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高校立德树人的历史与抉择

2019-09-10 07:22袁振宇
速读·上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摘 要: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包容性增强,高校学生受到外来文化思潮的冲击不断加强。由此,高校专业学科与思政课堂的创新与转变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高校“课程思政”到“思政课程”转变的三个方面做了思考与探讨。

◆关键词:“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立德树人

“课程思政”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育人导向,通过全员参与、全程贯彻、全课程育人方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已成为思政教育的核心与关键。在此背景下,“思政课程”开始走向“课程思政”,力求推动高校转变思政课堂的教学模式,构建创新型课堂,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

一、“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历史选择

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与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全球信息交流日渐紧密,我国的社会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人们的思维方式与道德标准也随之改变,随之而来的是多种文化元素与思想的碰撞。在此前提下,高校学生受到外来文化元素与思想观念的冲击不断加深。由此,要将解决目前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放在首要地位,加大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力度,以高校学生的喜好的方式将思政教育贯穿其中。从单纯依靠“思政课程”向多学科、多专业、多课程的“课程思政”转型,将思政教育元素碎片化,融合至各个学科课程的内容之中,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受到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促使高校学生在专业技能、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方面取得长久的进步与发展。国内高校应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出发,全面客观的对待中外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高校学科课堂融合思政元素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觉悟与修养的需要,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是当前教育信息化、教育智能化、教育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是当代科技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诉求。

二、“思政课程”的单一局限

1.思政课程班级管理涣散

当下高校思政课堂通常采取大班授课制,往往是不同专业、不同班级混合上课。这种大班教学人数众多,教师往往照本宣科,极易导致教师的课堂管理松懈、课堂秩序混乱、难以兼顾学习效果,从而使学生上课时浑水摸鱼,学习效率低,无法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效果。

2.思政課程内容形式单一

从思政课程内容的选择与设计而言,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理论性强、实践性弱、教学质量评估困难等问题。从课程的授课方式而言,教师单向灌输的“一言堂”成为思政课堂的“主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被忽略,使思政课堂缺乏针对性。这种形式的课堂往往枯燥乏味、缺乏创新,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缺乏

长期以来,高校思政课程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知识迁移、勾连往往发生在理论体系内部,与实践的互动不强。高校思想政治课堂呈现出模式化、理想化的特点,理论讲述缺乏实践案例支撑,缺乏学生的实践活动践行;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脱节,学生无法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增强自身认同感,教育仅停留在表面、难以内化。

三、“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

1.课程场所

当下,课堂依旧是高校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主要场所,在学科教学中融入对提升大学生专业素养与道德修养有积极影响力的思政元素符合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但思政课堂与课外实践活动缺少有效融合,没有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与“思政课程”不同,“课程思政”不是要把学科课堂转变为思政课堂,而是价值性知识的传授,是挖掘学科课程中的有利文化元素,带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需要促使学科课堂与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结合,提升思政课堂的教学效果。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始终,以督促学生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与道德修养,成长为社会快速发展所需要的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2.课程主体

教师作为课堂上最直接的知识传播者,在课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与道德修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政治信仰。做到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结合,在为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时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3.课程文化

“课程思政”走进高校,不应仅限制于学科课堂,而应从学校的办学理念、学风校风、教师的职业素养与政治修养多方面入手,结合学科课堂的教学内容,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情景,在氛围中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四、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开展是新时期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创新思政课程教育的方式是当前高校的一项首要任务。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贯穿各学科教学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裴孝钟.高职“工程测量”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07):117-118+121.

作者简介

袁振宇(1998—),女,汉族,山东潍坊人,洛阳师范学院本科生,在读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职业中专思政课程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策略探讨