为成就每一位学生的未来服务,从未来教师、未来课程、未来课堂、未来学生、未来校园、未来管理六大维度层层推进,如今未来学校已悄然成形。

一颗心:用爱护航未来

“您陪我一程,我念您一生。”这是很多十八中学子的毕业感言。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十八中的老师,不再是只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正在成长为谋求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新时代教育人。

从教18年的黄凤玲老师,被评为“全国妇女代表”,是学生们的“黄妈妈”,也是学生眼中的“最佳班主任”。

她将班上的孩子视如己出,给予他们妈妈般的关爱。教室里大到桌椅板凳小到书包水杯都摆放有序,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一盆盆葱郁旺盛的绿植,黄老师与学生们一起领养这些植物并为其取名。这一看似与学习无关的小事,却包含着黄老师对孩子们“美、爱、奉献、生命、坚持、责任感”的教育。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阳光下最崇高的职业莫过于教师。十八中的老师们用心灵陪伴心灵,用青春点燃青春,用梦想照亮梦想。

曾令波老师是十八中大家庭的青年代表,虽然没有老教师们的教龄长,但这份职业带来的幸福感却是一样多。他感慨,记不清有多少次与学生推心置腹的交流,记不清多少次不顾疲乏赶着批改作业……只记得在嗓子沙哑时悄悄放在桌上的润喉片;只记得疲惫时学生那声深情的问候;只记得教高三时班上学生的祝福语,至今当宝贝一样珍藏。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被学生们亲昵称呼为“罗叔叔”的十八中校长罗丞,要求十八中500余名教职工都必须带着“爱”去工作,充分践行“为成就每一位学生的未来服务”的办学宗旨。在他看来,只有教师对学生有着发自内心的爱,有着严父慈母般的心,让学生感觉到被关爱,愿意倾听,教育才能真正开始。

一条路:用创新开辟未来

课堂上,同学们面对相机镜头羞涩地笑了笑,接着又全神贯注地做笔记。记者的到访,只引起短暂注意。孩子们的目光,很快回到讲台的屏幕上。一位“特殊”的老师正通过远程视频授课,之所以说这位老师特殊,是因为他不在现场,而是在千里之外的上海。

这种教学模式就是重庆十八中国际部开展的“双师课堂”教学中的一幕。线上老师直播讲课加线下老师进行针对性辅导,最大化地还原了线下教学场景,师资资源既有南开大学的线上名师,又有毕业于北师大、上海交大的线下教学骨干,实现了现代教育的开放性和共享性。

离开国际部来到高中本部,记者看到舒伟老师正在组织一场英语约辩,赶在央视主播刘欣与美国主播翠西·里根约电辩论的前一天,老师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了约辩议题的预测,就中方可能的应辩回复进行了攻辩环节的模拟。这样的英语教学不仅让学生无形中学习了英语,又增强了思辨能力,让学生关注政治、关注国情民生、关注国内外形势。在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今年高考舒伟班上58个学生的英语平均成绩在140分以上。

再来看看郑佑老师执教的初一美术,以《策划一次出游活动》为题,用情景式的教学方式,打破学科界限,在美术课中融入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还有高一化学课《原电池》章节,肖老师引导学生自制原电池—用水果发电……

从校内走向校外,2017年初三毕业的辜钒城利用暑假在带队老师苏学峰的指导下,与父亲三人徒步四川省木里县与稻城之间的无人区“洛克线”;高2021级学生徐璨参加“第二届重庆市青少年STEAM科创大赛科幻文学赛”获重庆市一等奖;2017级学生欧阳荣鑫、陈涛、刘力为校园绘制出一张电子地图……

在十八中像这样多元化培养出的优秀学生案例不胜枚举,这些都是十八中课程改革、课堂改革的真实成果,学校探索出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四C”课程体系:对国家课程进行整合,通过分层教学、分类评价、分步达标,形成了“树本课程”;围绕文化素养、生活技能、社会服务和人生价值4个序列,有序开发了80余门校本选修课程,即“砺新课程”;学校还开设有动漫社、汉服社等41个社团,为学生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形成了“海纳课程”;依托创新人才培养中心、智慧教室、汽车模拟驾驶室、3D打印室、学生创客中心,形成了“百川课程”,实现了人才培养的多元化。

一个群体:用传承照亮未来

作为一所历史名校,十八中先后荣获国家、省、市上百项荣誉称号,跻身重庆市基础教育优质品牌名校之列,社会评价这所学校创造了重庆市基础教育领域的“十八中奇迹”。收获的金杯银杯好口碑,都是几代人薪火相传奋斗的结果。

1949年,由柯黄、肖依默等人组成董事会,在江北相国寺(现鲤鱼池)选址,开办私立新声中学。

1952年,新声中学更名为重庆市第十八初级中学。

1958年,开办高中,学校改名为“重庆市第十八中学”。

1962年,确定为重庆市江北区重点中学。

1980年,定为四川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同年定为重庆市对外开放学校。

一路薪火相传,从1949年到2019年,从江北相国寺到观音桥、铁山坪、御龙天峰“两校三区”,从新声中学到重庆十八中……70年来,这所名校为国家、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和社会精英。

他们是学贯中西的院士、是艺海扬帆的演艺家、是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他们从重庆十八中起航,在社会各界绽放。

学校先后培养出3名高考状元,1名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奖得主。2006年至今,学校先后培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学子近200人,高考单科状元10余名,重点大学升学率逐年攀升,近年来均保持在75%以上。

一路耕耘一路收获,如今接力棒传到了校长罗丞手里。他用“服务”的心态管理学校,学校所有行政人员都是为师生服务,夯实了学校继承、创新、发展的奠基石。

罗丞在学校管理中降低管理重心,提高行政执行力,进一步探索完善低重心运行、职责明晰、部门联动的扁平化管理模式。学校实行年级、处室负责制,将管理重心下移,老师们也能够发挥更多的主观能动性,有更大的自主权。同时,罗丞还倡导精细化管理,提高中层管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此学校树立了“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果”的管理理念,倡导精细化管理才能提升学校的品质。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更堪期许。十八中将继续以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核心素养,狠抓素质教育,深入课程改革,着力打造四C课程体系,构建全面培养体系,谋求特色高位发展,推动学校特色品质提升,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图片/重庆市第十八中学提供

猜你喜欢
重庆市课程学校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 2020年立法计划
重庆新一届地方国家机构领导名单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学校推介
自行车的发明
重庆市首届市民健康知识有奖竞赛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