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传“和悦”教育,护航美好人生

2019-09-10 07:22孙桂玲
山西教育·幼教 2019年8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家长幼儿

孙桂玲

太原市迎泽区三晋幼儿园是迎泽区教育局直属教办园,2003年9月建园以来,三晋人且行且思,以促进幼儿和谐发展为根本,逐步构建了“和悦教育”体系。“和悦”教育以“和润心,悦成长”为办园理念,以“办有生命的幼儿教育”为根本宗旨和目标,追求“和谐悦纳,和而不同,悦而启智,和悦共生,以和达悦,以悦促和”的园风,形成“悦玩、悦做、悦读、悦思、悦生活”之学风以及“和颜悦色,宽容于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教风,培养“和善、和美、悦智、悦体”的幼儿及“品正、情笃、行雅、业精”的教师,让每一个幼儿“和谐”发展,让每一个教师“和乐”工作,让每一个家长“和畅”协作。

一、创设“三和”环境,为“和悦”教育奠基

以“和雅”的环境色彩悦人之目。我园物质环境创设的理念首先蕴含于环境色彩设计中,黄绿相间的整体环境色彩设计,营造出了生机勃勃而又宁静柔和的氛围。园标的色彩选择有两种色系,一是以橘色为主的彩色太阳花,象征全体教职工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一是黄绿色相间,搭配楼内温馨、舒适的色系,传递出平等、自由、民主、和睦、融洽的园所氛围。

以“和美”的园所标志动人之情。我园以园标、形象墙、雕塑等物质环境为依托,激励师幼认同园所精神文化,激发对园所的归属感。 园标的整体造型为一朵美丽的太阳花,中心图案是活泼健康的儿童,关爱幼儿的教师,周围图案是五彩的光芒,寓意着幼儿是明天的太阳、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全园教职工要以自身凝聚力,托起明天的太阳。具有时代气息的形象墙是绿色立柱和叶子的造型,加上展翅飞翔的白鸽,体现了我园与己和、与人和、与自然和、与家国社会和的“和悦”文化。雕塑“享受成长”寓意着在教师专业的引导下,每一位幼儿都能沿着不同的发展轨迹,悦享成长之乐,绽放个性光彩。

以“和慧”的物化教育环境启人之智。我园自2004年以来,借鉴企业中“物化管理目标”理念,成功地将常规教育目标物化于幼儿的生活环境之中,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常规培养。幼儿作为环境的主人,自主设计和创设环境,通过与环境的互动,达到悦玩、悦做、悦读、悦思的状态,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全面发展。

二、构建“四双”课程,为“和悦”教育构架

(一) 源于物化思维的“双联结”课程目标

我们依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及省市课程标准制定我园课程目标,以“双联结”课程目标引导教育活动。首先是将课程目标物化于环境设置、装饰及标记中,与环境相联结,充分体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其次是将目标与材料联结,将课程目标物化于成品材料、自制材料中,总结出“成品引导、合并使用、延伸制作”三种成品材料的使用方法,同时探索出“游戏生成、一对多整合、隐形提示”三结合的自制材料制作要点,并结合区域特点、主题活动的开展及幼儿发展需要,将目标物化于生活材料、自然材料等其他材料中。

(二) 基于“三研究、两观察”的“双融合”课程内容

首先是基于“三研究”的预设性课程。在预设课程时提倡教师进行“三研究”,即研究玩具、研究图书、研究幼儿:一是针对结构性玩具的构成、价值及其蕴含的课程目标、玩法进行研究,初步形成经典玩具使用手册。同时,对开放性材料进行初步的探索性研究,预设其可能的价值与玩法。二是研究图书,预设其可能实现的课程目标。三是研究幼儿,了解其年龄特点和经验水平,以预设适宜的课程内容。

其次是基于“两观察”的生成性课程。在预设课程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幼儿和材料使用情况生成课程。采用重点观察和个案观察相结合的方式,发现群体幼儿的兴趣点以及个别幼儿在活动中的个性化表现,发现幼儿超出教师预设的游戏方式,在幼儿的玩法与发展目标之间建立联系,挖掘更多的教育目标,生成综合性的活动内容,并进行持续性的跟进指导。此外,通过观察材料使用情况及幼儿与材料的互动过程,发现课程扩展点,作为材料增补、撤换与改进的依据,为幼儿自发的探究活动提供支持。

(三) 基于《指南》课程理念的“双路径”课程实施

首先是以“一日生活”为路径的课程实施。我们将课程目标及内容与一日生活各环节进行对应和整合,形成了“对应式横向展开”的“一环节多目标”及“单目标多环节”的课程实施策略。通过将课程目标与幼儿一日生活进行双向对应,解析与把握幼儿一日生活每一个环节中可能生发的教育契机,将课程目标融入幼儿生活的每个环节,引导教师树立课程意识,使幼儿在生活中成长。如我们创造性地采用“签到”“值日”“一日流程计划”“盥洗”“心情驿站”等多种形式,将课程目标渗透到幼兒一日生活的各环节之中。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还注重将每个目标渗透在各个环节中,以多个环节落实一个课程目标,如将“自我管理能力的养成”目标落实在“签到”“一日流程计划”“盥洗活动”“心情驿站”等活动环节中。同时,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将同一活动内容逐步深入、螺旋上升,形成纵向系列,充分体现课程目标落实中的年龄差异,形成“螺旋式纵向提升”课程实施策略,循序渐进地促进幼儿在“悦享生活”中获得发展,如我们按照小中大班的不同年龄特点实施晨间入园“签到”活动,以符合不同年龄幼儿的经验水平。

其次是以游戏为路径的“五环节区域游戏”课程实施策略。经过教师们的探索,我园形成了“合理开放区域简短活动导入——注重观察指导——重视小结评价——开展活动反思”区域游戏的五环节模式。教师根据实际班级人数等选择需开放的区域,通过新材料推荐等方式激发幼儿兴趣,与幼儿共同商讨活动规则,对新投放的材料、个别幼儿、个别区域进行重点观察,并与配班教师协同进行随机观察,通过分享交流、讨论解决、拓展延伸等方式进行游戏活动的评价总结,围绕课程目标、环境材料、观察指导三个方面进行反思,分析幼儿在活动中目标达成情况、区域环境及材料对游戏的支持情况、教师观察记录方式及游戏指导适宜性等。

(四)以幼儿发展评价为中心的“双维度”课程评价

我们牢牢把握《纲要》《指南》精神,运用山西省基础教育特等奖推广成果“3-6岁幼儿发展评价工具”,形成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双维度”课程评价体系。首先我们十分关注幼儿发展过程的评价,注重对幼儿的质性分析和档案袋建设,以便形成针对性的支持策略,有效促进幼儿发展。我们为每位幼儿建立一个电子档案,包括反馈表、个人发展评价报告、观察案例、录音、视频、照片、作品等文件夹。档案袋的建设以幼儿为主体,请幼儿自由挑选、自主决定成长档案中的作品内容。同时,教师结合具体的活动,设计调查表、记录表等,引导家长积极参与成长档案内容的收集。其次,以幼儿阶段性发展结果评价作为幼儿发展的依据,通过评价网络平台生成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结果数据,了解每一名幼儿、全班幼儿、全园幼儿发展的综合情况,形成课程建设的重要反馈信息,帮助我们完善个性化课程建构。

三、以“三环节教科研模式”打造“和悦”教科研共同体

(一)“三融合”研究主题激发教师研究兴趣

将课题研究主题内容和日常教研内容进行细化,并尝试结合《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需要,确定“三结合”研究主题。如在进行“物化目标”的研究课题时,我们确定了“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区域活动组织与观察”“幼儿成长档案建设”三个融合性的研究主题。由于研究主题融合了教师日常工作的各个方面,能够兼顾日常教研与课题研究,教师非常乐意参与这类主题的探究。

(二)“三步骤”研究过程引导教师深入思考

建立了研究活动的“三步骤”流程,通过观摩分享、研讨交流、总结提升三个阶段,鼓励每一位教师主动分享实践研究经验,提出问题、困惑,大胆创新,变传统文字记录为运用思维导图记录,有效提高教师总结经验、提炼研究成果的能力。教师从感性经验的获得到感性与理性的碰撞,再到理性经验的总结,完成认知提升的完整过程。

(三)“三激励”评价机制鼓励教师深度参与

“三激励”包括点评激励、评优激励、绩效激励。首先通过精彩点评语言鼓励教师在教研中的踊跃发言。其次通过评选教研活动中表现积极、观点明确的教师为研修之星,承担下一次教研主持,作为对教师的激励。此外,将教研与评分相结合,成绩纳入绩效考核,鼓励教师在实践研究中积极表现。通过一系列的实践举措,形成了一套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研究程序,努力实现教研科研一体化,打造和悦的“教科研共同体”,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四、以“四化”管理构建园所和谐共进氛围

(一)以“精细化管理”建造安全港湾

关注细节,落实“五段·三定·三全”的精细管理,力争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精、做细。首先针对不同层面、不同内容的工作,从每时段、每日、每周、每月、每学期明确常规要求,细化“五段式工作流程”。其次,实施“三定管理”,即领用物品定时、定点、定量,设备维修定期、定项、定人,做到全程无疏漏,环环有责任。第三,实现“三全管理”,即全员参与、全面渗透、全方位落实。

(二)以“品质化管理”营造温馨家园

追求品质化管理,向管理要品质、要格调,让进入幼儿园的每一个人都感觉到和雅舒适、愉悦惬意。首先我们力求为师幼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物质环境,以和谐的管理团队、和善的管理风格、和惠的管理方法,为教职工营造一个良好的精神氛围,实现环境管理品质化,培育教职工的“和悦”性情。其次通过食谱呈现图像化、特色食谱公开化、午餐取用自助化、午点制作参与化、晚餐设计人性化,实现膳食管理品质化,使得大家在幼儿园这个充满温情的大家庭里,无论是教职工、幼儿还是家长,都能找到家的感觉和家的味道,以凝聚人的归属感和向心力。

(三)以“交互化管理”激活整体态势

交互意味着能量交换,意味着成长,一所会成长的幼儿园,才能够吸收丰富的营养,吐故纳新,生生不息。我们通过园所管理 “留白”,激发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共同生发对幼儿园进行“设计”的愿望,管理者有勇气主动后撤,让领导腾出空来,让出位来,在园所管理的大棋盘里,让所有人站上位,给大家更多的机会参与思考、判断、计划,使之真正自觉自愿地成为“参与者”,实现能量交换。通过交互化管理,各部门积极联动,畅通上下沟通渠道,统筹安排、灵活调整,确保顶层设计、中层架构、基层落实,发挥教职工的最大潜能。

(四)以“分层化管理”促进不同层次教师的针对性发展

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组,组建信息小组、教科研骨干团队,让每一位教师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所成长。针对教师的不同发展优势和发展阶段,开展分层考核,对年轻教师、中年教师、骨干教师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促进年轻教师尽快适应岗位,帮助中年教师不断成熟,提升骨干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管理能力。

五、以?“四形式”家园活动促内外协作共赢

一是以体验式活动引发家长共情共感。通过亲子活动、观摩活动、玩具操作、体验式家长会等丰富的体验式活动,让家长直观了解幼儿园的课程实施内容及形式。如选取家长最关心的话题召开体验式家长会,精心选择主题,通过适宜的游戏、视频分享,创造大量机会使家长亲身体验、情感融入,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共情,从而理解幼儿园課程理念,主动参与到课程建构的过程之中。

二是以浸入式活动激励家长共建共管。为家长提供平台,发挥家长自身资源优势,拓宽课程实施渠道,丰富课程内容,激励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建构环境和课程。主要通过环境共创设、课程共审议、管理共承担等浸入式活动,充分运用家长的兴趣、特长、生活经验、职业技能等,增加亲子间的互动及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

三是分享式活动促使家长共思共研。组织图书漂流、家长沙龙等多种活动,让家长逐渐参与到课程建构的过程中,组织家长共同分享、交流家教经验。

四是反馈式活动带动家长共省共进。注重多元评价,让家长参与幼儿成长档案的整理,共同收集、记录幼儿的发展信息,成为课程评价者。每一次活动后,通过反馈表、家委会讨论等形式,让家长留下反馈意见及建议,并针对这些意见做出调整和改进,促进课程的进一步完善。

回顾十几年的历程,我们始终如一地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向,将生命的和谐愉悦成长作为“和悦”教育的核心,力图使园所中每一个生命都始终保持向阳的姿态。由于出色的教科研工作,我们取得了诸多成绩和荣誉。但我们深知,在办园过程中仍有需要努力调整和完善的方面,如课程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尤其是课程内容、课程评价两个方面,这也将成为我园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十年求索,初心未改,为了幸福的童年,为了宽广的生命,坚守初心,砥砺前行,我们的信仰和追求始终在路上!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家长幼儿
走向学科育人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一种将课程目标关联到毕业要求的评估方法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长错了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