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专业课教师在思政教育中发挥作用的四要素模型

2019-09-10 22:27戚聿莹
广告大观 2019年8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作用

戚聿莹

摘要:本文着重探讨专业课教师如何在思政教育中发挥作用,认为主体意识、专业能力、思政修养和教育方法是保障专业课教师作用发挥的四个核心要素,以此构建了四要素模型,并对每一个要素的作用和实现方式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专业课教师;思政教育;作用

一、构建专业课教师在思政教育中发挥作用的基本模型

在高等院校中,专业课教师在思政教育领域主要发挥引导作用和渗透作用。本文重点探讨的是专业课教师的这些作用如何得以发挥。一般而言,某一事物要想对另一事物产生作用,必须具备某个或某些条件,或者说,必须具备某个或某些要素。因此,本文的主题也可以表述为:专业课教师如果想在思政教育中发挥作用,必须具备哪些核心要素?

为简化起见,在不考虑外界因素影响的假设下,仅从专业课教师自身的角度出发,来探讨这些要素的种类及其相互关系。本文认为,专业课教师在思政教育领域发挥作用,主要应具备四大核心要素,四要素构成及作用方式见下图。

(一)对模型图要素含义的解释

1.主体意识

即思政教育主体意识。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专业课教师应该在观念上树立起思政教育主体的意识,如果专业课教师不把自己当作思政教育实施的主体之一,就很难在教学中主动地把思政的相关内容贯穿进去,就无法真正实施思政教育。

2.专业能力

即专业领域的权威性。专业课教师能在思政教育领域对学生产生影响,一个重要因素之一是其在专业领域具有较高的造诣,能有效帮助学生在专业领域提升水平,学生因崇拜教师而对其言行举止产生较大的模仿性。

3.思政修养

即专业课教师个人的思想政治水平。思政教育的规律是思政修养高的人影响思政修养低的人,这犹如水的冲击力只有在有势差的地方才能产生。

4.教育方法

任何学科门类都必须讲求教育方法,以最佳的方式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思政教育也不例外。(二)四要素的相互关系

对专业课教师实施思政教育来说,四要素是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不能分割也不可或缺,哪一个要素的缺失都会影响专业课教师思政教育实施的效果。在四者当中,因为主体意识的有无决定着专业课教师思政教育行为的是否实施,所以主体意识是统领和核心,是其他三要素能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其他三个要素则影响着思政教育实施效果的好坏,对思政教育效果起支撑和保障作用。

二、对四要素模型的展开论述

(一)专业课教师必须树立起思政教育主体意识

这是一个基本前提。人的行为是受其意识支配的,如果专业课教师不从观念上加以改变,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其在思政教育中应承担的责任,仅靠制度保障是很难实现其教育主体回归的目标。

专业课教师必须重新反思教师的职责定位。唐朝的韩愈所提出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关于教师职责的最经典定义,这一定义明确指出教师的责任不仅是传授具体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传道”,在现代社会,主要是指世界观、价值观、道德素养等内容。

专业课教师必须明白教书与育人的不可分割性,这一点也可以从教育的本质意义上去进行分析。正如詹万生所提出的:“智育不合格者是次品,体育不合格者是残品,而思政教育不合格者则是危险品。”很显然仅进行知识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学生不具备基本的道德素养和思想政治水平,就不能称其为合格产品,作为产品的生产者--教师,也是不称职的。

我们从事一项工作,除了这项工作可以给我们带来物质收入,保障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外,也是因为这项工作所产生的成果对社会有益,我们从工作中能收获成就感。如果一个专业课教师不重视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所培养的学生在社会上无法立足甚至成为社会的危害,那我们从事这项工作还有什么成就感可言?因此,专业课教师必须从工作责任心和事业成就感出发,牢固树立起思政教育主体意识,把育人当作和专业知识传授一样重要的工作目标,全方位、多渠道地开展思政教育教学活动。

(二)专业课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论语中说:“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论语· 颜渊》)。同样地,“教师之德,风也,学生之德,草也”,对学生来说,教师的影响无疑是至为重要的。如果说,古代的君子是依靠其社會地位和人格魅力来影响百姓的话,那么今天的专业课教师首先是依靠在专业领域过硬的专业能力来使学生信服,从而才能对学生施加影响,也就是说,其影响力是建筑在专业权威性之上的。

(三)专业课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政修养水平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专业课教师自身的思政素养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这是不以教师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专业课教师必须认识到,其自身的示范效应是至为巨大的,要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政修养,教师就必须首先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政素养,以曾子三省吾身的态度反省自己在思政领域出现的瑕疵和缺陷,以自己身边的优秀教师为标杆,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政水平。

(四)专业课教师必须钻研和掌握思政教育方法

1.专业课教师在知性思政教育中可采用的方法

知性教育主要是指思政教育知识的传授。专业课教师进行思政教育知识传授,主要采用渗透的方法进行,即在专业课教学的各个环节,在不同类型的载体中渗透进相关的思政资源,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政熏陶。除了教材,教学资源库中的各种载体是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接触最多的,这也是一块非常重要的思政教育知识传播的阵地。专业课教师在进行教学资源库建设时,也要特别注意在这些载体中进行思政教育渗透,尤其是在习题和试题中穿插进一些思政教育知识的考核内容,更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2.专业课教师在生活思政教育中可采用的方法

生活思政教育是在对知性思政教育的弊端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创立的思政教育模式,正如易丹妮所说:“……它是从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现实存在、现实活动出发,在生活中对个体引导和教育,通过过有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养成习惯,并最终达到美而善的生活……”(易丹妮,《论生活思政教育的理论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年,第1期)

就学生的生活世界而言,主要包括学习生活、日常生活、实习生活乃至毕业以后的工作生活,不同的生活世界应采取不同的思政教育方法。具体路径为:

(1)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中增加思政修养的内容。结合着教学改革,在课堂教学环节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2)以各种方式密切联系学生,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思政修养。专业课教师育人的主阵地应该是在课堂之外,要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时刻和学生保持密切联系,这样才能对学生在思政方面所表现出来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

专业课老师应该认识到,刚毕业的学生都要经历一个从学生向员工的转换期,这个转换期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能够成功完成转换的学生,其职业生涯发展会比较顺利;而角色转换困难的学生,其职业生涯发展则会比较坎坷。而毕业生角色转换困难的原因之一是道德行为养成不够,走向社会后,在处理与同事、上级和社会其他群体的关系上出现了困难。针对转型困难的学生,专业课老师如能及时跟踪并提供帮助,对这些学生顺利融入社会有着至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易丹妮:《论生活思政教育的理论依据》[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年第1期

[2] 詹万生:《思政教育论》[N],《光明日报》,2006年3月22日第六版

[3] 苏圣儒、刘艳君:《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学的育人功能》[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年第4期

[4] 方桐清,黄宝玲:《试论高校专业课教学中思政教育功能的渗透》[J],煤炭高等教育,2007年9月

(作者单位: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作用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