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空经济优先战略下河南省经贸类高职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2019-09-10 07:22聂桦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经贸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聂桦

摘要:曾经繁衍生息数千年的中原文明,终究不敌靖康之耻后八百多年重农抑商思想的禁锢,今日河南虽然经济体量不断增大,但人均GDP却一直徘徊不前,过于传统的习惯性思维依然制约着现代河南的发展。以河南国家级临空经济战略为研究背景,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等科学研究方法,从经贸类高等职业人才在激活河南市场经济的关键作用处入手,着力突破原有的职业教育模式和理念,主张为从未存在过的创新培育从未存在过的人。

关键词:临空经济;职业教育;河南经济;人才培养;经贸

一、临空经济优先战略对河南的影响

(一)临空经济的特征

所谓临空经济,就是以航空物流和商务人流为核心,依托机场周边特定区域,在经济发展中形成具有自我增强机制的聚集效应,且不断引导周边产业的调整,进而形成以临空指向产业为主导、多种产业有机关联的独特经济发展模式。如果说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标杆催生了不断挑战人类体能极限的奇迹,作为经济先导类产业,航空运输以及民航综合服务的业务特性,就已经将临空经济框定为高端、高速、高品质的现代化载体,临空经济对航空物流和商务客流的依赖,也使其制造业多与高、精、尖的航空标签连在一起,从而明显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一般制造业。除此之外,由临空经济的聚集效应吸引到港区的相关产业,也大都属于先进和高端领域。即便貌似距离航空业不太近、关系也不够紧密的社会生态和人文环境,也都会因为临空经济的发展而突破延续很久的传统。因此,无论是航空枢纽指向型制造业对生产资料、员工素质和对研发的高规格要求,还是那些相关产业对市场要素的严格筛选,以及作为临空经济发展底蕴的社会生态和人文环境,在大力发展临空经济的背景下,其衡量标准自然是前瞻性的。

(二)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概貌

河南具有浓厚的文化沉淀,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优秀历史经典符号的少林武术和陈氏太极拳,至今仍是河南省享誉海内外的两张华丽的文化名片。建国以来,人口众多的河南又依其广阔的平原和肥沃的土地承担起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至此,人口大省和粮食大省的标签便框定了中西部门户大省的发展格局,但无形中,也在某种程度上固化了河南的发展方式,限定了河南的发展空间。

中国国家统计局官网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6年的5年间,在全国除台湾之外31个省份中,河南的国内生产总值稳居前5名,但人均生产总值却几乎都是徘徊在倒数后10名中。国内生产总值落后于河南的河北省,其人均生产总值一直遥遥领先,只在2016年,河南才勉强将两省之间明显的人均生产总值差距缩短。国内生产总值排在河南前一位的浙江省,表面上看两省之间只是一个身位的差距,稍微分析一下2012年至2016年双方居民消费数字不难发现,几乎5年内的每一个年份,浙江省的居民消费水平差不多都相当于河南省的两倍(见表1)。在举国上下强化消费侧改革拉动内需的形势下,素以政治第一、大局为先的河南省,面对新时代的感召,与其说是腾飞的底气不足,不如说是背负了太多历史强加的意念,难以改变。雄踞中原的河南省,因战争半径的历史渊源,曾长期肩负着主导国之中心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上层建筑的重任,即便后来统治中心转移,区位优势致使河南仍是统治者为稳定大局严格把控的重点。因此,长期浸淫在主流意识之中的河南文化太过于周正厚重,无形中就欠缺了随时可融入艳阳下鹰击长空、百舸争流的激情和灵动,而这些恰恰是当前形势下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创新必备的思想文化底蕴。

(三)临空经济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倒逼河南快速崛起

2013年3月上旬确立的国家级临空经济战略,对郑州航空港区的经济发展无疑具有巨大的驱动作用。2014年1月,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的公开信息显示,郑州航空港区经济综合试验区以航空经济为引领,依托高端制造业、航空物流业和现代服务业三驾马车,2013年实现生产总值270亿元,工业总产值1836亿元,较2012年同比增长45.0%。时光运转至2015年,郑州航空港区全年生产总值已增至520.75亿元,同比增长率高于河南全省14.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5.6个百分点;在产业层面上,郑州航空港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5%,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0%,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8%,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高达84.4%和13.3%。郑州航空港区产业结构优化迅速,临空经济的高端引领作用十分明显。

得益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这块日益耀眼的金字招牌,近几年,河南省会郑州市甚或整个河南省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也都有了大幅提升。截止到2017年,在郑州设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之后,又有一批国家级战略纷至沓来,国家全方位加大扶持河南快速发展的意图和行动甚是明显。不过五六年间,面对数十个国家级战略不约而同挟裹着份量不等的优惠政策一涌而来,久居欠发达境界的河南为抢抓发展机遇必须全力以赴,然而,举一省一市之力配套众多国家级战略发展,河南和郑州积蓄的能量究竟还能维持多久?接下来的发展后劲儿从何处着手?效果怎样才能保证?只有解决好这些无可回避的问题,一众国家级战略才是真正属于河南崛起的天赐良机。

二、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河南临空经济稳妥续航的重要选项

(一)科技是河南临空经济最紧俏的生产力

在当前互联网等高科技日新月异的背景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已经毫无争議。跨过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后的短短几年间,河南便迎来了诸多国家级战略,但发展机遇引发的激情和亢奋只能是助燃剂,习惯于平凡度日、粗茶淡饭的河南,急需科学技术的真金白银填补亏空多年的家底。在中国国家统计局官网查询分省年度数据,将2012年至2016年浙江和河南两省的技术市场成交额进行对比(见表2),透过GDP数字和国内生产总值排位的迷雾深入软实力,河南的成交额简直惨不忍睹。以居民消费水平为例,2012年至2016年5年间,河南省的技术市场成交额每年都有增长,但幅度不大,与居民消费水平差距一样,浙江、河南两省技术市场成交额的额差每年都超过河南省的成交基数。让人恐惧和担忧的是2016年,当浙江省技术市场成交额从2015年的98.10亿元腾空喷涌至2016年的198.37亿元时,河南的成交额却依然是优雅的缓步慢踱,2016年与2015年的增长差额只有13亿元。2016年,浙江与河南两省技术市场成交额差为139.66亿元,几乎是河南省当年技术市场成交额基数58.71亿元的两倍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科技人才不仅需要党和国家政策的普照,还要有科学精神的氛围长期熏染和孕育。河南依托改革开放搞活的科技市场、科学技术购买、科技人才的引进和招聘都不是问题,国家也会有诸多科技政策惠顾。基于国家的强大后盾,不富但迫切谋发展的河南,或许在不太长的期间内解决一些尖端问题并不难,但要培育既尊重科学又能持续研发出成果,并能将成果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科技环境、科技氛围和科技市场,河南要走的路还很长。

(二)培养经贸类高等职业人才是河南临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官网显示的分省年度数据,2012年至2016年的5年间,河南省年末常住人口每年都在缓步增加,同期浙江省的年末常住人口从12年到13年有微量缩减,及至2014年,浙江省人口也开始了逐年微量增加态势(见表3)。课题组发现,浙江、河南两省的年末常住人口之间的差额与两省居民消费水平差额是倒挂的,也就是说,从2012年至2016年5年之间,河南年末常住人口每年都比浙江省的多至接近浙江省人口基数的三分之二,但浙江省居民每年的消费水平却高出了河南省一倍。

通过对浙江、河南两省高校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还发现,年末常住人口数量悬殊的两省,2012年至2016年同期普通高校數量却相差无几。也就是说,浙江省的人均高校资源远远多过河南。在两省普通高校招生人数方面,2012年和2013年两省的额差与两省的人口额差一致,但从2014年开始直至2016年,两省的招生人数额差明显扩大,与河南省招生人数快速增加相比,同期的浙江省,其普通高校招生数据却是一直都在缩量减少。在教育经费投入方面,从国家统计局2013年以后仅有的三年数据看,河南的教育投入虽然每年也都在增加,但与浙江省教育投入的经费额差却是逐年在大幅扩大,到了2015年,浙江省在教育上比河南多投入157-116万元。

对浙、豫两省一系列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后发现,河南在发展方面表现得比较急切,目的性较强且太过直接,促进发展的方式粗放,尤其在高校招生人数迅猛上升的同期,河南教育经费投入维持的递增比例,其幅度向宽松的变化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同样追逐发展,举措却与河南明显不同,浙江关注的时空相对更大,着力点远避终端,没有为快出多出人才直接扩张高校数目和增加招生,而是尽可能选在上游发力,用教育经费的大幅增加改善人才培养氛围和为其提供更为开阔的教育环境,为人才的成长提供更多自由和发展空间。浙江杭州孕育出马云和电商巨头阿里巴巴,依靠的绝不只是丰厚的财力和发达的科技。创新需要科技底蕴,也需要对探索、失败、再探索、再失败无限包容的人文土壤和社会认同。目前的河南要尽快拥有类似浙江杭州那样的发展基础,这首先就需要大力培育经贸类高等职业人才。原因有以下两方面:一是经贸类人才相对于科技等其他人才培养周期短,河南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当前投入方面的亏欠;二是拥有经贸类高等职业人才就等于拥有了训练有素、无孔不入的媒介,借助他们可以孵化市场,激活沉睡的资源,在现实和理想之间纵横捭阖,从而为临空经济下的河南发展催生无限多的可能。

(三)偏重子女教育的传统使得河南高职教育大发展更具现实性

2017年春,《产学研结合背景下体育产业发展模式研究——以门球项目为例》的课题组针对城乡居民年家庭收入和消费状况,曾在郑州航空港周边发放300份调查问卷,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在211份有效问卷中,共有40.28%的受访家庭年收入在3万元以下,30.33%的家庭年收入处于3至5万元之间,9.95%的受访家庭年收入处于5至7万元之间,家庭年收入处于7至10万元之间的占总受访家庭数的10.9%,家庭年收入在10万及以上的受访家庭占总受访家庭总数的8.53%。在家庭最高消费成员一栏中,61.61%的受访家庭选择为子女。课题组特意将家庭消费结构一栏设置成了多选项,总被选项人次为325,日常生活的被选人次占比64.45%,教育的占到总被选人次的54.5%,排第二位,房产开销排第三位,占到17.54%,旅游、养老等其他消费占比7.11%排第四,占6.16%排第五位的是体育,儿女婚嫁排最后占比4.27%。

经过对调查数字进行梳理、统计和认真分析,课题组发现,相对于近几年河南的良好发展机遇和郑州航空港区周边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绝大部分受访家庭的年收入并没有大幅度提高,官方公开的信息也显示,中牟县近几年来的经济发展确实处于同等水平,由此可以说明,经济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即便发展机遇空前,也还是需要找准人才激发按钮,做好大量扎实稳妥的规划和基础工作,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一步一个脚印地向高处、往远方拓展。所谓的跨越式发展也并不是简单的跳空高开,而是要依靠具备无限可能性的人才,多维度设局,创造性利用资源,使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式乃至其结果突破人们的传统认知和观念。在居民家庭消费方面,被访家庭对子女的侧重远远高过其他家庭成员的总和,且在家庭消费结构一栏,教育仅次于日常生活开支排在消费的第二位,时下最流行的房产在被访家庭的消费结构中的重要程度却仅占到教育的1/3多一点。体育、旅游、婚嫁和养老以及其他选项相加的总和,也是仅比教育选项的1/3略微高出一点点。子女是家庭的希望,也是未来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而教育则能使家庭和国家二者未来的希望更加有保障。不仅河南,整个中国历来都很重视对子女和后代的教育,航空港区周边居民家庭继续保持和发扬了这一优良传统。这一调查结果也预示,未来河南的临空经济必定会蓬勃发展。

依据对中牟地区城乡居民家庭收入及消费结构调查数据分析的结果,以及当前河南经济的发展走向,笔者认为,河南临空经济优先战略的顺利实施,一是需要大量优秀的经贸类高等职业人才及早进入市场,且人才优秀的标准须与高端、高速、高品质的临空经济特征相适应,否则,河南的临空经济极有可能会复制河南国内生产总值质与量分离的现状。二是顺应受访居民在家庭消费侧重成员和家庭消费结构上对子女及对教育的倾斜,提升现有经贸类高等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档次和培育理念。在为河南临空经济培养更多优秀的高等职业人才的同时,从人才要素的发散潜力着手,布局创新型的河南经济市场。同时,从以消费拉动内需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好教育平台,满足城乡居民对教育的依赖和信任。这就要求教育平台不仅要保持教育产品品质的稳定,还要拓展和发掘产品更深层次的内涵,让教育产品能够不断满足市场更加多元化的需求,打造更多复合型人才,从拉动内需上助推经济侧改革的深入开展。

三、结论与建议

(一)临空经济下的职业教育理念亟需从境界上突破原有局限

《中国教育报》一篇标题为“孩子面对未来的能力哪里来,用人单位正在寻找‘从未存在过的人’”的文章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由不存在的人推动的,教育的使命其实一直都是培养不存在的人。”就像哥伦布以撞破鸡蛋一头的顶端将其立在桌案之上,从而向人们证明发现也是创新一样。“教育的使命是培养从未存在过的人”这一认知,相信很多人的潜意识里或深或浅都会有,但如果不是有人明确提出,我们自己很难发现。这一案例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这么多年来的教育实践可能已经走偏了,教学中对授课技巧和知识灌输的过度标榜,已经使得很多教育工作者无法理清自己对教书育人工作的真正感悟。因此,学生的思考习惯、想象能力等方面的培育和训练,原本应该占据教育过程更大的比重,却被僵化的教育范式挤占了施展魅力的空间。

作为从事财经类高职教育的专业课教师,有关教学理念、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式等,笔者也曾跟学生有过诸多交流。比如,要不要依賴课本,尤其在一门课只有一本专门教科书的情况下。其实,各类教材经过一系列环节辗转到学生手中时,除了基本理论和操作规范,很多内容只怕早已脱离了现实的发展。甚至是一些操作规范,在互联网和区块链风扫残云般蚕食各个行业的背景下,等到学生真正走上职业岗位,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那些曾经被刻意强化的技能,实在很难说得清究竟是他们随机应变的束缚还是竞争的依仗。

几千年的中原文明早已随靖康之耻跌落谷底,当东南沿海商贾云集、市场鼎沸之际,河南的经济模式依然在墨守的陈规里徘徊。临空经济优先战略对河南来讲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以优先发展临空经济为契机,大力变革河南经济现有格局,无疑也是为了彻底卸掉历史的盔甲,全力应对未来更多、更新经济模式的挑战。人才是市场要素中最不确定的因子,最有潜力打造不一样的河南临空经济,但是,即便是作为人才要素中最活跃媒介存在的经贸类高等职业人才,如果继续遵循之前一贯的理念和规范化教育,或许可以助推其成就一个强大的市场,却未必就不会错失河南经济那个从未存在过的未来。

(二)教育平台的管理边界直接影响经贸类高职人才的培养方向

既然教育的使命一开始就是培养不曾存在过的人,那么,作为教育平台,其可以发挥能动作用的空间其实很有限,尤其是经贸类职业教育。

除了必备的硬件设施,技术含量当然越高越好,好的经贸类职业教育平台更应该是某种适时适事变化发展的生态系统。抓大放小,制定并监督执行必须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然后,把信任和包容下放给一线教师和学生,使其在限定的维度内碰撞,允许其在摸爬滚打中受伤、愈合、成长。人生需要说教,也需要有知识的填充,但真正成就人生的却只能是经历。在打造从未存在过的人时,经贸类职业教育突出的必定不能是某种具体的知识或技能,而是要借助某种或几种职业知识和技能作为载体,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在反反复复的失败中仍坚韧地学习、掌握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自学,也可以在同学之间互相学习,而不只是向教师学习。

好的国画作品中都有留白,描述性作品比起直观的影像类更需要受众的想象空间,也更能激发受众的创造能力。职业教育,尤其肩负着为各类产业培育媒介因子的经贸类职业教育也应如此。把学生自学、自主教育和同学、师生之间的相互启发和影响纳入到学校的职业教育中,甚至作为主要培育方法和手段,教育的维度和效果才可能无限延展,其最终指向也才有可能成就那个从未存在过的人。

(三)以通识教育理念引导经贸类高等职业教育的受众体验

所谓通识教育,不外乎从科学、人文等多个领域为职业教育打造知识积淀,从而拉大其学习体系的多维框架和向上的晋级空间。几年前,笔者曾在广东外贸企业做过调研,依据他们的说法,一般的外贸业务流程,以一个高中毕业生的知识积淀和技能水平,一个礼拜做下来,这些毕业生基本都是熟练工了。而那些看似不太具体,却又跟国际贸易休戚相关的世界经济文化知识素养和对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的分析判断能力,才是企业短时期内培育不了而又是做好业务又所必须具备的。

为未来服务的经贸类人才培养计划,可以有社团活动名录、纲领,也可以有大致的培养依据和内容,但最忌讳事事明确、清晰又具体。教师的引领和讲解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比例最好不要超过三比七。因此,教育平台的管理幅度和边界直接影响未来职业人才的成长空间。学生自主发挥和自我及相互学习的余地是那些未知的、极可能还是最具潜力的培养维度。只有在自主探索的天地里,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才会被最大限度地激发,从而在吸收更多、更丰富知识的同时,提升学习技巧和学习能力。除了教育硬件设施和行为规范,教育平台更需要提供的是尽可能宽松的引导以及更多的优质服务。因为,在学习阶段充分体验优质的职业服务,这对经贸类高等职业人才的未来职业生涯影响尤其重大。

国务院在2019年关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国发第4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将标准化建设作为统领职业教育发展的突破口,严把教学和毕业学生质量。国家职教改革文件中要严格把控的两个标准,为看似扁平化的经贸类高职人才通识培育理念提供了坚实的法定依托,在为其树起政策边界的同时,也保证了其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实践空间。

猜你喜欢
经贸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Поезд Харбин-Россия стимулирует рост китайско-российской торговли в провинции Хэйлунцзян哈俄班列拉动黑龙江中俄贸易增量
An Analysis of A Clash of Cultures at Alabama Factory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数学(经贸类)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